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
摘 ?要:伴隨著全球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中專教育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漸漸開始得到重視,與其他類型的教育工作不同,中專教育主要是針對職業開展的教育,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社會就業型人才,在各類型的中專教育學校中,注重體育教學成為了中專教育工作中最為突出的特點,在開閘體育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堅持秉承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從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讓中專生也能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專 ?體育教學 ?學生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0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123-02
在開展中專體育教學工作的時候,作為一名體育老師,首先要重視的就是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融入素質教育的行列中是開展實際體育教學的工作重點,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是中專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對于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來說大有益處。目前,中國的中專職業教育正在快速的發展階段,因此,我們更需要注重中專教育的改革工作,明確中專教育今后的教學思路,讓中專體育教學未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為了學科今后的良好發展,學校要重視老師的綜合素質水平,要求他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較高的專業素養之外,在綜合素質水平方面也要達到一定的要求,這樣老師在課堂上才能給學生傳輸正確的學習觀念,才能指導學生從正確的方向上開展學習,朝正確的方向邁進。
1 ?素質教育的概述
“素質”是一個生理學名詞,是對人體的先天性生理解剖特點進行描述,主要包括了個體的神經系統、大腦的特征、感覺器官的特征、運動器官的特征等方面的內容, “素質”是個體發生心理活動的前提條件,也是心理活動發展的物質基礎。單從“素質”的角度上看,不論是哪一種科學,它都有自己的出發點,但是涉及到的概念卻并不是統一的,不過,大部分人普遍認為,“素質”所包含的內容大約有2個方面,其一是生理方面,其二是思想內涵方面。其中,個體的思想內涵主要是指一個人是否具有足夠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否能夠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個體的心理內涵主要包含的就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職業道德及社會道德等方面的內容;個體的心理內涵,其主要表現在個體的思維方式以及個人的興趣愛好等方面;智能內涵主要是指個體通過后天的學習,所掌握的一些文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等內容。
社會上常提到的素質教育,通常就是指學生的生理素質、學生的心理素質、社會技能、智能素質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內容,不論是哪一個類型的教育,都希望學生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全面發展,在中專教育中也是一樣的。中專教育的特點就是培養專業技術性人才,通過中專教育,這些學生能夠勝任勞動力市場提供的各種崗位。
中專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在開展的時候,必須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樣才能夠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讓學生能夠有全面發展的機會。在開展中專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盡快掌握與體育教學的有關工作,這樣才能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提供相適應的人才。只要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全面的提升,在市場上的就業才能更加高效。
2 ?中專體育教學施行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2.1 教師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中專體育教學工作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中專教育的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一些基礎素質教育的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保證素質教育的前提在認識到體育教師對于體育知識的教學工作對于個人的發展來說有多么關鍵,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認真聽講。因此,為了中專體育教學工作更好開展,教師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水平,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和教學能力。
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從教學工作的總目標出發,認真學習現代體育教育的有關知識以及相關教學理論,這樣在課堂時間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總結、累計有關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個人素質,讓體育教學工作能夠得到學生的正面可定,讓學生能夠走上全面發展的道路。
2.2 制定行之有效的素質教育規劃
再開閘中學體育教學工作的時候,體育老師要注意對學生身體情況的把控。這就要求體育來時要對體育知識以及人體生理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在開張教學工作的時候時刻把握學生的動向,才能真正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
根據科學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中專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的時候,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體育教學素養并不高,對于體育教學的了解程度有十分有限,有超過5成的學生對于中專體育教學的概念模糊不清,對于其中的含義更是不甚了解,這說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體育課程的學習并不重視。
不僅如此,在接受中專教育階段工作的學生,年齡普遍都還比較小,大部分都屬于青春發育階段,那時候的他們心智和生理方面都還很不成熟。正是這些方面的原因,導致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表現出自控能力差、環境適應能力弱、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及意志力相當不堅定等方面的問題。但是人與人之間總是會存在差異的,有一些學生在人群中就會表現出極強的可塑性,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關注學生的變化,這樣才能抓住教育的時機,抓準教學的機會。
2.3 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在開展中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由于體育種類的豐富多彩,各種運動的運動強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對學生在體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有精準的把握,這樣才能充分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能夠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的方向,讓他們對體育項目有興趣了解,更愿意了解,便于今后組織體育教育工作的的開展。
比方說,在“耐久跑的運動項目”的教學工作中,老師首先要對“耐久跑”這個體育運動項目有所了解,明白該項目的枯燥性和單調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這樣才能預判真正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會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情況,并提前做好對應的準備,在實踐的過程中再根據學生的反應來做出教學調整,這樣學生也會更容易接受,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效果也能更加明顯。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科學的教育方式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3 ?結語
根據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對于教學而言,體育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但是它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比有很多不同之處,因此我們更要關注體育學科的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素質教育工作更好、更全面地展開,推動社會更加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舒林.中專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及改革思路[J].科技資訊,2014(18):165.
[2] 楊永亮.淺談現代中專體育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2(18):54-55.
[3] 岳建新.談職業中專學生體育能力及其培養[J].現代教育,2012(Z2):91-92.
[4] 楊青萍.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J].體育學刊,200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