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
摘要: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著我國網絡新聞媒體迅速發展壯大。目前,網絡新聞影響力越來越大,其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也在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進入21世紀,網絡新聞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需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亟待解決。文章主要對目前網絡新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網絡新聞 發展 瓶頸 對策
網絡新聞是利用互聯網傳播的新聞。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社會大眾普遍通過網絡來獲取信息。網絡新聞的便捷性已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網絡新聞具有強大的時效性、便捷性等優勢,信息傳播形式也具有多樣化特點,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大眾獲取信息的需求。網絡新聞作為我國新聞傳播領域的生力軍,在承擔社會職責、引領社會風氣、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成為制約網絡新聞發展的瓶頸。
網絡新聞的發展現狀
新聞作為一種信息的獲取途徑,在人類生活里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民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網絡新聞正在我們生活里呈現出全新的面貌,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信息獲取渠道。
網絡新聞在快速發展進程中,表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網絡新聞與傳統媒體新聞有著很大的不同,每天的海量信息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空間。但最近幾年,“娛樂至死”似乎開始充斥整個網絡,出現了“將軍孤墳無人知,戲子家事天下聞”的負面效應。
網絡新聞的內容和形式不斷發展,在保持傳統新聞風格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多的弊端。隨著我國各大網站的不斷升級,網絡新聞必須發揮信息量大、實效性強、內容渠道廣泛的優勢,增強自己的公信力。要增強網絡新聞反映實際的能力、強化對網絡新聞宣傳播出的管制力度,實時動態管理。目前,我國各大媒體都有屬于自己的網站,但是傳播效果似乎不是非常理想。之后又接連在社交網絡平臺上開通各自的賬號,許多官方媒體賬號都能夠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找到。在發布的內容上,有的只發布屬于自己的內容,有的發布的內容駁雜,無規律可循;在內容更新上,有的一日多更,有的多日一更。短視頻時代來臨后,各媒體又紛紛進駐各大短視頻平臺,央視在抖音就有多個賬號,且每一個都是粉絲眾多的優質賬號。但在內容變現方面,部分賬號抄襲搬運現象隨處可見,從多個賬號可以看到同一新聞事件,有的片面報道,有的完全搬運,有的“二創”加工,有的扭曲事實;能夠做到還原新聞原本的,除了較大的官方媒體,其他媒體似乎并不多。
網絡新聞受眾對于信息的獲取通常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在哪個網站瀏覽不是隨意進行的,品牌網站往往是他們的選擇。在競爭殘酷的網絡環境里,一批優質媒體賬號脫穎而出,獨領風騷。比如時間視頻(北京時間)、新浪微博中的荔枝新聞(江蘇廣播電視臺)、紅星視頻(成都商報),這三家媒體都有屬于自己的APP,但原創內容時常會被同行轉發。而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中,莞sir、云上畢節、玉溪日報等賬號都是獨家發布原創視頻。不管是新浪微博還是抖音平臺,優質賬號原創內容一定會被其他媒體或個人搬運至其他平臺,甚至有一些賬號運營者已經對多個平臺互相轉發抄襲不以為然。為規范網絡新聞傳播,1999年4月,中央級媒體聯合20多家新聞單位在北京召開會議,制定了《中國新聞界網絡媒體公約》,這項公約對網絡新聞媒體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網絡新聞發展中的問題
當前網絡新聞質量不高,雖有足夠的廣度,但深度卻不足。新聞編輯也只是把各種信息簡單地糅合在一起,抖音、騰訊微視等短視頻平臺中較多的資訊類視頻都只有10秒到20秒的時長,難以完整地將新聞講述清楚,受眾往往只能接受一部分的信息,誤導情況非常普遍。網絡新聞中充斥的社會新聞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種類雜亂無章,小到個人生活大到自然現象,無奇不有。甚至社會群體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拿來作為網絡新聞發布。
目前,我國網絡新聞人才匱乏,制約了網絡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一些新聞由于技能的欠缺,無法勝任網絡新聞工作。長期以來,網絡編輯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搬運工”,即把傳統新聞粘貼到自己的網站中。短視頻作為當下一個火熱的平臺,創新了資訊變現的形式。在抖音、騰訊微視等短視頻平臺上活躍著大量的資訊類賬號,而這些賬號中就存在著許多抄襲、搬運等情況,且內容駁雜、時效性差,其目的就是從中獲取流量和利益,導致一些網絡新聞人員也成了單純的流量“采集器”。另外,許多網絡媒體還存在沒有自己的新聞記者、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和職業道德約束、網絡新聞缺乏內涵和厚度等問題。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網絡新聞的影響力越來越廣泛。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網絡給予了人們很大的言論自由,沒有像紙媒那樣的嚴格把關人,難免會存在不道德行為。紛繁復雜的網絡新聞極大地降低了新聞傳播者的責任意識和專業意識,使得傳播者過分關注經濟效益而忽視新聞的社會功能,迎合了受眾的低級趣味,不利于提升整個社會的思想意識和媒介素養。我們必須完善網絡新聞的監督和管理,及時清除負面網絡新聞。
真實性是新聞不可缺少的一個屬性。但是現在很多網絡新聞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和關注,也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故意采取博人眼球的方式,尤其是在娛樂新聞播報中,一些新聞媒體為了吸引受眾,把未經核實的新聞發布出去,影響了網絡新聞的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一些新聞媒體為了迎合受眾的心理需求,不關心新聞的內容和形式,缺乏深度挖掘和分析,按照受眾的心理需求編輯新聞,導致網絡新聞失去了其原有的價值和作用。
網絡新聞發展的對策
要促進網絡新聞發展,網絡新聞平臺就需要確保其發布的新聞具有原創性,做好網絡新聞的加工工作,注重發揮網絡新聞媒體的作用。另外,網絡媒體平臺對于版權和產權意識要繼續強化,擴大合作伙伴的范圍,將許多傳統媒體引入網絡平臺,開展深度合作。
網絡新聞從業者應該提高職業素質,要具備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極強的責任感。新聞應在尊重事實、符合正確價值觀念和受到道德約束的前提下向受眾傳播信息,而非歪曲事實。為了有效解決網絡新聞存在的問題,要提高人們遵守網絡新聞公共規則的意識,引導社會大眾遵守網絡新聞的相關規定。同時,從業人員還必須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思考問題要具有一定深度,不能只停留在事件表層,避免人云亦云。此外,網絡新聞還要著力提升新聞內容與形式,增強新聞行業工作者對于職業的熱愛,提升他們的專業文化素質,從而推動網絡媒體行業迅速發展,提高網絡新聞質量。
新聞陣地的競爭不僅在新聞速度、深度、廣度上,新聞真實性也是關鍵環節。對于提升新聞真實性可以從多角度入手,其中建立新聞網絡品牌也是重要因素。只有加強對網絡新聞的監督力度,健立健全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制度,投入更大的力量使網絡新聞信息傳播更加全面,才能為網絡新聞媒體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的生存環境。這不僅能防止網絡新聞出現導向錯誤,還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設。
結語
網絡新聞既有種種優勢,也存在許多不利因素。為了確保網絡新聞健康發展,相關部門必須加大管理力度,網絡新聞媒體及網絡新聞人員必須更加嚴格地規范自己。網絡新聞只有傳遞正能量、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會較主流媒體更快地實現新聞信息的傳播,更廣泛地提高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作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閔 妤:《如何讓正能量新聞傳播得更遠》,《新媒體研究》,2017(4)。
2.劉 新:《淺析網絡新聞傳播正能量的重要性》,《西部廣播電視》,2016(12)。
3.劉薇薇:《新媒體時代我國網絡新聞的正能量傳播探究》,《新聞研究導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