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凱 楊磊 李強 周強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傳統建筑業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要求,當今社會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已進入常態,這就要求在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管理水平與能力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本文就社會對形象要求,企業對品質要求做一論述。
【關鍵詞】形象;品質;要求;措施
隨著我國現代建筑業市場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個項目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業主的滿意,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這就要求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必須外塑形象、內塑品質,使企業健康、持續地發展,本文以此為核心,展開簡要論述。
1、外塑形象
一個項目的整體是否美觀、規范、大氣,是否能讓人賞心悅目,這是給社會展現第一印象,也是體現項目團隊管理水平的試金石。在外塑形象方面,本人覺得應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加強安全文明施工與綠色施工管理,嚴格把控腳手架搭設質量,確保立面效果,健全質量體系、把控好施工質量。
1.1由現象到本質
(1)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是在擬建工程的建筑平面上(包括周圍環境)布置為施工服務的各種臨時建筑、臨時設施、施工材料、施工機械、道路等的現場布置圖。現場布置恰當與否,對施工現場組織生產文明施工、以及對施工要求、工程成本和安全管理都將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要求在施工平面布置時,要將道路、垂直運輸、臨時生產、生活設施、水電管網等綜合考慮,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做到場地美觀,道路通暢,材料堆放是否有序,管理方便。
(2)加強文明施工與綠色施工管理。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現場良好的作業環境、衛生環境和工作秩序,主要包括了規定施工現場場容,保持作業環境衛生整潔,科學組織施工,使生產有序進行,減少施工對周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保證職工的安全和身體健康。這就要求現場必須做好封閉管理,施工場地材料堆放整齊,現場生活區宿舍、辦公區辦公室實施標準化管理,標識標牌擺放到位,施工圍擋噴淋、大門沖洗設備等符合規范和標準要求。綠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的節約和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節水、節能、節材、節約人力資源、環境保護的目標,從而使建筑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3)嚴控腳手架等搭設質量。腳手架工程屬于項目的“標志”,給人展示其外立面形象,安全美觀的腳手架更能體現一個項目的質量水準。這就要求我們在搭設腳手架前,要編制切實可行的方案,除了基本的安全驗算論證外,還應將腳手架基礎,周邊排水設施、橫桿、立桿、斜撐布置滿足相關技術要求以及整體觀感,密目網綁扎牢固,鋼管油漆和質量要求做出具體規定。在施工前加強對搭設支座質量控制,搭設過程中加強監督指導,使用過程中做好腳手架的維護保養,實現全過程把控,最終使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都能確保安全、美觀、大氣。
(4)重點過程施工質量。良好的形象,外看架子,內看質量。只有將外立面架子做好,且內部質量好,就不會給人華而不實的印象。質量的控制首需建立質量控制體系,質量控制體系最終目的是為實現質量控制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關鍵在于體系的程序得以實現,建立項目經理為核心、技術負責人為主、質量員、技術員、班組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體系、控制網絡。當然,光是成立體系遠遠達不到能夠完成質量控制的程度,所以要將質量意識灌輸到每一名成員,將質量觀念體現到每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明確質量的目標,始終堅持高標準的三檢制驗收制度,以材料采購到各工序施工,都需事前做好交底工作,事前規劃,事后反饋靈活結合,從而到達預期的感官效果。
(5)推進標準化建設突出形象。項目部采用公司標準化圖集,肅立統一的、一致的外在形象。良好的項目部形象對鼓舞士氣、提升正能量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增強單位的社會認知度也有直接的影響,猶如一張張精心制作的名片,凸顯外在價值。
在外塑造形象中,做好以上幾點,再加上平常過程中管理常態化,項目形象一定能做到規范、大氣,項目做好了,在各次評優中,也能脫穎而出,做到現場決定市場,從而使公司在市場中站得住腳,為打造市場品牌增添了有份量的籌碼。
2、內塑品質
在外塑形象的基礎上,必須做好內塑品質。即所謂的內塑品質就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以盈利為目的,這就要求在項目管理中加強前期與設計的溝通,過程中嚴抓施工進度,加強合同管理和材料管理,在實踐與理論中形成統一,才能使項目在管理過程中實現雙贏。所以內塑品質務必要做好以下幾點,方能使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1)加強前期與設計的配合與溝通。根據國內的相關資料研究表明,設計階段的費用只占工程全部費用不到1%,但在項目決策正確的前提下,合同造價影響程度高達75%以上。這就要求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與設計單位充分溝通,在總平面設計、工藝設計、建筑設計、材料及設備選用上與設計單位達成一致,既能方便施工,又能有利于項目利潤的提升。
(2)嚴抓工程進度管理。工程進度管理是對項目建設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持續時間和順序銜接,根據進度目標及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這是一個綜合指標,將項目的工期,成本,資源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進度控制是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效益的重要保障措施,根據施工條件和合同工期,制定科學合理的進度計劃,隨著工程建設的進行,在不同的階段編制各層次的進度計劃,在根據過程中的偏差進行適時的調整,在最小的工作面上科學的配置足夠的人、材、機,使進度盡可能地提前,進度的提前,可以帶來一系列的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比如,可以降低安全風險,材料價格風險,經營風險,并能節約管理成本,加快資金的周轉,無形中提升企業的形象。
(3)加強合同管理,在合同談判與簽訂過程中要做到全程參與,群策群力地做好成本分析,實現風險規避與轉移,項目管理過程中對合同的理解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在索賠與反索賠的過程中以合同為依據,在合同管理中,做到權、責、利分明。
(4)加強材料管理。制定采購材料的目標管理制度,材料的供應和使用制度及獎罰制度,加強材料的計劃管理,嚴格執行材料進出場風險控制機制,做好材料進出場保密工作,充分熟悉用法,對規范靈活運用,降低材料的消耗量。
(5)緊跟時代潮流,推行新技術運用。項目管理中,新技術代表著更高效率、更高的質量標準,如鋁膜、薄抹灰等。在施工過程中通過運用四新技術可以提高施工工效,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擴大項目盈利空間,最終提高公司經濟效益。
結語:
綜上所述,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好內外兼顧,在企業盈利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讓社會滿意,真正做到現場決定市場,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做到干一方工程,樹一座豐碑。
參考文獻:
[1]王春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石油工業出版社,2015.
[2]全國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建設工程計價》[M].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
[3]姚梅炎.《工程成本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8.
[4]石宏.《建筑工程成本管理》[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5]施騫.胡文發.《工程質量管理》[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
[6]洪軍,薛淑華,趙雪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之淺見》[J].遼林建材,2004.
[7]欒慶偉.成本管理新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
作者簡介:
張豐凱(1985-),男,漢,江西崇仁人,項目總工,工程師,本科,單位: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設計管理;
楊磊(1986—),男,漢,四川資中人,項目經理,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建筑、市政),一級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安全工程師,本科,單位: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施工管理;
李強(1992-),男,漢,四川簡陽人,經營負責人,助理工程師,二級建造師,本科,單位: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造價管理;
周強(1984-),男,漢,四川廣安人,質量負責人,工程師,二級建造師,本科,單位: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