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
摘 要:幼兒時期是幼兒學習啟蒙的階段,該階段的學習主要是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是幼兒園教學中的一部分,學習數學對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并且還有助于引導幼兒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幼兒園教學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和創新,開展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活動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保障幼兒的快樂成長。文章主要針對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數學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0-1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9-0123-02
一、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開展的有效性
游戲化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在游戲中可強化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對激發幼兒探索意識、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有重要意義。此外,游戲化教學將幼兒作為教學的主體,這與素質教育的發展是相適應的。
二、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但是實際生活中影響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開展的因素也較多,如教育工作人員對游戲化教學模式的認識存在偏差、師資力量的薄弱、幼教課程的單一性和價值取向的不明確性等。因此現階段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游戲化教學體系的不完善性
游戲化教學體系不完善是幼兒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幼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的開展實施效果不強,存在實際教學活動和游戲環節脫離的現象,獨立開來的教學項目難以提升教學有效性。
(二)幼兒教學小學化教學特征明顯
嚴禁幼兒園教學出現小學化教育是教育部門明確提出的要求,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少幼兒園不得不實施小學化教學。幼兒園過早實施小學化教學不但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嚴重者還會降低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幼兒思維的拓展。
(三)游戲活動同質化較為明顯
目前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具體表現為不同年齡段、不同班級開展的游戲大多相同,千篇一律的游戲活動難以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同質化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幼兒個性化的發展,對幼兒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三、游戲化數學活動中游戲的選擇標準
(一)游戲的選擇依據幼兒年齡段而定
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開展時,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選擇最佳的游戲。幼兒教師要全面了解幼兒的游戲喜好,明確不同階段幼兒的心理特點,提高數學游戲的針對性。針對不同階段的幼兒選擇針對性的游戲可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對他們個人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幼兒教師設計的游戲要秉持由簡單到復雜的設計原則,由淺入深逐步提升幼兒的數學意識。
(二)游戲的選擇依據教學內容而定
幼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的本質目的是提升幼兒的數學意識,引發幼兒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因此幼兒教師設計的游戲活動需要結合該課時學習的主要內容,以拓寬幼兒知識面,加深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為目的。單一性的游戲活動可能會讓幼兒產生厭倦的心理,因此幼兒教師需要注意游戲設計的多樣性,比如可以讓幼兒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數學游戲,也可以以對話的方式開展數學游戲,為幼兒創造合適的游戲情境,以提升游戲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師可以向幼兒發放不同數量的糖果,然后讓幼兒彼此交換,直到每個幼兒手里的糖果數量一樣。這樣的活動可明顯加深數字在幼兒腦海中的印象。
(三)立足幼兒個體差異性選擇最佳游戲
所有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需要結合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比如女孩的語言達標能力較強,男孩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應將男孩、女孩身上的長處盡可能體現,這樣有助于幼兒學習自信心的培養。游戲活動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讓每個幼兒發揮自身的優勢,以增強幼兒的團隊協作意識,這對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非常有效。
四、幼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開展的措施
(一)在數學理論基礎上提高游戲設計的合理性
幼兒數學與數字有直接的關系,但單純依靠理論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字知識起到的效果不明顯。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時,可將數字與游戲結合在一起,這樣可簡化相關數學理論,便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我們幼兒園教師在指導幼兒學習“單雙數”概念時,就采取了以下游戲方式。
教師事先在活動區域準備好操作紙,紙上有的畫了點數,有的畫了數字,要求幼兒根據不同的點數和數字來判斷是單數還是雙數,判斷后再在上面放上不同顏色的圈來表示。逗逗拿了紙開始玩起來,她看了一會兒后,就用鉛筆畫起來,李老師觀察到這一現象,急忙提醒:“不是畫,是用圈擺出來。”逗逗聽完后,李老師走開了。逗逗玩了一會兒就收起來,改玩“找瓶子游戲”。因為圖畫紙上瓶子個數多,有些是重疊的,所以她用鉛筆在每個瓶子上打鉤做記號,這樣可以較快地數清楚總共有幾個瓶子。她一口氣完成了兩張圖,把數出來的瓶子個數寫在了紙上,并寫上了自己的號碼,一副滿足的樣子。活動結束,筆者仔細數了數,正確率挺高的。
借助以上形式的數學活動,幼兒對“單雙數”的概念有了直觀化的認識。
(二)在構建數學游戲生活小情境中培養幼兒數學學習興趣
培養幼兒數學學習興趣需要幼兒教師為其構建起相應生活情境,良好的生活情境可明顯提升數學活動游戲教學的有效性,對引導幼兒深化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意識有重要意義。因此幼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中需要教師積極為其構建相應的生活情境,提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性,引發幼兒的數學思考。
舉例來說,教師在教授數學排序的知識點時,可以將不同形狀的硬紙板放在益智區,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狀的硬紙板設計成不同的顏色,正方形可以是黃顏色,三角形可以是紅顏色,長方形可以是綠顏色,游戲材料準備好后,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以下問題:“小朋友們,如果要將長方形和三角形有規律地排在一起,應該怎樣排?大家動手試一試好不好?”此時有的幼兒是按照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的順序來排,還有的幼兒是按照兩個三角形、兩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的順序來排。活動完成后,教師可以接著向幼兒提問題:“小朋友們,怎樣根據顏色的不同,來有規律地排列呢?”并讓幼兒思考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形,哪些東西是三角形,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這樣可提高幼兒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類型的游戲活動足以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對幼兒數學思維的培養有重要幫助。
(三)在提高幼兒游戲參與度中開展數學教學
教師在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發揮好引導和啟發的作用,提高幼兒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數學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教師應結合幼兒愛玩的天性,發揮數學游戲的作用,進而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舉例來說,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時,就可以采取數學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將10張小卡片放在幼兒面前,然后向幼兒說不同的數字,讓幼兒對應不同的數字拿起相應數量的卡片。比如教師在說4時幼兒要拿起4張卡片,說6時幼兒要拿起6張小卡片,給最先拿起正確卡片數量的幼兒獎勵一朵小紅花,引入獎勵的數學活動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幼兒采取擊掌的方式來回應教師說出的數字,比如教師在說3時幼兒可以連續擊掌3次,說5時可以連續擊掌5次。活動過程中,教師也要及時糾正幼兒出現的錯誤,以便提升數學游戲化教學的有效性。
再比如大班的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開火車的情境,將教室中的小椅子排成一排,并按照順序標記數字,將標有不同數字的卡片發放給幼兒,讓幼兒對號入座,由此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四)在師生互動游戲中開展數學教學
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的開展需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可以將教師當成自己的好朋友,日常管理中,教師需要積極創造與幼兒溝通的機會,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的舞臺,提高數學活動的教學效率。舉例來說,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益智類的教學設備,如橡皮泥、各種類型的印章、珠子以及各種卡片等,這樣設置互動區域可以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便于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游戲習慣。比如幼兒教師可以以“捉迷藏”為主題為幼兒設置數學游戲,首先讓幼兒觀察書本上的圖片,并要求幼兒準確地將書本上的小動物描繪出來,接著教師可以開始以下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能找到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藏在哪里?數一數藏起來的小動物共有多少?”教師借助躲貓貓的游戲可以明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可深化幼兒的思考意識,對他們觀察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教學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適應,現階段積極推進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可激發幼兒的學習潛力,對降低幼兒數學學習難度、拓展幼兒數學思維、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牛春梅.淺談實現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71):84.
[2]黃 靜.幼兒園情境性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8(10):64-66.
課題項目:2018年度寧德市小學、幼兒園名師工作室專項課題“基于核心經驗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的實踐研究”(NJYKT2018-120)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林 文(1982—),女,福建霞浦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幼兒園數學活動游戲化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