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退耕還林工程是國家非常重要的一項戰略決策,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工程大力開展,取得了巨大的工作實效,同時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當前水土流失問題還非常突出,土地沙化面積還在不斷擴大。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國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退耕還林受到了社會民眾的廣泛關注,退耕還林就是將一些不適宜糧食種植的土地進行造林植樹,改善生態環境,退耕還林的實施,不僅是水土流失和沙化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時還為農民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推動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退耕還林工程還有一些問題存在,有關部門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下文結合實踐分析退耕還林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一些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問題;對策
當前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加劇,造成旱災、風災、水災、沙害等惡劣災害天氣頻繁發生,給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國家的持續健康發展造成很大影響,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國家提出很多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政策,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就是國家為改善當前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雖然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工程的不斷實施,取得了巨大工作實效,但是依然還面臨著一些問題,為此,下文結合實踐對這些問題展開具體分析,并提出有效對策,以供參考。
一、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存在偏差。由于群眾沒有充分認識到退耕還林工程的重要性,對退耕還林工程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覺得此項工程是一項扶貧工程,人人有份,且戶戶均等,退耕還林的多少都無所謂,認為此項工程就是國家出錢,群眾出地,這與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提高農民收入的初衷相違背,更影響到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開展,導致在退耕還林工程當中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不足,沒有科學合理地做好樹木的栽植與補植工作,相應的管護工作不到位。同時,一些領導對退耕還林工程也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此項工作是由林業部門所管理,與基層鄉鎮政府沒有太大關系。對于退耕還林工程的施工以及驗收等各個方面工作缺乏足夠重視,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此項工程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救濟扶貧政策,在政策兌現過程當中通過平均制和平衡制進行兌現,存在“不退也兌,退少多兌”等問題,對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開展造成很大影響,導致樹木栽植數量不足,不重視樹木地補植工作以及管護工作,造成樹木成活率低,這些都大大降低了退耕還林工程的整體質量。
2.重造輕管觀念嚴重。基于退耕還林工程工作實際發現退耕還林工程開展過程當中,重栽輕管問題還比較突出,不重視苗木地補栽工作,雖然退公戶和相關單位進行林木管護的合同簽訂,然而在執行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沒有對自身的職責認真履行,導致退耕還林的地塊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雜草叢生,甚至有的超過樹苗的高度,對樹苗的健康生長造成很大影響,導致樹苗成活率普遍不高,更影響到其保存率,同時,還影響到接下來的苗木補植補造工作,這嚴重影響到退耕還林工程的整體效果。而且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很多苗木都達不到國家退耕還林工程標準要求,造林效果不佳。苗木保存率方面,多數達不到國家有關規定標準,這對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開展影響極大。每年在造林季節到來時,都要求退耕戶對一些不合格的退耕地塊進行苗木及時補植補造,來滿足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然而在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很多退耕戶在此方面積極性明顯不足,沒有開展相應的補植補造工作,阻礙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開展,造成退耕還林質量明顯不佳。
3.確權發證緩慢。在退耕還林工程開展過程當中,由于退耕還林確權發證工作比較滯后,使得退耕戶在退耕還林工程后期維護工作方面積極性不高。由于具體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涉及到的外業勘驗工作任務非常大,而由于工作人員沒有得到充足配備,導致確權發證工作相對滯后,退耕還林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同時對工程建設有著很高的要求,由于工程建設任務龐大,更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但是國家有關文件規定,要求地方財政想辦法對這些經費進行解決,然而在工作實際中發現,地方財政比較吃緊,很難保證退耕還林經費需求,給退耕還林管理工作與維護工作造成很大影響,還嚴重影響到退耕還林工程的整體質量。
二、加強退耕還林建設的建議
1.高度重視,全面加強宣傳工作力度。退耕還林工程是一項政策性強,復雜程度高,且涉及面廣的一項系統工程,而且此項工程是一項全民參與的生態工程。為了保證退耕還林工程的整體效果,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公眾的宣傳教育工作,擴大政策宣傳,讓廣大干部與群眾,對退耕還林工程的重要性有一個更加充分的了解,只有保證退耕還林工程質量,才能進一步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覆蓋率,保證生態平衡,增強土地肥力,改善土地貧瘠狀況,減少水土流失問題,降低洪澇災害,干旱以及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使公眾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退耕還林工作當中,更好地保證退耕還林工作質量。
2.加強政策引導,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充分貫徹落實誰退耕、誰造林、誰受益的原則,明確任務與責任,將人民群眾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出來,提高造林成果,驗收合格之后及時進行林權證發放,對產權進行明晰,同時可以保證經營者繼承、轉讓和贈予,是其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3.依靠林業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退耕還林成果。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積極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考慮退耕還林地塊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樹種進行栽植,重視營建混交林,保證造林效果,增強其涵養水源以及生態保護作用。遵循適地適樹原則,確保造林效果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的持續發展。
4.嚴格工程檢查驗收制度。全面加強對退耕還林工程的全過程的監督。每年由林業局組成退耕還林驗收小組對退耕還林成果進行全面細致的驗收。造林成活率、面積必須真實,實事求是,并建立完整的內業檔案,嚴明獎懲制度,圖、表、卡、冊等配備齊全,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建立退耕還林電子管理系統,實行網絡化管理,并依此作為發放補貼資金的依據,并上報省林業廳退耕還林辦公室,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減少矛盾糾紛和上訪事件的發生,以保證退耕還林工程工作有序的進行。
三、結束語
近幾年退耕還林工程對我國環境的改善、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有目共睹。為了我們的環境和我們的未來,這個項目應該繼續科學地推廣,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動下,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全局,提高科技含量,從我國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確保退耕還林的科學、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俊清.淺談山區造林地清理與整地及植樹造林技術[J].貴州農業,2018,(12):170-171.
[2]劉翔均.淺析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J].綠色科技,2017,(12):119-120.
[3]王芳.荒山直播造林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24):275.
作者簡介:陳永生(1976-9)男,藏族,籍貫: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專科,職稱高級工,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