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偉
摘 要:農業是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在向前邁進。如今,人們已經達到自給自足的條件,且已經度過溫飽階段,但是我國人口在不斷增多,農業用地越來越少,農業進步速度緩慢,農業發展水平跟不上現代技術的步伐,尤其是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我國農民一貫使用化學農藥噴灑的方法來抑制病蟲害,但是這種方法效果有限,且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須發現我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誤區,及時找到能夠有效消滅病蟲害的措施及方法。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農業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較為基礎的一個產業,在不斷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過程中也要穩固社會經濟發展。雖然我國農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但是整體的科技水平明顯落后于西方的其他發達國家。新的時代背景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農業發展質量,需要全面、綜合應用現代化的農業技術,為未來的農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農業生產中防治病蟲害的意義
1.提高農作物產量。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城市占用的土地越來越多,從而導致全國農業用地面積越來越少,因此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病蟲害的發生會嚴重降低農作物的產量,而且病蟲害的種類非常多、發展迅速、影響范圍廣,是農業生產的頭號敵人,加強農業生產中的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降低因蟲災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保證高質、高產的糧食供應,確保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進而為我國農業的穩步發展、整體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貢獻力量。
2.提高農產品質量。隨著國家的繁榮發展,人們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因此人們的需求從吃的飽逐漸轉變成吃得好。人們對食物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食品安全意識也越來越強,對食物品質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不僅要求食物口感好、品相佳,而且要綠色健康、無農藥殘留。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可以大大減少病蟲害對農產品的傷害,保證產品品質,同時降低后期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減少農藥殘留。
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1.農民缺乏足夠的病蟲害防治思想。在農作物的不斷生長過程中,農民大都借助化學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但是沒有從思想深處對病蟲害的危害程度有所了解,所以不具備較為完善的防治思想意識。一些農民不能與時俱進,未使用現代化的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用量不夠合理,操作不夠規范,易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病蟲也很容易產生抗藥性。
2.病蟲害防治手段差。大多數農民只知道農作物有病蟲害就需要打藥,一味使用化學農藥治療,不懂得該如何從物理、生物角度進行防治。農民的盲目施藥導致病蟲害防治的成本不斷提高,使其產生抗藥性,不懂得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導致目前的生態越來越不平衡。
3.未能及時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缺乏防治方法。在現實生產中,農民缺乏對病蟲害防治的方法。一般來說,農作物的自身生長性質、耕作環境等因素都會引起病蟲害,且繁殖的速度快、種類多,然而農民不懂得如何使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預防,不僅不能殺滅病蟲害,反而會導致病蟲害的增加。一般來說,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時機很重要,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防治規律,在錯誤的時間防治害蟲,既浪費成本又達不到預期效果。如小麥紋枯病防治蟲害的合適時機是立春,然而大多數農民并不知曉,等到有病癥時已經無法治理。
三、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問題的解決措施
1.定時定點培訓,增強農民的認知。政府需要定時定點安排技術員對農民們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主要講述如何防治病蟲害,教會其在合適的時機噴灑農藥,了解病蟲害防治的對策,避免盲目防治病蟲害。技術人員培訓完后,還需要實地考察,根據當地主要的病蟲害情況改進防治技術,做到服務到戶、面面俱到。最后要通過印刷宣傳資料以及媒體工具,讓農民能隨時學到專業的技術,意識到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2.完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不斷加強植物保護技術的開發,構建更加龐大的植物保護技術體系,并完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技術服務范圍。不斷向農民普及一些與病蟲害相關的知識,不斷提升農戶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而且要對他們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能指導,提高農戶的綠色防控水平,進而提高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效率和質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3.調查農作物病蟲害情況,制定統一的防治方法。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問題,技術人員要全面調查地區內部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并結合農作物種植情況、種植種類、種植模式、生長特性、病蟲害種類等因素,制定統一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管理方法。例如:針對地區種植情況,可以明確地區農作物病蟲害的基本防治時間段,按照時間段對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病蟲害進行防治;還可以制定統一的農作物病蟲害預防管理機制,對地區內部的農作物進行統一檢查,查看是否依照規定進行種子處理與土壤處理等工作,查看是否選擇了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作物品種等。
4.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做好對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工作,保證食品質量可靠安全,使農業生產逐步向綠色健康的食品生產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借助植物保護相關技術,在提高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成效的同時保證農作物綠色、無污染,進而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
5.增大市場的監管力度,權責分明。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政府應該建立專業的農作物防治小組,并配備幾臺機動噴霧器,工作人員必須熟悉農作物病蟲害的相關知識,給每家每戶建立互通聯系方式、建檔立卡等。同時,專業病蟲害防治小組必須了解農藥使用、監控等相關信息,需要不斷學習,及時傳達最新的病蟲害相關信息以及新技術,讓農民有緩沖時間,及時預防病蟲害。此外,還需監管農藥的質量,主要通過服務流動窗口方式,實行網絡及人工互相監管的方式。最后,加大市場的監管力度,推廣效果好且藥殘留低的新農藥,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從生產源頭上進行監管,對非法商販進行嚴懲。
四、結束語
作為農業大國,不論科技如何進步,我國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仍然離不開農業生產,不論農業哪一方面的改進都能促進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夠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滿足人們對食品健康的要求。同時,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管理也越來越成熟,可以根據不同的蟲害、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防治技術,也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結合的方式調節農田生態環境,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傳統化學農藥的使用,從而達到節省成本、提高糧食產量、保護農業環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洪濤.淺析保護地無公害番茄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家參謀,2019(13):63.
[2]趙忠林.大棚番茄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J].種子科技,2019,37(4):131,133.
[3]姜麗.番茄種植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南方農業,2018,12(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