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偉
摘要:隨著國內減稅降費方案的不斷發展及提升,減稅降費不僅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極佳的制度環境,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但是,在市場瞬息萬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企業必須緊握國家所提供的發展機遇,并有效適用減稅降費的策略,對自身的投資方案、融資模式、股權分錄進行相應的調節,從而對企業自身的財務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最終有效加快企業發展與進步。在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國內在減稅降費上工作所獲得的成就,并與企業的發展現狀相聯系,綜合分析了其財務策略,旨在通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為企業給予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減稅降費;企業財務;策略;成效
目前,以現階段的經濟下滑為主要發展背景,為了能夠有效保證國內經濟水平可以在相應的范圍內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國家依據企業目前的發展實際情況,接連制定了諸多項優惠制定,在這當中“減稅降費”是其核心部分,從而給予企業發展以優良的發展機遇,并且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給予其保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重擔,從而為我國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充入了強大的活力源泉[1]。
一、國內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的成效解析
(一)減稅成效
從國內的稅制改革歷程來看,并從國內的經濟發展角度來看,國家及有關部門的稅收調控也有著很大程度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政府通過諸多政策方案,緩解了企業的經濟壓力,從而確保稅收政策能夠與經濟的發展形勢相符合,從而有效加速企業的經濟水平提升。依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據表明,中國在前幾年的減稅工作中,收獲了非常好的戰果。在這期間,我國的GDP總值上漲了100154億元,并且國內的稅收也上漲了12110億元。但是,關于數值的增加方面,而GDP總值與稅收的上升率卻在不斷地下降,在這當中我國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在三年的時間內降低了0.6%,從整體上來看,降幅還是較小的,但是國內的稅收增長率在三年的時間內降低了4%,其改變幅度與生產總值的變化相比較來看,是非常顯著的。所以,通過對比國內生產總值與稅收,在過去三年間對比能夠發現,國家在實行減稅政策的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落實,從而確保我國的減稅任務收獲了短暫的成功[2]。
(二)降費成效
國家早在2003年就頒布了與降費相關的策略,現階段主要是為了給予企業發展最佳的政策基礎,進而緩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負擔,從而為國內的經濟水平提升添加新鮮的發展活力。依據我國財政部門所頒布的數據表明,直到2017年,國家的政府性質基金從2014年的25個減少到了21個,而全國與企業事業相關的行政項目從2014年的87個減少到了33個[3]。所以,依據我國財政及統計部門所統計的數據,經數據分析能夠發現,國家的政府基金上升比率表現出了明顯下降狀況,而全國與企業事業相關的行政項目收費,表現出了上升與下降的混亂場景,然而更對整體的發展情況進行觀察卻表現出了下降的態勢。在分析國家財政部門及統計局的數據能夠發現,因為國內所實行的各項政策,在現實中雖然獲得了突破,有效實現了降費,并促進國民經濟的顯著發展。但是,在實施降費政策的工作中,依據具有很對對降費政策實性造成消極影響的因素,比如政策執行方法的缺失、力度不足,收費內容的不可續、收費事項無秩序等,這部分影響因素的出現對降費政策的有效落實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二、減稅降費政策下的企業財務策略
(一)調節投資策略,加速科技創新
現階段,減稅降費政策不僅能夠表達國家為企業的發展所給予的優惠政策基礎,同時還為企業在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最佳的政策扶持。在此大環境之下,企業必須時刻關注國家所頒布的相關政策,仔細掌握政策的動向。并依據目前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投資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并加速企業的科技創新,緊握企業的發展機會。另外,因為行業存在性質的差異性,從而使得減稅降費的關注點也存在差異性。所以,企業必須時刻關注當前減稅降費的形勢,對其自身的投資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明確自身的關注點。而技術方面的投資與戰略投資是投資方案的主要內容,企業必須同時關注上述兩種方案,切實開展好投資的設計。企業在投資中,不僅需要兼顧目前的企業現狀,同時還必須對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加大環保、生態等方面的投資,與自身的發展相結合,加大與高校的合作力度,構建企業自己的研發部門[4]。
(二)調節融資方案,優化資本構造
企業在對財務方案進行調整的工作中,需要體現發揮在這當中的地位,并使用有效政策。以上幾項條件中不但能夠充分展示出投資方針的效用,同時在對融資方案進行調整的工作當中也有著相同的功效。所以,企業必須對其資本結構進行相應的完善,從而保證企業能夠在未來得到長遠的發展,從而完成企業的未來發展目標[5]。但是,在企業的實際上升過程中,單一的資本是不能充分展示出其效用的,唯有手握眾多資金的條件下,才能夠保證企業獲得其理想的上升空間。所以,企業必須對其自身的融資途徑進行不斷的擴展,從而保證多元化的融資發展。而權益及債務資本是企業資本中的核心成分,在企業的融資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減稅降費策略的發展及加深,國家為了對企業的生產投入進行有效地控制,央行早在2005年就開展了第五次降息工作,從而為企業的發展資金提供優良的獲得渠道。企業必須有效使用央行所實行的政策,與其自身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加大對于債務資本占比的調節,并通過債務資金對融資途徑進行擴充,從而保證企業的能夠以規模化進行發展,為企業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實行穩定的股權政策
股權政策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在保證企業的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股全政策不僅能夠真實體現出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同時還關于企業股東的各項權益,對企業的形象也有所影響。按照有關數據表明,減稅的幅度與相關的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具有非常顯著的制約效應。在國家減稅幅度的增加情況下,減稅降費的政策實行也在不斷增加。但是,企業的稅后利潤與稅費有著必然的關聯,比如當稅費初選下降時,企業的稅后利潤也會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股權政策的實行,創造了極大的空間。另外,企業必須與現階段的投資、融資的狀況相結合,合理選取空間,并制定實行穩定的股權政策。企業現階段的模式,不僅能夠保證股東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實現,同時還可以顯著提升企業的形象[6]。
三、結語
從文章的論述可以看出,從國內政府實行減稅降費政策至今,國內在這個方面的工作獲得了極大的成果。然而,在實際實行減稅降費政策時,依舊具有非常多的不足之處,而且這些不足之處的出現對政策的設施造成了非常大的障礙。因此,我國政府部門需要對當前的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并在此中真正展現政府所具有的宏觀調控作用,盡全力利用相應的方案展開相應的處理。另外,企業還需要把握好國民政府所給予的發展空間,與企業自身的投融資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有關的股權策略,從而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石,從而有效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加強市場優勢。
參考文獻:
[1]楊燦明.減稅降費:成效、問題與路徑選擇[J].財貿經濟,2017 (09):5-17.
[2]陳蘇珍.減稅降費改革成效研究[J].納稅,2018 (05):1-4.
[3]邱峰,梁嘉明.減稅降費進展及其推進路徑——基于對制造業繳費情況的調查[J].青海金融,2017 (05):4-8.
[4]劉潔.我國減稅降費的成效與企業財務策略淺談[J].現代經濟信息,2019 (08):67-68.
[5]張乘源.淺談我國減稅降費的成效與企業財務策略[J].現代商業,2018 (34):112.
[6]張春雨.我國減稅降費的成效與企業財務策略[J].中國農業會計,2017 (0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