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
摘 要:經濟發展使得農民普遍購買農機進行農業操作,但是長時間的使用而不維護使得不少農機出現了問題,再加上農民的專業知識不足,導致在農機維修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本文將圍繞著農機維修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策展開敘述。
關鍵詞:農機維修操作;常見問題;對策
惠農政策的不斷推進以及經濟情況的不斷好轉使農民大量購買農業機械,但是農業機械的擴張與農機維修的擴張范圍不成比例,再加上沒有足夠的維修人員,使得大部分農機維修時出現了很多問題。對此需要想出對策進行解決。
一、我國農機目前的使用狀況及發展趨勢
農業在我國一直占據著主要的地位,為了發展好農業,農業機械化近幾年來也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農業機械化對促進農業發展的輔助效果也取得了理想中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土地仍然能是條塊分割占絕大多數,這就影響了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二、農機具體維修存在的幾點問題以及對策
(一)支撐車輛操作失誤
農業機械由于使用次數較多,且使用環境不佳,常常需要頻繁更換輪胎。在輪胎更換的過程中農民一般情況下會采用石頭、木塊或者千斤頂等將輪胎抬起來,方便輪胎的更換。但是這種操作是錯誤的。不能只憑借一種媒介將輪胎頂起,而是以多種媒介相互配合,才能為輪胎的更換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
例如:在使用千斤頂將農業機械支撐起來后,再借助木塊或者磚頭將車體支撐起來,而在更換輪胎之前需要利用小木塊放在輪胎前后,將其卡死,防止由于路面角度問題或者在更換輪胎的過程中稍有不慎造成車輛前移或者后移,給維修人員帶來生命健康威脅。因此,在修理農機的輪胎時要借助多種媒介,確保安全。
(二)發動機調試操作失誤
工作人員在進行發動機調試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自身整潔,不可將維修的工具或者拆卸下來的零件放到機器上,避免由于偶然事故造成零件卡死發動機的情況發生。在進行發動機調試時,非專業人員以及非調試人員盡量遠離現場,尤其是要遠離發動機的傳送帶、排氣管等部位。在進行發動機底部的調試時,要再三確認已經將農業機械熄火,這樣才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調試。不能為了方便,一面開著發動機一面進行調試,在調試的過程中還要進行試驗是否調試成功,這樣做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維修人員需在最后進行調試檢驗。
例如:維修人員在進行發動機的調試時,要將所有的發動機熄火,并且不可隨意調試其他部位,在調試完成之后,仔細檢查發動機的零件是否齊全以及是否裝備完好,在檢查工作完成之后在啟動發動機進行調試檢驗。總之,只有在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啟動發動機,檢驗是否成功。
(三)重物吊掛的操作失誤
在維修過程中,為了方便維修、簡化維修過程,維修人員通常使用發動機或者變速箱等將各種需要使用的設備吊起來移動到需要的位置,這一過程不需要使用麻繩、尼龍繩等,因此,很容易出現強度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吊掛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最好利用鋼絲繩作為輔助工具。而且要進行規范的綁扎和固定,減少危險發生的可能。在以前利用發動機吊掛重物時,常常會有工作人員從下面經過、走動,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安全的,一旦操作人員由于操作不當、且發動機的油門很大,很難制止停車,就會使得懸掛在空中的重物落地,砸到此時經過的工作人員。在吊掛重物時,應該嚴禁人員在下面走動或者站立,且需要對吊掛的重物作深層次的固定處理。
例如:在使用三腳架工具時,為了保證三腳架的穩定性,需要將三腳架規范的固定在發動機上,防止出現位移或者傾斜的情況。
(四)傳動器和制動器修理操作的失誤
在進行傳動器和制動器的修理時,維修人員需要將其放置在平面上完成維修操作。為了避免傳動器和至制動器在維修過程中移動,需要借助三角形卡住輪胎。在修理時不能同時使用兩種手凍得維修方式,要將這兩種維修方式單獨分開,否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受傷的現象。最后,需要檢測好這兩類農業機械的穩定性,只有將其固定好后,才可進行維修,減少在維修過程中由于手動拉扯、調節等動作造成的位移,給維修人員帶來安全隱患。
例如:在檢測傳動器和制動器的穩定性時需要檢測傳動帶安裝的牢固性,以此確定整個需要維修機器的穩定性。
三、農業機械維修管理的建議和對策
首先需要做的是加大農業機械維修管理的執法力度,也就是需要各大監管部門加強對維修網點的檢測和檢查,檢查其證件是否齊全、是否具備維修農業機械的技巧和專業知識、維修的設備是否合格以及是否合法經營等。只有上述條件都符合且達到標準后,才可繼續在該崗位上工作,繼續維修農業機械。否則,在維修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傷亡和損失。對于那些不符合要求或者不按時參加年度審查的就業人員要堅決予以取締。其次,為了提高農業機械維修的質量和水平,需要認真搞好農機維修行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培養工作,提高該行業的準入標準,使得更多有知識、有技術的人員能夠進入該領域、持證上崗,而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則堅決拒絕。促進農業機械維修的發展。接著還應該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開展農業機械維修工作。可以通過政府支持、培養高技能農機維修人才、引導生產銷售企業投入現金技術、資金等,促進和增強農業機械維修服務的質量和范圍。最后是要推動農業維修行業的產業化發展。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要以市場作為導向,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向群眾教授維修農業機械的基礎知識,逐步形成穩定的維修合作組織,加強農業機械維修行業與農民之間的聯系,促進產業更快速的發展。對此,國家和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進行輔佐和支持幫助。將這些建議應用到實際的農業機械維修過程中,才會在避免上述具體問題的基礎上,更好的促進農業高速發展,使得農業機械維修和農業發展之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四、總結
農業機械維修為了跟上農業發展的步伐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維修的水平,提高服務意識。在維修的過程中避免以前經常出現的錯誤,提高服務的質量。各地政府也應該積極倡導和引導各個農業機械維修網點的良性發展,做好農業機械和農業發展之間的媒介,促進二者共同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冬東.淺談農機維修網點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南方農機,2019,50(15):63-64.
[2]王照真.農機維修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策略探究[J].湖北農機化,2019(21):54.
[3]楊永星.加強農機維修促進節能減排[J].當代農機,2019(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