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明創意的內涵、意義,分析寫作缺乏創意的原因,提出如果要使作文有創意,那么立意要多向發散思考、結構要合理、論證要嚴謹、素材要豐富而新穎,并以教學實例講解“有創意”寫作的教學過程,分析例文,提出升格建議,為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考作文 創意構思 升格建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B-0100-03
創意的構思是寫作的靈魂,可是當前許多學生作文缺乏創意,千篇一律,讀之索然寡味。為此筆者探究學生在作文過程中缺乏創意的具體原因,根據高考作文“有創意”的判斷標準,提出創意構思的方法。為了使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文教學的一般方法,以學生的作文為例,分析其得失,提出升格建議,以期學生掌握“文章有創意”的寫作技能。
一、創意的內涵、意義及寫作缺乏創意的原因
(一)創意的內涵
創意,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是指有創造性的想法、構思等,或提出有創造性的想法、構思等。在寫作中,“有創意”的具體內涵是: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
(二)創意對一篇作文的意義
在新課標卷作文等級評分標準中,作文主要按照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進行評分,其中基礎等級又可以分為內容和表達兩項,各占 20 分,共計 40 分。發展等級評分,主要包括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四個方面,共計 20 分。其中,“有創意”又具體細分為有創意、較有創意、略有創意、個別地方有深意四個等級。
創意的構思是寫作的靈魂。古往今來,對于同樣的話題,經典的作品卻總能推陳出新,給人以獨特的感受。比如,關于“母愛”這個話題,唐代孟郊有《游子吟》,以縫衣表現母愛;近代冰心有《荷葉·母親》,以荷葉表現母愛;國外高爾基有小說《母親》,以具體的成長經歷表現母愛。這些作品主題相同,但因選材不同,構思創意也不同。由此可見,創意是寫作美文的重要來源。
(三)寫作缺乏創意的原因
學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創意,讀之索然寡味。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受教師寫作方法的束縛,失去寫作的自由性。二是作文立意時,對材料的解讀過于單一,僅局限于某個角度,缺乏深度和廣度。三是閱讀積累少,素材匱乏。
二、寫作如何做到有創意
(一)立意要多向發散思考
學生審題立意時,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先對寫作對象進行多角度分析思考,再選定一個新穎的角度行文。比如“龜兔賽跑”這個材料,學生一般能想到人應該謙虛,不懈努力,卻很少注意到烏龜雖然僥幸贏了兔子,但它的特長并不在跑步。實際上,這個材料也可以立意為不要和別人進行無意義的比較。這樣構思可以新取勝,不落俗套。
(二)結構要合理、論證要嚴謹
就議論文而言,從篇章結構的布局到段落之間的轉換,從句子之間的銜接到詞語之間的選擇和配合,都要嚴絲合縫、符合邏輯。這需要學生具有嚴謹且縝密的邏輯思維。寫文章就好比造房子,邏輯就是骨架。當然,要造好房子,也一定先有骨架,然后才能砌墻、分層和裝飾。
(三)素材要豐富、新穎
教師平時要注重讓學生養成多閱讀、勤思考、巧摘錄的良好習慣。在積累素材的同時也要兼顧課本,特別要了解社會動態,關注鮮活素材。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要寫出構思精巧,有創意的文章,還需要學生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比如白居易雖然是朝廷官員,卻能夠體察賣炭翁的生活,最終創作出名傳千古的《賣炭翁》。同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體悟生活、學會思考。
三、有創意寫作的教學實例
(一)題目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約車,司機到門口也行,自己走兩步也行;‘雙 11,搶著也行,搶不到也行;餓了,有啥吃啥,湊合就行;干活,說我好也行,說不好也行……”2017 年年末,“佛系青年”成為網絡熱詞。“佛系青年”,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過且過、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對此有人評論說這是新時代青年人內心的淡定和包容;也有人說他們這是對生活的不走心,是沒有上進心的表現;更有人認為這是年輕人面對生存壓力的消極、怠慢、逃避的心理。
你對“佛系青年”有著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 800 字。
(二)作文境域
“佛系青年”是社會流行語,體現了當代青年與社會生活的復雜關系。對于青年,人們的一貫看法是朝氣蓬勃、充滿理想的。而“佛系青年”卻向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青年形象,那么,應該如何評價“佛系青年”呢?社會生活是復雜多樣的,很多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佛系”的生活態度也不例外,有其優點,也有其不足。重要的是如何恰當地保持這種“佛系”,讓“佛系”幫助青年更好地生活和成長。因此,結合青年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最好從“青年,有所‘佛系,有所不‘佛系”這一角度來談。
(三)個性體悟
〖體悟一〗堅定向上的生活態度是青年人格的主體。青年生活在社會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與挑戰,需要承擔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遇到問題要迎難而上,努力克服。因此,青年在面對人生的重大問題時絕對不能“佛系”,要堅定信念、克服困難、追求遠大的理想。
〖體悟二〗青年人應用寬容大度的心態對待人和事。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誤解和摩擦,年輕氣盛的青年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用寬容的心諒解他人,用友善的心幫助他人。在遇到矛盾糾紛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凡事三思而后行,用平和的心態接納身邊的人和事,做到淡然與隨和。因此,“佛系”于青年,也有其積極作用。
〖體悟三〗青年人學會放松,找到正確解壓的方式。青年在生活中會不斷面臨新的挑戰,除了需要堅強的意志外,還需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解壓,適當地放松。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巨大,青年要學會勞逸結合,在緊張的工作后學會“佛系”生活,即放慢自己的生活節奏。因此,青年人要學會適當休息,養精蓄銳,再次進發。
(四)思維軌跡
〖思路一〗很多青年認為生活是美好的,但真正進入社會后,需要面臨很多現實的困難。有些往往因為現實的困難便畏縮不前,一蹶不振,很快就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寫作中可以用成功人士在青年時期艱苦奮斗的故事為例證,論證困苦與艱難是生活中的常態,也是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須逾越的障礙;再論述堅強的意志對于成功的重要性,呼吁青年向成功者學習,學習他們努力奮斗的精神,堅定自己的理想,開創新的未來。
〖思路二〗青年人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遇到一些小的矛盾時經常會互不相讓,面對生活中具體的瑣事也不能妥善處理,更會用消極躲避的心理來應付,故青年要養成寬容大度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寫作中可以重點論述寬容平和、淡定包容的心態對人際交往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性,也可以分析家庭、社會該如何關注青年的未來,幫助其成長。
〖思路三〗困難是生活的常態,是每個成年人必須要經歷與面對的。在各種困難面前,青年不能一味地承受,還要學會釋放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在生活與工作中,青年可以適時地選擇“佛系”。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工作后,可以放慢生活的腳步,多與親朋好友交談。在具體寫作中,可分析現實社會帶給青年壓力的原因,突出青年工作的艱辛與勞累,再列舉某些青年不能勞逸結合、“佛系”生活的反例。重點論述青少年需要勞逸結合、學會正確解壓、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四、例文展示
“佛系青年超度”指南
在如今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了一個群體,他們因為生活壓力的增加而怠慢、逃避、放棄抵抗,只能訴諸個人心理,盡量調節情緒,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樣的年輕人被稱作“佛系青年”,他們的生活態度看似從容淡定,實則是得過且過的懦弱。
周國平說:“一種回避生命悲劇性質的智慧無權被稱作智慧,只配稱作生活的精明。”“佛系青年”在生存壓力面前以看淡一切來開脫自己,認為活得輕松。但在我看來,活出價值,才是“佛系青年”真正的“超度”。
明明可以奮起拼搏,為什么要選擇頹喪。巴金說過:“青春活潑的心,絕不做悲哀的停滯。”如果我們這一代人都選擇了“佛系”生活,誰來創造這個時代。茅以升出生于貧苦的舊知識分子家庭,學習十分刻苦,因而成績優異被保送美國留學,24 歲便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如果茅以升因為貧苦的環境、生存的壓力而逃避放棄,那他絕不會有偉大的成就。面對人生考驗,他選擇了奮斗,而不是“佛系”安逸。
明明也有理想情懷,為什么要裝作云淡風輕。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中指出日本經濟進入衰退的人為因素。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干勁,日本已進入低欲望社會。年輕人應該拾起理想、樹立抱負,而不是因為人生的挫折而放棄夢想。沒了夢想,心就無處安放。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佛系青年”放棄的是成功的欲望,堅持的是自以為是的慷慨。
古人也曾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佛系”未嘗不是一種淡泊明志的情懷。“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曰闊。”我認為“佛系青年”看淡的應是世俗利益,擔當的應是社會責任。托福滿分考入耶魯大學的秦玥飛,放棄了跨國公司的高薪,毅然回到祖國,將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農村,服務基層。只要能創造價值,當基層村干部也行,這才是“佛系”的包容和淡定。
周國平說:“如果說成功是青春的一個夢,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個人心靈年輕最好的證明。”“佛系”青春想要從生活的苦難中超度,不只是放得下,也要拿得起,即“偶爾可以很佛系,關鍵時刻要努力”。
五、反思交流
(一)例文的創意體現
首先,觀點新穎。例文觀點鮮明,具有啟發性。開篇先引用材料,直接否定“佛系青年”的生活態度,并引用名言,得出自己的觀點:活出價值,才是“佛系青年”真正的“超度”。
其次,構思巧妙。例文構思精巧,邏輯清晰,層次分明。開篇亮出觀點,主體段分別從奮起拼搏和理想情懷兩個角度闡釋自己的觀點—— 活出價值,說理較充分。同時,又能辯證地看待“佛系青年”,進一步闡述自己對“佛系是包容和淡定”的理解。認為“佛系青年”應看淡的是世俗利益,擔當的是社會責任。緊扣文章中心,要創造價值。這體現了學生的思辨思維。結尾點明中心,“佛系”青春要從生活的苦難中超度,不只是放得下,也要拿得起,關鍵時刻要努力。例文既簡明又具說服力。
再次,材料新鮮。例文不僅引用周國平、巴金的名言,還恰當運用茅以升、《低欲望社會》、秦玥飛等素材。這些論據都非常新穎,很好地豐富了文章,充實了內容,增加了底蘊。
最后,語言清新。例文用詞豐富準確,語言清新自然,善用修辭,為文章增色不少。同時,句式靈活變化,短句、對仗句的運用,例如“‘佛系青年放棄的是成功的欲望,堅持的是自以為是的慷慨”都能使語言更具有表現力。
(二)升格建議
其一,在邏輯方面,文章的論述邏輯仍可更嚴謹、更充分。例如第三段在首句“明明可以奮起拼搏,為什么要選擇頹喪”。后若能圍繞中心論點稍加闡釋,如加上類似句子:“我們正值大好年華,擁有著無數人所羨慕的青春,這樣的我們不應該被‘喪文化所箍,向往著所謂的‘佛系生活,而應奮起拼搏,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樣則更扣中心論點。第四段亦可做同樣修改。結尾可再來小段總結點題。
其二,在論證方面,文章還可將原因分析調整,使論證層次更鮮明。在第四段后可加入對“佛系青年”出現的原因分析,如加上類似句子:“‘佛系青年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過且過,不大走心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究其原因,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高昂的房價、不斷提升的物價與微薄的工資壓得現代青年喘不過氣來。”在原因分析后,再辯證地看待“佛系”,提出:“青年選擇佛系態度來緩解壓力,尋找心中解脫也是一種值得肯定的辦法。”這便水到渠成了。
其三,在選材方面,第二段名言若換成魯迅的名言“青年人應該有朝氣,敢作為”則更恰當。同時,也還可適當加入鮮活時政素材或反面素材來論證,會更豐富、更有新意,也更有說服力。
總之,好的文章不僅在文字上給人以美感,而且在內容上給人以啟迪,讀之使人獲益匪淺,回味無窮。筆者期望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用心感悟生活、獨立思考,寫出真情、寫出主張、寫出個性、寫出創意。
【作者簡介】劉長春,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畢業,擔任南寧市東盟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兼任東盟經開區中學語文學科中心組組長。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并獲“南寧市優秀班主任”稱號。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