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慧
摘要:民生新聞指的是關注百姓生活問題的新聞,能夠幫助百姓解決身邊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反映百姓的所見所聞。因此,民生新聞必須關注百姓生活,通過新聞采編專業的視角、敏銳的觀察對百姓身邊的小事進行分析,并挖掘出其背后的故事,充分發揮專業特長,讓新聞更加具有特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避免出現民生新聞同質化、表面化現象,確保民生新聞欄目能夠長遠、健康發展,進一步打造民生新聞品牌欄目。
關鍵詞:民生新聞 采編 發展 創新
民生新聞作為政府關心百姓日常生活的體現,需要向百姓傳遞與之利益有直接關系的政策,同時要聆聽百姓的真實需求,對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需求進行深入采訪研究。隨著近些年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百姓對民生新聞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民生新聞的根本就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其內容是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如黨和國家的民生政策等,都屬于民生新聞的范圍之內。
民生新聞采編存在的現狀
欠缺熱點事件、現象的把握。目前,我國部分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發展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對社會風氣和社會熱點缺少把握。例如,社會中出現了某種現象對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民生新聞忽視了這種現象,缺少對此現象的認知以及深層次的報道。就像近幾年出現的“城市蜘蛛人”,其實就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城市蜘蛛人”都是來自基層的群眾,他們迫于生活的壓力不得不選擇這種危險系數非常高的職業。像這樣貼近人們生活的現象完全可以用來當作熱門話題,可以將此類現象編入民生新聞的報道之中,并挖掘更深層次的故事。但是就目前來看,國內諸多電視臺對這種弘揚正能量、貼近百姓真實生活的報道相對要少很多,不利于讓民生新聞抓住百姓的眼球。
民生新聞趨于同質化、表面化。當前,諸多民生新聞欄目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同時報道也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表面化現象。同質化就是指當一個現象成為熱點的時候,大量的電視臺記者都對此現象進行一窩蜂的報道,而且內容形式沒有太大的變化,缺乏自身的創新,也沒有從其他角度對此現象進行剖析,這樣的情況十分不利于民生新聞的發展,使得民生新聞給人們造成了呆板乏味的印象。表面化指電視臺的新聞報道對某一現象的報道僅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挖掘或者后續的追蹤報道,對很多新聞事件都只是簡短的闡述,沒有對該事件提出相應的看法及解決方案。這種表面化、同質化的新聞報道不能讓百姓提起興趣,稱不上是真正的民生新聞。
民生新聞內容缺乏特色。部分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進而使得節目缺乏相應的品牌影響力。尤其是當眾多電視臺的采編方式趨于同一種風格,缺少應有的個性時,民生新聞的真實價值無法得到體現。各級地方電視臺應當將本地區的特色添加到新聞報道之中,從海量的新聞素材中篩選與本地民眾生活相符的新聞素材,而不是將新聞的重點放在其他地區已經炒作得十分火熱的新聞上。比如西北地區的電視臺應當將新聞報道的重心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層面上,如政府所提出的扶持政策等。而東部地區電視臺的重心應當放在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上面,如何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等。各地區應當對本地區民眾關心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使民生新聞報道具有當地特色。
民生新聞當前出現的問題
采編的內容質量不高。通過對一些成功的民生新聞和失敗的民生新聞進行分析對比可以發現,成功的民生新聞內容都是以百姓的角度來對民眾生活進行報道分析,進而為廣大的人民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平等的角度與群眾進行溝通,使得電視節目能夠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所以,新聞采編人員在進行選材的時候,需要優先選擇百姓關心的問題、關注的現象,做好新聞素材的采集、挖掘,進一步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民生新聞內容重復。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電視節目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很多電視臺在民生新聞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重復性,同一個事件、現象諸多電視臺一窩蜂地進行報道,長此以往就失去了各電視臺的個性,百姓也會對民生新聞產生厭倦,進而逐漸失去觀看民生新聞的興趣。
過度的娛樂化。某些電視臺為了提高民生新聞的吸引力,對節目內容的采編加入了娛樂元素。當前很多電視臺的真人秀等娛樂節目非常火熱,而部分民生節目竟然也對其進行跟拍報道,這樣就使得民生新聞的內容顯得非常低級,讓民生節目的真正作用無法得到體現,該傳播的政策、計劃沒有傳播,該報道的熱點事件、現象也沒有報道,新聞內容過于娛樂、庸俗,大大降低了民生新聞的質量。
促進民生新聞發展和創新的策略
對信息源進行嚴格的審查。為了實現民生新聞的發展與創新,第一步必須要對新聞素材進行嚴格篩選和過濾。這就需要相關采編人員對新聞事件擁有更加準確的把握能力,在對新聞素材進行編輯過程中,要對素材中同質化的內容進行刪除,將本地的特色融入稿件中,努力挖掘與民眾實際生活切實相關的新聞信息,以民眾的身邊故事為著力點,充分發揮采編人員的專業才能,對新聞信息進行專業編輯。另外在新聞制作過程中,要注意保障民生新聞的質量,確保新聞內容符合民眾的精神需求,為民眾切實解決問題;對民眾關注的現象、事件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并進行追蹤報道,進而增強節目的吸引力和觀賞性,進一步提高民眾對民生新聞的關注。
打造品牌影響力。電視臺應當注意打造民生新聞的品牌影響力,民生新聞的品牌影響力是衡量新聞采編水平的重要標準,打造品牌影響力能夠促使民生新聞更好地發展。例如河北電視臺的《今日資訊》,對河北各個城市的發展情況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進行采訪報道,對省內每個城市的新聞報道都有著該地區獨有的特色,逐漸在百姓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成為該時間段收視率較高的欄目。民生新聞不僅要對百姓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報道,同時還肩負著監督各級行政單位,確保其能夠有效為老百姓服務的重任。因此,各電視臺應當努力提高民生新聞欄目在民眾心中的地位,讓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民心,讓民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
保證民生新聞的內涵。各級電視臺在對民生新聞節目進行采編工作的時候,需要明確民生新聞的真實目的,展現地方特色,讓民眾有較強的融入感,同時還需要注意節目的內涵。例如湖南臺、山東臺、遼寧臺等都開設了一些方言類欄目,這些方言類欄目對當地民眾來說比其他新聞節目更加具有吸引力,但是這些節目往往對民生新聞的內涵表達得不準確。民生節目不僅要在語言上讓民眾有親切感,選材內容更要貼近百姓生活,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宣傳也應當選擇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只有準確掌握民生新聞的內涵,才能讓其優勢真正地發揮出來。
結語
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肩負著傳遞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幫助百姓了解時事新聞、熱點事件的重任,民生新聞在電視臺各欄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聞工作者必須保證民生新聞的內容質量,對民生新聞的各個采編環節進行嚴格把控,讓報道內容不僅能夠貼近百姓生活,同時還要保證新聞的獨特性、典型性。另外,新聞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新聞的真實性、合理性、深度性原則,對新聞信息源進行嚴格審查,注重打造節目的品牌影響力;保證新聞節目所要表達的思想的正確性,把握新聞真實性的內涵,讓民生新聞成為滿足百姓真實需求的節目,進一步促進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為人民服務,真正發揮新聞媒體應有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單位:海口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翟旭東:《淺析民生新聞的發展瓶頸與創新之路》,《新聞研究導刊》,2019(20)。
2.孫? 燕:《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創新路徑》,《科技傳播》,2019(17)。
3.張? 俊:《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的發展與創新》,《新聞研究導刊》,2019(12)。
4.蘭秋鳳:《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分析》,《傳媒論壇》,2019(16)。
5.熊春龍,劉楊祎伊:《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研究》,《西部廣播電視》,2018(11)。
6.陳劍玲:《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新聞傳播》,2018(18)。
7.陳小莉:《融媒體視域下民生新聞傳播的創新融合式發展探析》,《科技傳播》,2018(18)。
8.單麗麗:《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和探索》,《傳媒論壇》,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