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秀
如今經濟快速發展,人們自身的消費能力、經濟水平都便有了較大水平的提升,而個人所得稅征繳問題也已經成為社會群眾所關注的重點。目前,與發達國家的稅收征管方面比較,我國仍然處于一個初期階段,存在諸多的不完善之處。需要在今后加以有效調整,提高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的公平性。本文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以此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具有可借鑒性的參考。
個人所得稅是目前我國整體財政收入中較為重要的部分,會受到國民經濟因素的影響。個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家現階段的發展情況,而依法納稅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職責。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現下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問題分析
我國雖然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各項法律法規已經相對完善,但是受到國家自身發展因素方面的影響,在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方面仍然存在不健全之處。
首先,是法律上的不健全。由于稅收征管法律的不完善,在征收過程中容易出現“逆征收”的現象,影響到該項工作的公平性。其次,新個人所得稅法從分類征收轉為混合征收,六項專項扣除標準細則復雜。如果個人對稅法的理解不到位,很可能造成稅金的錯繳。
隊伍自身素質不足。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為個人及個體工商戶,稅源分散且額度較小,增加了機關單位的工作難度。在人員隊伍復雜、管理難度大等多個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稅收征管有效性不高,也為個體偷稅漏稅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個人依法納稅意識不強。2019年以前,我國個人所得稅采用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相結合,即大部分工薪階層的員工,在領取工資之前,個人所得稅就已經由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不需要自己申報、繳納。這使得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個人所得稅納稅意識不夠,進而影響到稅收征管工作質量。2019年1月1日以后下列四類人員需要盡心匯算清繳:1.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2.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3.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4.預扣過多,導致年末需要退稅的。此類最新的規定將會對納稅人逃稅漏稅的行為給予更多的約束,為以后的征管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對策
基于上述分析,受到國家發展情況以及法治建設進程方面的影響,在稅收征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無法完全保證稅收的公平性。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對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為構建和諧、法治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一)完善稅收征管制度
國家相關部門應結合現下時代發展特征,以及國民經濟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更加完善、具體的規定。一方面,明確針對個人所得稅的相關內容,比如征稅范圍、費用扣除標準等等,為稅收征管工作提供更為直接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要明確各部門職責范圍、個人所負有的責任等,融入責任追究制度的相關內容,為稅收征管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保障。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9.6%。一方面稅務機關應該加強資金投入,對網絡設備進行更新,維持基本的信息化建設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應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對于信息庫資料予以定期更新、完善,保證稅收征管能夠有即時可靠的信息。
(三)加大繳、退稅的渠道,提高便捷性
為了實現有效征管,目前個人所得稅采用了以代扣代繳為主,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為輔的征收方式。近年來,為了提升征收效率,提高征收便捷性,稅務機關加大了繳稅渠道的建設。2019年1月1日, 個人所得稅APP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填報功能正式上線, 納稅人可以依據自身符合條件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同時稅務機關已經和支付寶達成了合作,個人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年所得12萬以上”的自行申報,同時還可以在支付寶查詢進行個人的個稅信息。隨著近年稅務機關個稅改革的深入,相信不遠的將來以后還有更多的繳、退稅的渠道拓展開來。
(四)加大個稅稅法政策的輿論宣傳
國務院在2018年12月13日頒布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自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在近年個人所得稅法的大力改革的環境下,加大個稅征管政策的宣傳尤為重要。對于尤其是新個稅的普及和宣傳廣度還需要繼續深入。
三、結語
我國個人所得稅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加快社會建設、實現收入再分配的有效方式。為此,在今后國家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完善稅收征管制度、加強個人所得稅信息化建設、拓展繳、退稅的渠道,加大對公民的稅收政策宣傳,加強公民納稅意識等方式來針對稅收征管問題予以妥善處理,促使其朝著更為健全、標準化方向發展,為人們公平、合理納稅提供充足保障。(作者單位: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