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春杰 劉烊 宗小紅 朱志偉 李丹 袁帥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基層電網規劃管理的現狀,并提出提高技術水平、完備電網管理體系、完善規劃管理建設及提升電網負荷的準確度四項解決措施,從而改善基層電網的規劃管理。通過改進基層電網的管理制度,使供電企業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關鍵詞】基層電網? 電網管理規劃? 電網負荷
前言:基層電網在當前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相關部門應針對電網建設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在實際規劃中應依照有關規定按深度與廣度、時間與空間等方面對基層電網進行整體規劃,使電網的運行效率得到提高,電力企業也因此獲得長足發展。
一、現階段基層電網規劃管理現狀
(一)管理人員技能差
基層電網的管理人員作為電網建設的引導者需具備專業的技術水平,但當今部分管理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水平與經驗支持,這極大的制約了基層電網的有效開展,也增加了城鄉之間電網管理工作的距離。此外,在實際操作中,工作人員大多依靠經驗做出決策,而由于其專業素養低、技術水平不高等因素,對基層電網的管理工作會產生較差的影響。
(二)電網穩定性不高
由于管理規劃的不科學與經濟發展失衡使基層電網相應的電壓配置低于城市變電站,其輸變電方式使用了35k V或110k V,且通常以串帶的形式進行供電,在電力傳輸時會遭受些許損失,而以串帶形式為主的落后方式若不及時采取優化措施,電網的穩定性將會持續下降。
(三)建設方案不合理
一方面,部分基層電網在構建與設計時通常缺乏一個較為成熟的方案來為其提供指導,相關管理人員都是根據當前狀況臨時制定電網設計規劃。由于每個電網建設的特殊性,導致規劃不斷被重復,該行為不但浪費大量的物力、人力資源,還嚴重阻礙了電網的建設。
另一方面,在農村的基層電網建設中,基于部分變電站規格為35k V且圍繞于負荷中心,主要建設于田野之中,從而使電網的分布及其不方便,此類建設方式不僅會出現大量的線路重建現象,還對以后電網的維護工作帶來極高的難度。
(四)電網負荷管理較差
若使基層電網運行穩定需對其負荷大小進行精確預估,但基層電網通常會采取比較落后的方法,即電力彈性系數法。由于該方法中的關鍵因素為電力彈性,且其隨著社會總產值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所以此方式得到的電網負荷值差距比較大。而當前沒有對電力彈性系數法進行適當的創新與優化,使得相關技術人員并無辦法對電網負荷實行準確估算。
二、有效改善基層電網規劃管理的策略
(一)提升專業技能
相關電網從業者應積極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而管理者可通過專業技能與理論對電網技術人員優中擇優,以確保基層電網良好的發展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除了需要掌握電網的基本建設外,還要提高處理疑難問題的能力,使得電網規劃變得更加合理、科學。
此外,相關電網管理者應組織定期的專業與實操培訓,將各技術人員的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并挖掘其潛力。同時,相關的從業者應充分意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若基層電網發展良好,則廣大人民生活質量與安全將得到有效保障,對電力企業與經濟發展也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電網管理者應實行定期考核與獎懲制度,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專業技術,相應的技術人員都需引起高度重視,提高業務水平,結合基層電網的實際要求,擬定科學合理的策劃方案,為電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完善電網管理制度
基層電網管理部門應設立完善的電網管理制度,率先將基層電網實行優化改良,即變電站升壓。相關部門可開展新的變電站,并依靠高電壓傳輸運行,不但能減少電壓損耗,還能加強輸電運行水平,降低配網的數量,更為快捷的維修和監管。
與此同時,相應的基層電網管理體系需制定完善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與合適的管理人才,還應設置健全的保障體制,確保電網規劃工作順利進行。
例如,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丹陽市供電分公司完善相應的基層電網管理制度。一方面,當地管理者制定了相關的規范要求企業與管理部門相互配合,以求雙方實現共贏。另一方面,在基層電網內部設立健全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注重操作細節。通過該公司電網管理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其電力的穩定運行,相關企業也獲得了較高利潤。
(三)加強規劃管理建設
基層電網管理部門應改進配電網重復建設這一不成熟的現象,使基層電網變得更加穩定、高效、可靠與安全。基于此,電力管理人員可將基層電網由原來的35kV變電站轉為110kV變電站進行供電,與此同時,將新建變電站與線路和大電網連接,由于電壓等級的提升,有效降低了電壓的損耗,輸電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該方式可帶動多條線路對鄉鎮進行供電運輸,既減少電力損失,降低維護成本,又方便相關管理部門及時開展電網管理工作。
例如,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丹陽市供電分公司進行基層電網改造活動。由于之前的變電站為田野,該地技術人員通過合理規劃,并利用技術改良將田野轉換為交通便利的位置,由原本的低電壓升級為較高電壓運行供電。新建變電站有效提高了當地的輸電效率,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四)提高電網負荷精確度
電網運行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電力負荷會發生較大變化。為了保證基層電網的合理規劃,電力負荷值的準確度需得到顯著提升,因而預測方法將不得不發生改變。灰色系統理論的引入能精準預測電力負荷值,利用灰色理論方程對負荷未知量運算,此方式適用范圍極廣,需結合電網實際運行情況,并靈活運用。
三、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電力的發展不斷提高,基層電網也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電力管理者應切實把握機遇,利用先進的知識技術手段,優化基層電網部門的管理方式與規劃方案。通過對基層電網的規劃管理,不僅改善了電網的管理模式,還能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王永杰.解析基層供電企業生產管理及電網建設與規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12):36-37.
[2]王立娜,石玉榮.“133”精準培訓模式? 提升基層供電服務技能——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所提升優質服務、降投訴管理的經驗與思考[J].中國培訓,2017(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