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勵
新課改要求無論是語文課程還是音樂課程都不能跟以往一樣只重視其本身的學科知識,還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及時充分的德育工作。在新時代的背景要求下,各大崗位需要的不再只是技術性人才,而是綜合性發展的全面型人才。在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培養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極其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大專院校應當充分挖掘課程中的德育內容,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本文將圍繞如何在音樂課堂上開展德育工作展開敘述。
一、引言
音樂課程不同于其他文化科目,是一種超出語言表達形式的文化,更是凝聚傳統文化的載體。學生通過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可以從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德育的內涵以及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等等。因此,大專院校應該充分利用音樂課程的這些特點,大力培養學生的德育品質,對提高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力起著絕對積極的作用。
二、進行音樂教育所具有的功能
(一)提高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目前很多大專院校的音樂必修或者選修課程都將紅色歌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紅色歌曲中包含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過去愛國人士英勇事跡的具體描述,學生通過學習演唱這些紅色歌曲能夠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同時對過去的愛國事件感同身受,提高愛國情懷。而當大學生們學習到蘊含濃厚的民族主義情感的歌曲時,能夠深深地感受到民族奮斗的不易和艱辛,從而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事業當中。例如:學生通過學習紅色歌曲《黃河大合唱》之時,學生很容易會被其中蘊含的濃厚的愛國氣息感染,自身潛在的愛國情懷也會因此被激發出來,在這時教師不需要過多的話語指導,只需要學生進行自行感受即可。學生在提高愛國情感的同時,其社會責任感以及擔當意識也會增強,這將成為音樂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的巨大競爭力。
(二)感染大學生的情感意趣
目前很多大專院校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內容選擇都比較重視,無論是從樂體還是表達發情感來說,都對大學生的情感起到了升華的作用。音樂課堂上學習的音樂篇章,大多都是作者歷經一生的時間,獲得感悟,這對于學生有著絕對的吸引,再加上教師從旁進行適當的指引,便能從中得到情感意趣的深度挖掘,提高生活情趣。
(三)較好的情感啟示作用
很多音樂作品由于良好的歌詞、旋律、節奏等方面,在演唱起來很容易帶給演唱者情感共鳴。而且很多歌詞都是來源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學生通過演唱就可以了解不同的故事,并且同其中的主人公發生情感交流,對情感水平起到提高的作用。
三、增強音樂課程對德育效果的措施
(一)注意增強音樂教育的多元化
音樂教育中蘊含多種對提高德育的功能,因此,教師應該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一種功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擯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講述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而是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適當增加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性。在互動的過程中,既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還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決定是進行新課傳授還是知識鞏固。進行互動的方式也應該多樣性,避免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產生消極對待的態度。最后部分音樂教師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不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完美的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積極配合教師,給予教師足夠的支撐。
例如:在教師和學生都對某個知識點有疑問、不解的時候,學校就可以將校外的專家請到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接觸和交流,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求解和渴求。同時這種做法還能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增加與學生互動的頻率,比如:在聽完一首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以后,教師可以問學生,聽完這首歌以后有什么樣的感想?然后教師就找適當數量的學生來回答這個問題,接著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可以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且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在課堂將要結束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問學生是否對本節課的內容完全掌握或者進行一個課堂小測驗,若結果顯示學生已經對基本內容了解掌握了,那么下堂課就可以進行歌曲的演唱或者下一節課基本理論內容的學習了,但是結果顯示學生還未能充分掌握基本的知識,那么教師就要在下一節課的時候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進行充分補充和詮釋讓學生領悟其中的德育內容,提高德育水平。
(二)對風格格調進行嚴格把握
很多時候一節音樂大課能夠同時進行兩首或者兩首以上的歌曲,但是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格調,如果一節課包含兩首格調風格截然不同的歌曲,那么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有很大的難度。通常情況下,先進行的歌曲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說在學習第二首歌曲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第一首歌曲的影響,使學生的思想還局限在剛才,無法充分挖掘第二首歌曲中的德育內容。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本學年將要學習的歌曲進行分類和整合,分類的標準就是格調風格。將同一格調風格的歌曲放到一節課上講述,不僅不會受到格調風格不同的影響,還會在這兩首歌曲之間形成某種聯系,加速學生對歌曲內涵的理解。若最后實在無法將幾首格調風格相同的歌曲放在同一節課上講述,那么教師應該按照重要程度進行先后順序的講解。
例如:在學習《東方紅》《在北京的金山上》等蘊含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熱情的歌曲時,教師可以將這些類似的曲目放到一堂課上講解,在學生領會了先人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后,再接著學習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能夠將這兩種精神結合在一起,更加強化了祖國在大學生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還能引領學生從這兩種情懷中學到適合在當今時代的責任感以及擔當意識,以此起到更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適當運用多媒體設備,強化德育內容
當前教師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以圖片、視頻或者音頻的形式具體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能清楚明白的掌握其中蘊含的高尚道德品質。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與所學內容相關,不要引入一些與上課內容無關的圖片、視頻以及音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但起不到促進作用反而還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其次教師還要注意多媒體的使用時間長短,音樂課不像其他文化課那樣,還是以學生實踐為主的。因此,教師要控制好自己講課的時間和使用多媒體的時間,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歌曲演唱和領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感悟,提高德育水平。
例如:在學習《愛的奉獻》,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這首歌曲的短片,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歌曲中蘊含的奉獻精神,從而能夠更好的樹立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更容易的分辨出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假惡丑,從而在生活中有所選擇的做事。
(四)加強課堂的指導
上述方法中都有提到教師對學生離理解歌曲內涵和意義的適當指導,由此觀之,教師的指導在學生通過音樂課堂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對這一環節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些潛在的德育內容經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就能很準確的掌握其中的精髓。其次,在學生在進行歌曲演唱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就更顯得不可或缺了,因為學生在自己練習的時候很難注意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欠缺,但是經過教師的指導和點撥學生就會很輕松的了解到問題所在,并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有意的注意和避免,提高演唱水平,從而能夠更好的體會到作曲家在創作時的內心所思所想,提煉其中的德育精華,不斷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例如:學生由于能力的限制,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很難表達出與作者同樣的感情,此時,教師就可以從旁以言語指點,使學生找到對應的感覺,從而進行恰當的德育工作。
四、結語
大專院校在開展音樂學科的過程中,對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結果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學校應當充分利用這門課程,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使學生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而是能夠全方位、多角度的發展,保持一個較高的德育水平,提高未來在社會上的就業競爭力。(作者單位: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