劉欣 王魯



摘 ?要:水生生物標本是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生物類基礎課程不可缺少的教學資源。本文對比分析了“電子水生生物標本”與傳統水生生物標本的特點,通過筆者親身實際應用信息化水生生物標本資源在教學上探索促進水生生物標本教學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水生生物標本;信息化;應用;改革措施
隨著水族館、海底世界、綜合生態養殖場、環境監測等就業崗位的需求增加,水生生物分類識別能力是多種就業崗位必備基本能力之一。但水生生物種類繁多,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交叉涉及面廣,實習(就業)學生對工作中涉及的水生生物種類尤其是相似度高的水生生物鑒別困難:例如銅仁市很多超市和餐飲業將斑點叉尾鮰命名為“江團”,很多學生不堅信自己在水生生物標本學習中學習的“江團”是長吻鮠,而把斑點叉尾鮰等同于長吻鮠,實際兩者的價格和食用營養價值有天壤之別,在實際工作中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由此可見水生生物標本“應用”的重要性。
1 電子水生生物標本特點分析
我院有動植物標本館和水生生物標本陳列室,種類有浸制標本、干制標本、剝制標本、骨骼標本和玻片標本,在過去很長的教學階段,這些館藏標本資源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學任務,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在現代大數據信息化階段,傳統水生生物標本在教學上不足之處慢慢呈現出來,筆者總結對比了兩者特點(見表1),希望能對比分析出電子水生生物標本資源應用優勢。
2 電子水生生物標本制作
目前筆者教學中應用的電子水生生物標本制作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2.1 軟件、數碼設備制作
根據課程需要利用手機、攝像機等數碼設備對水生生物標本進行拍攝,利用電腦軟件進行編輯,可把水生生物的學名、中文名等信息輸入其中,提高標本的信息量,可插入PPT制作課程講解課件,也可以作為實訓考核素材。
2.2 運用網絡平臺制作
如今網絡平臺日益增多,豐富了網絡信息,筆者通過微信公眾號、QQ空間等平臺將水生生物標本圖片和視頻上傳服務器,分享到學生QQ群或者微信群,可供學生預習、課程學習和課后復習,也可用于實習(工作)中查詢。
2.3 網絡信息資源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大數據海量水生生物信息資源不應用于教學是很大的損失,筆者通過嘗試,將表2中的資源網站應用在教學上來豐富水生生物信息化教學資源,學生在課內外都可以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小結
生物類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對未知的生物世界進行探索和發現,認識更多的生物,感悟神奇的生物世界。生物標本是人與生物之間認識的“橋梁”,傳統的生物標本這座“橋”太窄了,教師應該擴寬這座“橋”,把 “電子水生生物標本”融入課堂,提高信息化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會用、能用、夠用”。讓“電子水生生物標本”不只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習,也要為以后的實習(就業)儲備活的信息化水生生物標本。
參考文獻:(略)
(責任編輯:常 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