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
【摘要】在會計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從核算為主轉為管理為主,基層財務人員必須與時俱進,積極的向復合型、專業型、精英型財務人員轉變。
【關鍵詞】會計大數據? 會計處理? 基層財務人員? 核算
一、大數據背景下基層財務人員遭遇職業危機
(一)新興財務事業顛覆性發展
(1)財務數據共享的理念迅猛成型。所謂財務共享是指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這一平臺,把原在各子、分公司自主處理的會計事項的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等各項人工操作性事務進行智能、高效、融合性的處理。通過費用報銷管理、資金集中支付、集中會計核算等財務共享應用領域,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主要成效包括控制母公司下設的分子公司的成本費用;降低母公司對分子公司管控的難度;最大限度保護股東的知情權;將企業經營和財務風險降到最低。財務共享模式推廣后,分子公司的財務相關操作性事務大量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裁員。
(2)財務外包的興起。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財務外包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小型企業,財務外包事務所的出現,通過代理記賬,一個人可以勝任多家企業的會計,減少了企業對財務人員的需求;大中型企業,由于建設財務共享后,子、分公司財務人員面臨失業潮,待財務共享完善后,隨之而來的便是財務外包,企業將共享財務這部分操作性工作進行外包,只保留業務財務人員和戰略財務人員以及少部分共享財務人員。
(3)會計技術和方法的進步對會計人員提出新要求。近些年來,我國信息化建設提質增效,會計信息系統(AIS)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和處理,完成會計核算任務,并提供管理、分析與決策等相關會計信息的系統,通過借助網絡技術支持,而一切網絡信息的傳遞與處理都需要通過計算機的操作來實現,勢必要求財務人員既得精通業務,又能熟練操作計算機,不僅能熟練運用各種財務軟件進行日常會計核算,又能熟練應用Excel、Word、Powerpoint 等辦公軟件及計算機網絡、電子郵件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二)稅收政策對財務人員的考驗
(1)營改增的后續工作。從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營業稅改成增值稅,營業稅退出了稅收大舞臺,全面實施“營改增”,對企業財務人員在辦稅的理念、實務操作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具體從會計核算、企業稅負以及發票使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金稅三期”上線以及稅務稽查“雙隨機、一公開”對財務人員的挑戰。2016年10月上線的“金稅三期”工程優化版,稅務機關通過“金稅三期”征管軟件預警評估系統的測試,對存在重大可疑信息的企業進行“雙隨機”檢查。稅務稽查“雙隨機、一公開”的貫徹執行,加大了稅收稽查的力度,使納稅人戴上了“緊箍咒”,同時要求企業財務人員,一方面規范會計核算、依法辦理各類納稅事項;另一方面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更加謹小慎微,防止因麻痹大意引起的稅務預警和涉稅風險。
(3)“黑名單”聯合懲戒智能信息系統上線。隨著全國誠信體系的構建,國家稅務總局出于營造依法納稅的誠信氛圍的目的,由此建立健全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在全國范圍內不斷規范違法“黑名單”公布工作,財務人員由于東家上了“黑名單”,也會被連累進入“黑名單”之列,這就提醒財務人員,為了防止入稅收“黑名單”,就盡量到正規企業就業;個人的證件不能隨意外借;認清做兼職會計的風險等。
二、基層財務人員職能轉變思路
(一)基層財務人員工作思想應勢轉變
我國經濟發展已步入新常態,發展方式在不斷地發生轉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在不斷提升。面對新形勢的改變,基層財務人員應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與時俱進,從思想上積極轉變觀念,樹立參與管理的意識,轉變將會計核算作為基本職能的舊觀念,由原來的具體事務,單純核算過度到管理型,把工作重心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三個側重點;提高技能,發揮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一方面鞏固專業技術知識,另一方面加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復合型財務會計人才。
(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需要管理會計
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為管理會計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企業內部管控的普及、共享財務中心的應用,財務應用將進入管理會計時代“。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最主要的特征是與大數據的融合,過去的數據僅僅是經營數據,現在管理會計新的數據源由三類構成:一是企業內部的經營數據;二是生產制造環節的物聯網(感知)數據;三是外部的互聯網數據。
(三)企業內部審計的革新需要專業會計人才
在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當下,審計方式由“監督型”向“服務型”發生著轉變。信息技術發展之快,經濟業務也隨之變得龐大,而復雜的電子化商務活動和信息化工程,伴隨而來是連續不斷的審計工作,其重要性也被人們更多的關注和重視。這為審計領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提供了前提條件。基層財務人員通過自身不斷學習努力的基礎上,向審計轉型也不是天方夜譚。
(四)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需要會計精英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國范圍內深化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國稅務制度也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企業為了實現財務利潤最大化,納稅成本費用是重要的支出之一,實現企業經營稅負的降低是所有企業都非常重視的問題,需要大量的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士及團隊。基層財務人員具有實際財務工作經驗,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情況都熟知,且與企業其他各部門的人員都保持著良好的工作關系,若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稅法和稅收政策,轉變為一名優秀的稅收籌劃人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人力資源會計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制定人力戰略規劃,組織設計和職務分析,員工的招聘、錄用和培訓,績效考核,員工的激勵,員工的薪酬與福利以及人力資源核算與分析等。其中,人力資源戰略主要以市場為導向,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運用系統的管理方法,對企業未來的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作出合理預測,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人力資源規劃,確保企業需要的人力資源,幫助企業減少因短缺人才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降低人力資源方面帶來的經營風險,以期確保企業順利達到經營目標;績效考核是任何企業都必須做的一項工作之一,通過對企業目標戰略的分解,將指標一一分配到崗位上,通過考評其對工作的完成情況,根據標準進行評分,發現存在的問題,分別給員工解決問題;員工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工作,通過各種激勵方式,可以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使其成績也越發突出;人力資源與人工產出效益進行核算,提供分析為經營和決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