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容 黃惠瓊 朱艷霞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人民醫院 博羅516100)
正常胚胎在早期發育時期,臍帶由中心位置進入到胎盤,但因發育速度存在一定差異,部分蛻膜灌注較好的區域生長發育時間最早,而灌注不良區域的發育則會滯后,使臍帶插入胎盤的位置出現偏離。臍帶插入到胎盤邊緣位置可導致球拍狀胎盤,該情況較為少見,在臨床上的發生率為0.1%~15.0%[1]。球拍狀胎盤通常不會影響到母體及胎兒生命,但若臍帶插入胎盤下緣接近宮頸處,可受胎兒先露部的壓迫,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甚至死亡。有研究顯示[2],孕中期利用超聲篩查能準確觀察到胎盤和臍帶的發育情況。本研究選取孕早期在我院開展胎兒頸項透明層檢查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婦120 例進行研究,通過彩超觀察胎盤與臍帶發育情況,分析臍帶邊緣插入和圍產期并發癥間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孕早期行胎兒頸項透明層檢查的孕婦120 例為研究對象,依據孕早期彩超檢查結果分組,將臍帶插入胎盤邊緣者納入異常組25 例,臍帶插入胎盤中間者納入正常組95 例。異常組年齡21~35 歲,平均(28.35±6.30)歲;分娩孕周37~41 周,平均(39.05±1.48)周;產次1~2 次,平均(0.95±0.45)次;2 例存在剖宮產史,1 例為體外受精。正常組年齡21~36歲,平均(28.40±6.28)周;分娩孕周36~40 周,平均(39.08±0.90)周;產次1~2 次,平均(0.86±0.48)次;1 例存在剖宮產史,1 例為體外受精。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單胎妊娠,嚴密隨訪至妊娠結束后;(2)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本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研究者;(2)存在精神類疾病者;(3)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 選擇西門子ACUSON S2000 彩超診斷儀(上海同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配備凸陣探頭,頻率3.5~5.0 MHz,配備容積探頭,頻率5.0~7.0 MHz。孕婦于孕早期先開展胎兒頸項透明層檢查后,再對其臍帶插入胎盤位置進行觀察,由同一名具備豐富經驗的影像科醫師明確臍帶插入胎盤的位置是否存在異常。留下孕早期標準切面影像資料,并在孕中期再次開展彩超檢查對是否存在臍帶及胎盤異常進行觀察,對于臍帶及胎盤無異常的孕婦開展正常產檢,對于存在臍帶及胎盤異常的孕婦在孕期予以嚴密隨訪,孕晚期再開展1 次超聲檢查。所有診斷均經臨床或者病理學確診。
1.3 觀察指標 (1)分娩方式:包括產鉗助產、陰道分娩、擇期剖宮產以及急診剖宮產。(2)圍產期并發癥:包括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3)新生兒并發癥:包括產時胎心異常、早產、新生兒窒息及小于孕齡兒。(4)臍帶邊緣插入和圍產期并發癥間的相對危險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分析臍帶低入口和圍產期并發癥間的相對危險度。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兩組產鉗助產、陰道分娩、擇期剖宮產以及急診剖宮產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例(%)]
2.2 兩組圍產期并發癥情況比較 異常組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發生率高于正常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產期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早產、小于孕齡兒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異常組產時胎心異常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高于正常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2.4 臍帶邊緣插入與圍產期并發癥的相對危險度分析 臍帶邊緣插入與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的相對危險度依次是10.08、8.78、7.32(均P<0.05)。見表4。

表4 臍帶邊緣插入與圍產期并發癥的相對危險度分析
伴隨診療技術日漸進步,臍帶和胎盤連接部位開始被納入孕期婦女常規檢查項目中,同時臍帶邊緣插入的檢出率也在日漸上升。孕早期開展臍帶超聲檢查與孕中期相比意義更大,孕早期的超聲檢查能較好呈現出臍帶插入胎盤的位置,同時提前判斷出孕中晚期臍帶狀態,在預估圍產期并發癥和新生兒結局中作用重大[3~4]。
研究發現,臍帶邊緣插入不僅和球拍狀胎盤形成相關,還和前置血管、胎盤形態異常以及胎盤低置等有著緊密聯系。胎盤主要是伴隨胎兒的叢密絨毛膜不斷發育而形成,隨孕周增加,絨毛數量及分支也在迅速增加,出現叢密絨毛,而臍帶插入胎盤位置叢密絨毛膜會不斷發育,最終形成胎盤,由此可見,胎盤定位可能和臍帶插入胎盤位置有一定關聯。臍帶于孕早期插入胎盤邊緣,會使胎盤處在子宮下段機率增加,同時臍帶邊緣插入和胎盤低置或者前置有著密切關系[5~6]。本研究發現,異常組前置胎盤發生率高于正常組,這和以上研究結果相一致。兩組在分娩方式方面無顯著性差異,說明臍帶邊緣插入對孕婦的分娩結局不會有明顯影響。正常情況臍帶血管于胎盤上呈現傘形分布進入至胎盤中,其血管在華通膠固定與保護下不易出現破裂出血,但臍帶插入胎盤邊緣時,血管能于胎膜上延伸走行,血管無華通膠固定與保護,部分可觀察到血管前置,胎膜破裂時極易將血管撕破,造成胎兒的急性失血缺氧,導致其短時期內出現窒息和死亡,即便得到及時診斷和處理,新生兒仍有程度不一的窒息[7~8]。本研究發現,異常組產時胎心異常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高于正常組,分析可能和上述原因引發的宮內窘迫相關。此外,異常組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發生率較高,同時臍帶邊緣插入和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有一定相關性,說明孕早期對臍帶插入胎盤位置進行判斷在預估圍產期并發癥和新生兒結局中有著重要作用。綜上所述,孕婦臍帶插入胎盤邊緣和臍帶及胎盤發育異常有關,通過超聲篩查臍帶插入胎盤的位置在圍產期并發癥的預測中有著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