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穎 連夢龍 郝梓殷 李倩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小籃球運動的概述、發展小籃球運動的價值以及在國內的發展困境和推廣路徑進行研究。研究表明,制約當前小籃球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社會對小籃球運動的認識普遍不足、專項資源匱乏、賽事活動偏少。建議:提出小籃球運動推廣路徑,即形成政府引導、體育協會落實的發展路徑,積極優化專項體育資源,廣泛舉辦小籃球賽事,積極傳播并推廣,形成賽事品牌,全方位促進我國小籃球運動的發展。
關鍵詞:小籃球運動? 發展困境? 推廣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b)-0217-04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the overview of small basketball, the value of developing small basketball,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promotion path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basketball include the lack of social awareness of small basketball, the lack of special resources, and the lack of events.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the promotion path of small basketball, that is, form the development path gui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implemented by sports associations, actively optimize special sports resources, widely hold small basketball events, actively spread and promote, form the event brand,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basketball in China.
Key Words: Small basketball; Development dilemma; Promotion path
在2019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再一次為“小籃球”發聲,這也是姚明在全國兩會上第二次提到“小籃球”。姚明認為,小籃球運動的長遠發展單靠中國籃協是解決不了的,需要通過多部門聯手推動才能使小籃球運動可持續健康的發展。此外,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全面推動籃球運動的普及和提高,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提高訓練與競賽的科學化水平。發展小籃球運動不僅能夠為我國競技籃球的發展培養后備人才,還能為豐富“小籃球”文化作出積極的推動作用,順應了當前國家政策的要求和振興三大球的需要。國家政策既是開展小籃球運動的重要保障,同時又是孕育小籃球運動的土壤,積極探索并推廣小籃球運動是對上述政策最有力的回應,也是形成獨特小籃球發展模式、促進小籃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 小籃球運動概述
小籃球運動發源于1948年美國一名老師組織的一次由8~12歲兒童參加的籃球比賽,隨后小籃球運動受到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的重視,許多國家也紛紛開展小籃球運動[1]。隨后,根據國籃球聯合會章程,國際小籃球聯合會負責開展小籃球運動,并將“小籃球”定義為12歲以下兒童所從事的籃球運動[2]。小籃球運動是參照成人籃球運動的場地、器材和比賽規則,按照兒童身心發展需要而專門開展的一種具有創造性的娛樂手段。國際小籃球運動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1970年在西班牙召開了第1屆世界小籃球委員會(國際籃聯機構之一),1972年在西班牙舉行了第1屆國際小籃球錦標賽。通過參與小籃球運動,不僅可以使男女兒童掌握籃球專項技能,更重要的是對兒童成長過程中其自身的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培養其積極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有助于男女兒童身體的發育,促進其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天津開始了非正式的小籃球活動,即青少年兒童用小橡皮球向釘在墻上的小籃圈進行投擲游戲,20世紀50年代末期,哈爾濱開始有了比較正式的小籃球運動,1972年北京舉辦了區一級比賽。為了推動全國開展小籃球運動,1973年出版了《中國小籃球競賽規則》,除球、籃板和場地與成年人不同外,還規定比賽時間每半場為15min[3]。《中國小籃球競賽規則》的頒布為我國小籃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隨后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小籃球運動的發展出現了停滯。
隨著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體育的發展,以姚明為代表的新一屆中國籃協領導,充分意識到青少年籃球是我國籃球發展的未來和基礎,將青少年籃球的發展作為目前中國籃協現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滿足更多兒童參與籃球運動的需要,為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運動機會,豐富其運動體驗,提高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2017年中國籃協舉行了小籃球發展計劃暨小籃球聯賽啟動儀式,并發布《小籃球規則》。在小籃球聯賽的推廣儀式上,正式對參加小籃球運動的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分為U8、U10、U12三個參賽組別,并根據不同參賽組的年齡將比賽器材、比賽場地以及比賽時間進行系統的分類(見表1),目標是把小籃球運動打造成更加標準化、更具操作性、更有針對性的運動項目,更好地促進小籃球項目的推廣與發展。
從表1可以看出,U8組別的比賽用球為周長在62~66cm并且重量在430~460g的4號球,U10與U12的比賽用球同為5號球,其周長在69~71cm并且重量在470~500g之間;根據參賽組別不同,比賽時籃筐高度的設置也不一樣,從U8~U12隨著年齡的增加,籃筐高度逐漸升高,U8為2.35m,U10為2.60m,U12為2.75m;比賽時間U10以下均為上下半時,每半時分為2節,每節5min,U12則分為4節,每節6min。此外,小籃球的比賽場地可以根據場地實際情況按比例縮減,在26m×14m到12m×7m的相同比例下變化。從小籃球的比賽場地、器材和比賽時間的設置上可以充分反應出小籃球運動的宗旨:“改變成人比賽的規則以適應孩子們的身心發展[4]。”
2? 開展小籃球運動的價值
2.1 發展兒童綜合素質
小籃球運動的競賽規則、比賽場地和器材是在參照成年人籃球運動的基礎之上根據兒童身心發展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小籃球運動對兒童的成長更有針對性。小籃球運動在“小場地,簡規則”中將籃球運動的特點與兒童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兒童在參與小籃球運動的過程中不僅體驗了籃球運動的樂趣,同時通過規則巧妙地淡化了籃球運動固有的競技性特點,也鍛煉了兒童參與者的團隊配合意識和頑強拼搏精神,提高兒童參與小籃球運動的獲得感。因此,參與小籃球運動非常有助于發展和提升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的方面。
2.2 培養豐富的校園籃球文化
學校是發展小籃球運動的重要場所,小籃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校園。依托校園得天獨厚的優勢基礎發展小籃球運動不僅能夠豐富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還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平臺,同時對形成濃郁的校園籃球文化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學校開展小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形成“課堂教學—課下練習—社團節流”的發展模式,在滿足課堂教學需要的基礎上豐富課下文化生活,形成學校特色的校園籃球文化,保障校園小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2.3 擴大籃球基數,為中國籃球的發展培養高水平的后備人才
姚主席在提及小籃球經常與“體教結合”聯系起來,單一的發展小籃球運動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須將小籃球運動的發展與構建多種體育教學模式結合起來。研究表明,在遵循體育的特殊規律和教育的普遍規律的前提下,實施“體教結合”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與此同時,“體教結合”是競技體育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保證[5]。從小參與小籃球運動,不僅能夠促進參與者籃球技術的科學合理化,還能夠使參與者的運動技術特點逐漸得到規范及完善。小籃球運動是高級籃球聯賽的基礎,為參與者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擴大參與籃球運動人群的基數,為我國籃球的發展培養更多更高水平的后備人才。
2.4 培養專項人才,提高專項教師、裁判隊伍整體素質
小籃球運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專項人才的培養。因此,隨著小籃球運動開展模式的日益成熟化,也帶動了一大批專項人才的成長。小籃球教學需要由專項教師負責開展,因此對專項教師進行教學及訓練層面的培訓,促使教師教學的科學規范化和合理化,以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小籃球運動的開展也離不開比賽的檢驗,因此小籃球運動的發展對裁判員的培養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 小籃球運動的發展困境
3.1 社會關注程度不夠
通過走訪專家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當前對于小籃球運動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少,國家層面雖然比較重視體育及三大球的發展,但是我國目前針對小籃球運動而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較少,只有參照國際籃聯《MINI籃球規則》而制定的《小籃球規則》,并進行了一些刪減,還根據國情增加了一些條款。國家政策既是開展小籃球運動的重要保障,同時還能促進小籃球運動可持續發展。小籃球的推廣和發展必然離不開既定制度環境的導向和約束,其自主性與獨立性也會受到國家體育體制柔性與隱性的調控與限制[6]。此外,籃球運動在我國有著較為廣泛的認知程度,但是公眾對于小籃球運動的了解卻是鳳毛麟角,遠不及CBA、Cuba。因此,公眾對于小籃球的普遍認識不足不僅會造成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高度的社會認同,而且還會造成關注度流失及媒體輿論的聚焦降低,最終導致小籃球運動無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接觸,不利于小籃球運動的發展。
3.2 專項資源匱乏
小籃球運動的順利發展必須得依托社會、學校等多方位的共同努力,由于小籃球運動在我國普及程度不高,導致社會對小籃球運動的關注度不夠,學校專項教師和教練的數量及質量相對于籃球運動來說較為欠缺,再加上小學體育課堂中中將小籃球教學作為授課內容的學校少之又少,小籃球運動本身也沒得到較大普及,大多數不發達城市以及偏遠地區小籃球運動發展較為滯后,所以大多數城市地區的學校以及公共設施中小籃球的場地器材比較匱乏,主要借助于成年籃球運動的場地器材,同時小籃球比賽的裁判員缺乏科學、系統的培訓和執裁經驗。此外,學生課后培訓班的內容主要集中于羽毛球、乒乓球或是跆拳道等項目,對于小籃球的培訓機構較少,充分說明小籃球運動相關的專項人才、場地設施和培訓機構不夠完善,阻礙了小籃球運動的普及。
3.3 賽事活動較少
比賽不僅是檢驗參與者掌握小籃球技能的重要手段,而且通過參加比賽還能體驗到小籃球運動的樂趣,對參與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較大提升,對增強參與者的自信心有著積極作用。與小籃球運動相比,校園足球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各級各類足球賽事和校園足球文化節如雨后春筍一般,諸如河南省的“校長杯”“市長杯”等足球聯賽,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其成果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反觀小籃球運動,除了其“小籃球,大夢想”的口號膾炙人口,但是賽事平臺與足球比起來卻是少有耳聞。目前小籃球賽事有中國小籃球聯賽、“苗苗杯”、NYBO等,公益性比賽還有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等。顯然,小籃球賽事的缺失不利于小籃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兒童也不會主動參與到小籃球運動中去,必然無法充分體驗小籃球的獨特魅力。
4? 小籃球運動的推廣路徑
4.1 政府和體育協會應大力扶持小籃球運動
“少年強,則國強。”小籃球運動作為發展籃球運動的基礎,勢必在今后籃球運動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部門應針對小籃球發展現狀積極出來各項政策法規,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以確保小籃球運動的發展。此外,相關體育協會和社會團體應積極貫徹相關文件精神,配合政府部門將各類保障措施落實到位,開展并推進小籃球運動的普及工作,形成政府引導、體育協會實施的發展路徑,使社會各界對小籃球運動產生廣泛理解,使更多兒童參與到小籃球運動中。
4.2 優化專項資源
小籃球運動的多元化發展必然離不開專項資源配置的優化,積極優化專項體育資源是小籃球運動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快速深入的普及的重要保障。增加專項教師數量,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是推動小籃球運動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擴充教師數量的同時保證專項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對于推動小籃球運動的發展至關重要,定期對專項教師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并形成完善的考核評價模式,勢必會獲得明顯成果。此外,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應完善教學設施,積極開發小籃球教學內容,豐富小籃球教學模式,加強“體教結合”,使更多孩子參與到校籃球運動中。此外,應加強對小籃球賽事裁判的培訓工作,形成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完善學校教學模式的構建,促進賽事專業化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
4.3 廣泛開展小籃球賽事
小籃球賽事舉辦較少,社會曝光度較低,賽事轉播較少,是影響我國小籃球運動普及的主要障礙。因此,在今后小籃球的開展過程中,應廣泛開展小籃球賽事,增加媒體關注度,對小籃球賽事進行轉播,呼吁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對小籃球賽事進行宣傳報道,并對社會反映較好的賽事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形成賽事品牌。
5? 結語
小籃球發展困境主要是社會關注程度不夠,人力物力等專項資源匱乏,賽事活動較少。小籃球運動的推廣路徑為:政府和體育協會應大力扶持小籃球運動,形成政府引導、體育協會實施的發展路徑;優化專項資源,完善場地設施,積極開展小籃球課堂教學并豐富教學手段,應加強對小籃球賽事裁判的培訓工作,形成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完善學校教學模式的構建,促進賽事專業化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廣泛舉辦小籃球賽事,呼吁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對小籃球賽事進行宣傳報道,并對社會反映較好的賽事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形成賽事品牌。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小籃球運動的發展讓更多的兒童參與到其中,感受到小籃球運動的魅力與樂趣,小籃球運動的蓬勃發展同樣為中國籃球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譚蕾,馮振杰.小籃球運動對4~5歲兒童協調能力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3(9):43-46.
[2] 茅鵬,費頤祥,許浩.國際小籃球運動介紹[J].體育與科學,1991(1):27-30.
[3] 侯秋露,古維秋,郭雅倩,等.小籃球運動概述、特征、訓練方法[J].運動,2018(8):23-24,90.
[4] 中國籃球協會.籃球規則[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7.
[5] 盧志成,劉華榮,裴琨.“體教結合”與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J].遼寧體育科技,2004(6):7-8.
[6] 吳向寧.小籃球運動發展制約因素與推廣路徑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9,41(4):3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