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芳
我國的童裝市場消費潛力巨大,童裝設計專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在高職院校的設計專業當中,男裝和女裝的設計課程比較多,專注童裝設計類的課程比較少。與此同時,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的數量也比較少,很多企業的童裝設計師都是由成人服裝設計師兼任的。因此在高職院校當中推進童裝設計品牌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對教學實踐的創新,不僅可以實現品牌的推廣,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學效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院校需要抓住市場需求、堅持文化創新、加強對品牌的推廣并建立起品牌工作室,同時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品牌影響、進一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
“映畫童衣”設計師品牌應廣東省時尚創意促進會組委會的邀請,攜50余套作品參加了由亞洲模特協會中國委員會,廣東時尚創意促進會,海上絲路文化發展等機構主辦、招募東南亞各國頂級童模團隊演出的“中國(廣州)潮童品牌新年流行趨勢發布會”。在本次活動中,映畫童衣品牌赴外地參演國內外服裝發布會,與其他品牌童裝并駕其驅,同臺競技,展示了映畫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風彩,特別是諸系列以真絲綃緞為載體,以寫意青綠山水工筆國畫、手繪花鳥圖案為元素,恬淡素雅色彩,黑白灰和藍綠色間點綴些許明亮的紅色,在款款如出水芙蓉或白藕初蓮一般少女的演繹下,云舞霓裳,盡展民族特色兒童中國風唯美芬芳,散發著國學文化的墨香,展演獲得圓滿成功,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中國超級童模年度時尚頒獎盛典暨潮童品牌大獎”的榮譽,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贊賞和參展兒童家長的廣泛關注,網絡媒體、南方都市報、企業作了報導,在現場兩個浙江童裝制衣企業當場發出誠摯邀請,擬高薪聘用。定制6套服裝的女模到美國參加IMTA國際賽事斬獲多項大獎,其中榮獲少兒組模特總冠軍,服裝得到美國人的贊揚并邀請建議到美國紐約時裝周參展。映畫童衣先后于赴重慶少兒時裝周和鄭州中原國際時裝周舉辦了兩場專場發布會。具有詩情畫意般的水墨畫服裝,被賦予南方和中原地區異域元素和背景,由來自全國各地童模演展,以劇幕式、影視片實景式秀場,以清風明月,俠骨仗劍,竹林清幽,霧都印象,中原巨陸,黃河九曲等為主題背景進行大膽突破創意,打破了傳統走秀模式,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劇情式的演繹,展示了巴蜀山水.山城重慶、中原大地異于東北不同路徑的文化溯源和地域風情,令觀眾耳目一新,讓同界矚目,引起廣泛關注。重慶、鄭州主要媒體,電視臺、百度、優酷,有象視頻,新家人文化雜志等多家媒體進行傳播報道。
筆者作為“映畫童衣”品牌創立者、設計師親臨展場,導秀展演,學習、交流、溝通,充分感受和體驗各兒童裝品牌、設計師的創新設計思路與導向,多資源媒合形成發布會平臺的巨大化學反映、名牌童裝的企業化市場化運作、設計師的獨有設計謀略風格、民族精髓注入童裝的妙筆生花,推動了設計理念、方式等等國際化、高端化新的飛躍。這次參展引起了筆者的思考,在此僅談幾點淺見。
一、緊緊抓住服裝、模特行業領域的廣闊市場、就業需求機遇和擴展空間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時代要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為推進傳統文化和服裝融合事業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作為輕工服裝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和設計師,通過參演國際品牌發布,了解到未來五年中我國至少有50%的兒童服裝市場潛力有待開發,我國童裝市場消費量將以1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長,也看到傳統手工藝產業與高職技能實訓緊密相連的前景和市場空間。特別是對具有一定水準的傳統文化底蘊、對服裝管理操作、人員組織、現場宏觀調控和管理、對服裝品牌推廣宣傳、既秀即買、銷售技巧等等能力的人才受到企業和市場的睛睞,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與服裝融合、推進校企業聯合責無旁待。強化了學生設計理念和產品設計、制作、展演等實踐能力。通過設計、制作、展演,設計師的獨有設計謀略風格、民族精髓注入童裝的選題、傳統手工匠師制作,發布會現場導秀展演,舞美、音樂、化妝造型、企業化市場化運作等等的教學全過程學習、交流、溝通,推動了學生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對服裝設計理念、思維方式有了全新的飛躍。為了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滿足行業的需求,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將傳統手工藝工作室的建設同理論教學與社會的需求相結合,通過實訓不僅讓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及動手創作能力的培養,而且能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古為今用的技能,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將傳統手工藝精神傳承到各行業領域,從產品開發到生產項目的實施,使得品牌實訓室將發揮更大的功能。
二、堅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主脈絡是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童裝產業的選擇
通過參演國際品牌發布,可以發現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導向,要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脈,提升國民文化素養,秉承傳統文化教育的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的推進推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各個院校、企業、行業也注重中國風的跟進。下一步童裝品牌設計師要以特有方式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在服裝中的展現,在復興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實現轉型,刮起強勁的中國風,用自己的方式,針對自己的品牌,詮釋著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解讀。
三、肩負傳承,不斷擴大院校及教師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打造品牌名校、名師形象
高職院校要通過參演國際品牌發布,要利用國內外服裝發布會平臺、服裝博覽會、動態演出、社會活動等“可觀、可感、可觸”的方式、各種渠道傳播等多形式展示服裝設計產品,推動院校及教師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打造品牌名校、名師形象,擴大職業院校社會影響力。同時也檢驗了教師的整體綜合能力,多次的大型展演發布是本院首次以獨立設計師名義的專場發布,是這一領域的突破和創新。通過各時裝周與國內外品牌發布,教師的教學管理與專業設計理念、對兒童服裝市場需求了解、對服裝展示現場調控和管理、對服裝品牌推廣宣傳、銷售技能等能力受到企業和市場的青睞和檢驗。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與服裝融合、推進校企聯合責無旁待。
四、創新技能型教學模式,加快推進品牌工作室建設
推動傳統手工藝產業與高職技能實訓項目。通過實訓讓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及動手創作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模式中尋求不斷的變化和創新,促進中華傳統文化與服裝專業、產業的有機結合,帶動傳統手工藝研發、創意。建立民族傳統手工藝進校園、進課堂,舉辦民間手藝人進校園、進課堂的教學模式;舉辦傳統文化講座,傳承技藝文化。定期舉辦傳統文化藝術展,調動師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與積極性,建立傳統手藝課程培訓班,招收社會學員,提升學校文化研究的影響力
五、全方位采用互聯網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營銷方式,推進名牌化進程
多利用政府平臺舉辦大型時裝發布演藝會,多參加國內外“會”、“展”、“賽”,積極汲取他人成功經驗,全方位采用互聯網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營銷方式運作,推動映畫童衣品牌建設、校區基地化、企業化、市場化開發經營等瓶頸問題,推進映畫童衣名牌化進程。繼承傳統服裝設計理念,專心研究中式服裝和手工縫制技藝,以打造“新中式”童裝為目標,聚焦助力不惜重金打造孩子的童星夢類家長私人定制演藝服飾開發設計。作為高校童裝品牌建設與發展展示項目之一,在多方面給予支持。高職院校實現“學校+工廠+研發設計院”三位一體教學創新實踐的典范代表案例。對本行業本院教學方式方法,教師、設計人員工作模式選擇、轉變發揮了重要促進和鞭策作用,具有復制和同類推廣價值。(作者單位:遼寧輕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