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燕
摘要:賒銷是企業迫于競爭壓力和擴大產品銷路以及處理積壓庫存常用的銷售模式,賒銷給企業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應收賬款及應收賬款產生的風險。本文從一個企業發生的案例引出了從風險的角度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關鍵詞:應收賬款;信用政策;賬齡分析;風險管理
一、案例介紹
某企業負責應收賬款的會計(AR)在月末檢查企業的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 (Aging Report)的時候發現有一筆款項3000元的賬齡已經超過了30天,而這筆應收款項的客戶是“散戶”。所謂“散戶”就是企業數量最多,但銷售金額較小的客戶,通常只有一次購買行為。企業將所有的客戶進行了分類編號,大客戶(1XXX)、中客戶(2XXX)、小客戶(3XXX)、散戶 (4XXX),每一種客戶有相應的信用政策,對于散戶企業規定不進行賒銷,全部現銷,因此非常奇怪怎么會發生散戶的應收賬款呢?企業使用的是自己內部研發的ERP系統,銷售部先在系統中確認客戶所下訂單,大客戶、中客戶、小客戶可以實行不同期限的賒銷,這些客戶系統自動在財務系統中生成應收賬款,物流部在系統中打印出庫單以及安排出庫;所有散戶全部現銷,散戶的出貨必須經過財務部出納和銀行會計的收款環節系統才通知物流部。換句話說散戶的銷售系統會自動在財務系統中生成應收賬款的憑證,待出納或銀行會計收到散戶貨款后系統才會通知物流部打印出庫單以及安排出庫。這樣大客戶、中客戶、小客戶會產生一段時間的應收賬款,企業定期檢查賬齡分析表催款,散戶的應收賬款為零。
企業應收賬款會計在檢查ERP銷售訂單子系統時發現有一筆3000元的應收賬款訂單,巧合的是,一個月前企業發生了同樣金額的產品訂單,因此兩個散戶訂單3000元是連號的。其次檢查ERP財務子系統,發現前一個散戶把錢匯到了企業的銀行,出納收到銀行收款通知后把這筆應收賬款核銷了,因為企業銀行收款(電子銀行)比較多,出納不小心將后一個員工應收賬款也給核銷了,當出納粘貼原始憑證時(將收款單貼在轉銷分錄后面)才發現誤核銷一筆賬款,于是出現了上面的3000元的應收賬款。因為前面兩個散戶應收賬款都被核銷了,所以物流系統中有兩張連號的出庫單,當該名客戶被通知拿貨時,故僥幸以為不用付款了。最后會計人員通過檢查出庫單收貨人的簽名,才找到了該名客戶。
從以上案例可見,應收賬款的管理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很多企業一直以來重銷售輕管理,殊不知應收賬款管理機制不健全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
二、加強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
應收賬款是企業因賒銷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雖然大多數企業更希望是現銷而不是賒銷,但競爭的壓力迫使許多企業提供信用銷售以占領市場增加企業的銷售收入,由此可見信用銷售必不可少。但是許多企業重視市場開拓和銷售,而輕視貨款回收和資金管理,甚至缺乏資金風險意識,最終因資金無法正常回收導致企業正常運轉進而破產。所以企業要想增強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對應收賬款實施科學的管理制度。
(一)結合企業銷售政策,選擇恰當的結算方式,加快款項回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于商業票據,結合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明確應收票據的受理范圍和管理措施。
(二)建立票據管理制度,特別是加強商業匯票的管理:1.對票據的取得、貼現、背書、保管等活動予以明確規定,對已貼現但仍需要承擔收款風險的票據以及逾期票據,應當進行追索監控和跟蹤管理。2.嚴格審查票據的真實性及合法性,防止票據詐騙。3.由專人保管應收票據,對即將到期的應收票據及時辦理托收,定期核對盤點。
(三)加強賒銷管理,建立嚴格的審批權限,結合市場和企業實際情況將應收賬款控制在一定比例,防止出現信用銷售過大,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三、優化內部管理,強化風險意識,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一)企業內部之間應加強溝通,資源互享。財務人員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做好內部應收賬款增減、到期和逾期等動態信息并及時更新、反饋給銷售人員和管理層,以便銷售部門及領導層做出銷售決策。
(二)落實責任、嚴格考核、實行獎懲。企業應將責、權、利有機結合,將應收賬款回收情況作為銷售人員考核的重要指標,促進銷售人員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理念,主動催收欠款,盡量縮短回收期,加速資金的回籠,減少呆賬的發生,而不僅僅是盲目開拓市場、增加銷售業績。對于久遠陳賬可以單獨設置激勵方案,調動清理陳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充分利用企業資源,讓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參與銷售人員的績效評價,并檢查是否存在內部舞弊和內外串通情況,且將評價檢查結果作為核定相關人員績效和獎懲升遷的重要依據。
四、對應收賬款實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一)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
銷售過程中對客戶資信調查和管理,對提升應收賬款的回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未對客戶進行詳細的資信調查,就給對方發貨,待付款期到了,公司還無力償還貨款甚至瀕臨破產,資不抵債,就會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使公司經營狀況下滑,不僅少賺錢甚至可能會賠本。
首先對客戶進行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戶信用制度是減少企業風險最好的事前措施。企業財務部應會同銷售部對反映客戶信用質量的各種要素進行評分,然后確定該客戶的資信等級、信用額度、賒銷期限、付款方式,企業也可以通過聘用信用評估公司來完成客戶評級的工作。客戶評級工作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及時掌握客戶最新的信用信息。確定哪些企業可以提供賒銷,提供多長時間的賒銷。
其次,成本控制精細化。應收賬款是一種短期投資行為,而任何投資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只有當應收賬款所增加的利潤超過所增加與之相關的付現成本和機會成本時,才應當進行賒銷,或者賒銷有著良好的盈利前景,就應當放寬信用條件增加賒銷量,否則就要減少賒銷量。
再者,加強銷售合同管理。企業應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對合同授權有關人員同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對于金額重大的訂購合同應當通過法律顧問等專業人員審核把關,并開展合同評審工作。對客戶提出的標的、數量、質量、付款方式及違約責任認真審核,一旦合同成立,就要嚴格按照合同要求組織生產,及時交貨,確保全面履行合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合同糾紛影響銷售甚至破壞公司聲譽和形象。
(二)應收賬款的事中控制
企業應建立應收賬款臺賬管理制度,對應收賬款按賬齡進行輔助管理,同時結合ABC分析法,采用“抓重點、照顧一般”的管理方法,按應收賬款的金額大小進行分類排隊,然后分別采用不同的收賬策略。
建立應收賬款定期清查制度,做好檔案管理,規范記賬、對賬,妥善保管報價單、合同、簽收單、對賬單、發票等。企業財務人員應通過常態化的對賬機制每月定期與客戶對賬,應收賬款總賬與明細賬的核對,應收賬款明細賬與客戶的核對,發現差異及時找出原因,確保應收賬款余額的準確性,及時編制企業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和余額分析表。
(三)應收賬款的事后控制
建立應收賬款的監控和回收管理制度。雖然企業經過了事前的客戶管理和事中的對賬工作,但仍然會出現一些信用較差的客戶拖欠貨款甚至賴賬。企業應該在權衡利弊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收賬程序和討債方法,通常是信函通知、電話催款、登門拜訪、委托催款機構、訴諸法律這樣一個從寬松到嚴厲的收賬政策,以確保貨款及時回收,保證企業的合法權益。
對于信用品質較差的客戶需要及時重新核定其資信等級、必要時可確認為“黑名單”。企業財務部門還要按照謹慎性原則對應收款項計提壞賬準備,及時建立壞賬核銷管理制度,建立壞賬準備金,對于長期掛賬的應收賬款,要及時核銷。
參考文獻:
[1]何方.風險導向下S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優化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9.
[2]陳亮.加強應收賬管理防范企業財務對策研究[J].商訊,2018(21):44.
[3]石巧霞.新會計準則下的企業應收賬款核算管理[J].時代金融,2018(05):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