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飛
摘要:針對課堂教學的普遍現狀,受到“學思行結合”思想的啟示,本文以物理學科為例,筆者建議習題課備課時要精益求精選好習題,倡導“講練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提出“講”與“練”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思行結合;講練結合
物理學科與生產、生活和科技有著密切的聯系。多數物理試題是通過對生活現象、實際問題進行抽象和模型化來考查學生的能力,考查學生應用掌握的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和學科能力,也要通過習題訓練,讓學生具有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現實生活現象,解決科學技術問題的能力。
1. 課堂現狀:羞羞答答講習題
鮮有教師在競賽課、示范課、觀摩課等公開課上講習題。教師普遍反映是擔心墜入時下正批評的“題海戰術”而忌諱講習題。競賽課、示范課、觀摩課等公開課,很少有觀摩到習題課的課型,各級各類課堂教學競賽的文件要求中也很少看到習題課的課題選擇;在公開課中,不乏有教師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緊湊完成“科學探究”的幾環節,浮于表演,沒有學生動手練習和知識總結。
“滿堂灌”與“滿堂練”。與公開課相反的現象是,在常規課堂中,追求“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滿堂講,不漏過一個知識點,學生滿堂抄筆記,不錯過黑板的一個字母。以試卷為載體的“專題練”“周測月考”在自習課、輔導課上大行其是,學生“滿堂練”。
教師經常把訓練鞏固的希望寄托在學生課后的自覺。教師“滿堂灌”“滿堂練”的心理前提是:寄希望于學生在課后會自覺鞏固練習、糾錯歸納。教室課堂上講解的習題,“同學們課后要自己練一下”,“課后要自己鞏固歸納”;課堂最后幾秒,甚至是課后讓科代表把作業布置給同學,安排學生“課后獨立完成”。學生面對各個科目教師的作業,完成的時間都得不到保障,因而不堪重負,多用取“巧”完成。
2. 物理學科性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物理實驗為基礎,以概念、定理、方法及物理思想為學科內容,以數學知識為工具的實踐性非常強的自然學科。根據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在2016年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結合高中物理學科特點及高中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所制定出的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維度,對物理學科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品質提出了具體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制的《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中集中體現出對核心素養的考查,明確對高中學生物理能力提出五個方面的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能力。
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和五個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明確指出:物理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應用概念、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物理學科與生產、生活和科技有著密切的聯系。多數物理試題是通過對生活現象、實際問題進行抽象和模型化來考查學生的能力,考查學生應用掌握的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和學科能力,也要通過習題訓練,讓學生具有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現實生活現象,解決科學技術問題的能力。
3. 講練結合:“講”與“練”結合的教學策略
課堂上的問題需要在課堂中來解決,課堂是師生互動的主陣地,教師主導學,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講練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基于物理教學現狀,依據“學思行結合”的思想和物理學科特點而探索出的一種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正確理解題海戰術。偏激理解的題海戰術是不考慮學科特點、學生接受能力,不考慮其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關系,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通過對知識點、題目類型和試卷不斷重復訓練,以達到鞏固知識點,加快做題速度,提升學生成績的方法。這樣會加重學生學業負擔,通過機械訓練也壓抑了學生思維能力,是不可取的,在各級各類教育文件中明令禁止。但廣大師生也就此因噎廢食,以不進行“題海戰術”取代了“適當的習題訓練”。教師依據據學生學情,物理學科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習題練習,提升學生能力,是客觀必要的。
其次,創新課堂練習的方式。“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在物理學科中,“習”就是動手練習。練習的方式可創新多種,綜合運用:除做題的方式外,有實驗課的按步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實驗;有新課教學中的邏輯符號筆記、思維導圖筆記;習題課上模仿教師解題步驟解題,在草稿上動手演算;復習課中的同桌互相問答等。
第三,正確認知講練結合的課堂教學。起始年級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普遍反饋是“一講就懂,一做就錯”,這種反饋甚至會延續到學生畢業。課堂教學中,學生好比是觀眾,教師是表演者。觀眾在欣賞舞蹈演員在舞臺上優美的動作時,會覺得自己身體健全,每個普通動作都能做到位,會產生自己也能表演的錯覺,但真站在舞臺上就露相百出。觀眾與舞蹈者的差距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學生沒有親自動手演算,動腦推理,不進行合理的分析以及歸納,是不能探究出物理知識的奧秘。并不是每個習題都能看看就能解決。
第四,教師應根據知識點的難易、課堂類型、學生接受能力、習題易錯點等維度來選擇“講練結合”的方式??梢远嘀v少練、少講多練、一講一練、先講后練、先練后講等。如,在新授課上,針對相對容易的習題,可以一講一練,講一個知識點,練習一個題目。在新授課上,針對高頻考點中的易錯題,就要多講少練,先練后講。面對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一些難題需要多講多練,總結方法,并精選題目進行變式訓練??傊诹曨}教學中要增強師生間的交流,注重學生反饋,及時引導學生反思,總結學科方法,拓寬思維,熟能生巧,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胡衛平.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表現[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7(15):1-3.
中國教育考試網.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正式公布.http://www.neea.edu.cn/html1/report/19012/1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