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濤
【摘要】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旨在以最佳的方式將就業市場組織起來,從而確保充分就業以及生產力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同時,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也能夠有效解決當下我國就業難的問題。對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對勞動力就業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公共就業服務? 勞動力就業? 促進作用
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具體是指由政府主導,并投入足量的資源,對勞動者進行教育或者再教育,對相關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發展指導,同時實施一些相關的配套政策,旨在促進人員的就業。從政府的職能方面來講,能夠有效促進勞動力正常流動,提升勞動力就業率,同時也能夠有效保證經濟平穩發展。而就政府自身而言,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能力促進勞動力就業,也是其職能價值的體現。
一、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的現狀
就業一直是民生問題中的重點,國家也一直致力于解決就業問題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旨在能夠從政策和法律上促進勞動者獲得更多的勞動機會。例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的就業規定,社會福利保障中的失業保險,憲法中關于勞動者就業問題的規定,還有不同群體的就業規定,如大學生就業的有關規定,促進退役軍人就業的法規,殘疾人就業的法規,婦女就業的相關保障,這些法律法規都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完善。此外,除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之外,還制定了許多相關勞動就業的制度,以此加大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比如,職業培訓和指導制度、人員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專項就業服務制度、各級服務機構開展就業援助等。
雖然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在法律法規和制度等方面不斷在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要看到在就業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
(1)基層服務機構在工作條件以及工作待遇上存在問題,使得基層人員工作服務水平以及人員編制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同時,由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性質和特點,所以在經費方面也存在不足。此外,從區域來看,城鎮就業的條件雖然相對要好一點,但是就業壓力較大,而農村雖然就業壓力較小,但是其就業服務條件相對較差,許多基層就業服務的基礎設施并不齊全,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落實。
(2)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城鎮和鄉村的信息化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導致這一巨大的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就業人員自身知識能力水平有限,另一個是基層工作環境的限制,導致了基層服務機構人才流失的問題發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鄉村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在信息收集和發布等方面無法實現有效的共享,勞動者所獲得的就業信息也相對簡單,信息量也過少,無法有效與需求者形成聯動機制。
(3)就業培訓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培訓內容過于簡單、膚淺,培訓的時間也不足,同時采取的培訓方式也沒有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往往只是一種普遍性的方法,缺乏針對性。就業培訓工作是一個較為系統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培訓計劃的制定、中期的培訓工作開展以及后期培訓工作結束后的追蹤反饋,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培訓工作結束之后便止步于此,未進行后期的追蹤反饋環節。
二、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對勞動力就業的促進作用
首先,應當明確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是政府的工作內容,也是政府的職能價值的體現;其次,要明確就業問題是民生問題,直接關系著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最后,明確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對社會穩定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以及其法律所規定的責任和義務。這樣,便能夠清楚地了解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的意義,對勞動力就業的促進作用。
(1)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有利于保障勞動者就業。人口流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而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能夠將人口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合理流動,從而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同時,由于在勞動就業群體中存在著弱勢群體,如較低文化水平的農民工、殘疾人、婦女就業等就業人群,所以需要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對就業體系不斷完善,并且將勞動就業需求進行細分,以此有目的性和有針對性地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保障弱勢群體在求職和就業過程中應有的權利,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2)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能夠通過相關的培訓工作提升勞動者的個人技能,這是促進勞動者就業的有效方式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部分勞動群體由于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經濟水平有效,所以導致了這部分勞動群體產生了就業困難的問題。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具有服務性和公益性,憑借自身的資源以及設施方面的優勢,能夠很好地進行相關的培訓工作以及扶持措施,從而提高勞動者的個人技能和水平,壯大人才隊伍建設,繼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3)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有利于實現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的公平性,縮小城鄉經濟發展的差距,從而有利于緩解區域性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4)公共就業服務與市場發展相適應。公共就業服務存在的原因是由市場環境所決定,所以必然與市場的發展相適應。同時,隨著時間的演變,公共就業服務逐漸向制度化和體系化方向演變,即使政府在其中的職能和角色有所轉變,但是公共就業服務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及服務性特點方面都有著其他群體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強化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相關的就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做好相關的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開展就業培訓工作提升勞動者的就業技能,使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能夠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從而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我國公共就業服務改進的空間及建議[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9,(02):35-36.
[2]蔣學亨,趙永茂.新形勢下公共就業服務的幾點思考[J].四川勞動保障,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