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當代價值觀和人們的行為準則。在法治理念下,經濟法的價值和優勢在社會發展和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在現代社會的合理運用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新時期對經濟法的合理適用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本文從經濟法自身的特點和優缺點出發,系統闡述了經濟法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以期促進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完善。
一、經濟法的特點
經濟法具有三大特征:政策性、靈活性和社會性。經濟法本身是經濟政策的法律保障,經濟政策往往具有靈活性,因此經濟法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經濟法的目的是保護和監督現代社會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經濟活動。經濟法本身與其他法律一樣,是維護現代社會的公正、公平和正義,保證現代社會人民經濟利益最大化。縱觀過去經濟法的發展和改革,法制建設始終與時俱進,貫徹了以人為本、服務人民的基本理念。經濟法將使現代社會的正常經濟活動達到平衡狀態。
經濟法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法制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的制定首先是基于國民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經濟法對社會經濟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經濟法在我國經濟建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對經濟法有更深刻的認識,認識經濟法的特點。
(一)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經濟法強調以人為本。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從膚淺的追求轉向了深層的精神追求。以人為本是新時代的基本要求,也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經濟法的背景是在市場失衡的前提下產生的有限的市場自律能力。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人,這需要在經濟法的可持續發展中加以考慮。
(二)經濟規律穩定市場平衡
市場經濟是一種相對開放的經濟模式。市場經濟的優點是人們對市場經濟有較大的調整,但其缺點是容易出現市場失衡。在市場不平衡的情況下,政府需要根據經濟規律制定新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穩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需要一個活躍的市場環境,活躍的市場環境必然會產生許多經濟問題,經濟法的存在很好地平衡了經濟、市場和人的平衡,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三)經濟法保護合法權益
我國現行法律的宗旨是維護國家和個人的利益。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經濟法也經歷了發展和完善,它的法律功能對社會越來越重要。法律具有強制執行的性質,相應的經濟法也具有法律的基本屬性。經濟法的強制性主要體現在人們必須遵循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基本市場規則,然后按照經濟法的規則和規定開展活動,否則就會被依法執行。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經濟法也對網絡交易給予了法律保護。按照公平、公開的基本原則,對網絡交易中的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了明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經濟法對我國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引導了社會經貿活動的正常發展,對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堅決抵制了市場經濟主體中出現的不正當、不合理的經濟活動。
二、經濟法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經濟法是我國全面實施法治的基本法律法規。經濟法的出現對我國公民具有強制性的約束力,同時也保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國際貿易的正常進行。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基本素質明顯提高,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不斷增強。因此,許多學者發現,經濟法所包含的法律價值和道德價值都在下降,經濟法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修改和完善。
(一)經濟法對現代社會的優勢
經濟法保障消費者和生產者在貿易過程中的合法權益。目前,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國內市場對國外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許多情況下,貿易中會出現貿易問題、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經濟法的存在很好地保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經濟法滿足了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需求,保證了進口貿易商品的質量。此外,經濟法對國內貨物的質量和價格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國家間的貿易中,經濟法很好地平衡了國家間的經濟關系。經濟法的強制性有效打擊了現代社會中出現的非法交易,有效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強制管理使社會經濟制度公平、公開。
經濟法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經濟貿易活動的主體密切相關。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經濟法的合理適用,明確了雙方在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使雙方在經濟貿易中處于公平、平等、公正的地位。經濟法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著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利益分配,企業要想在經濟活動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就必須盡快了解市場信息,這充分發揮了經濟法中信息傳遞的功能。在經濟貿易活動中,經濟法可以向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主體傳遞權利義務信息。信息的傳遞能夠很好地規范經濟主體的相關行為,引導社會經濟活動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經濟法有助于企業或個人更好地開展經濟活動。此外,經濟法的信息傳遞功能還可以將相關的經濟制度傳播到經濟主體身上,使經濟主體能夠對經濟市場活動做出明確的預測,進而對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作出適當的戰略調整,使正在進行交易的經濟活動方向正確,保證社會經濟活動的可行性。在我國現行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法可以保障市場經濟體制的順利發展。國家可以根據既定的經濟法和當前的經濟形勢,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如果管理過于嚴格,將極大地阻礙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但是,如果經濟法實施過于寬松,社會經濟活動就得不到安全保障,容易滋生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因此,經濟法的運行必須處于一個相對寬松而不嚴密的市場經濟體制中,既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又能深入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經濟法對現代社會的弊端
目前,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社會主義基礎設施不完善。社會主義建設仍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工作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經濟法還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導致一些違法者抓住法律漏洞,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例如,一些商販在經營活動中存在違法行為,這是經濟法的缺陷。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顯著提高了中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的快速發展給經濟法的修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當前,我國社會財富兩極分化現象十分嚴重。只有合理運用經濟法,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順利運行,才能真正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經濟法只要保護消費者和經濟主體的利益,就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經濟法是法律干預經濟活動的基本形式,它實現了管制與自由的結合,保證了市場經濟體制的順利推進。雖然經濟法在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經濟法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另外,我國的其他社會實踐環節也不能依法治國。這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問題。
新時期,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法律的保護,社會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經濟法的保護。在開展社會經濟活動中,要合理運用經濟法,充分發揮經濟法的功能,善于利用經濟法本身的信息傳遞和利益分配功能,盡可能節約經濟活動所消耗的成本,使經濟活動繼續下去,確保國民經濟穩定增長。
三、結語
本文從兩個方面闡述了經濟法對現代社會的積極作用,強調了經濟法對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經濟法的存在并不是妨礙我們現代社會有序的貿易,而是為了維護勞動人民的合法權益,它對現代社會主義建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經濟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改革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活力。(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