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萍
【摘要】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國內外技術創新的熱點之一,因其獨特的鏈狀結構,去中心化、難以篡改、可信度高等特點成為各行各業爭相探索和開發的對象。傳統審計在經歷了大數據、電算化的沖擊后依舊存在舞弊造假等導致審計失敗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區塊鏈特點的成因,列舉了區塊鏈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初步分析區塊鏈技術對審計技術與行業的影響。
【關鍵詞】區塊鏈 審計 影響
一、區塊鏈概念與特點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庫系統,該系統融合了眾多節點。截至目前,到底何為區塊鏈,理論界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不同學者在理解區塊鏈時,由于所處行業或角度不同,給出的定義并不相同。各界普遍認可的概念是區塊鏈并不是單一的一項技術,而是多種信息技術的融合。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在于在共識算法、加密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去中心化實現可信任網絡的運行。通俗來講,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種將數據打包成區塊、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的數據鏈,通過計算機加密算法的技術優勢確保數據不可篡改、不可造假的分布式賬本。其特征如下
(一)中心離散化
區塊鏈是基于同一種密碼算法的記賬規則,由礦工進行該節點記賬,自動儲存在各個區塊的賬本數據庫,而且交易需要其他礦工的批準,所以不需要類似于銀行一樣的中介機構。而在傳統網絡中,攻擊一個中心節點,就可能把整個系統都破壞掉,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中,單個節點被攻擊對整個網絡系統影響不大,要控制51%的節點才有可能影響系統,而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二)去信任化
在區塊鏈中,共識機制等將區塊鏈規則下的計算方法與計算結果,實現了“可以制造信任”的機制,信任機制的關鍵,在于能夠利用“時間戳”將所有節點的內容進行驗證,對不同時間的內容可產生不同內容“共識”,以達到加密的目的
(三)透明化
區塊鏈的數據可以對網絡中的所有人公開,在區塊鏈中,信息的傳播按照公鑰加私鑰的方式進行,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看區塊鏈上的數據信息
(四)安全性
在應用數字簽名技術時,主要是在公鑰、私鑰兩種非對稱加密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數據信息加密、解密。公鑰和私鑰的應用情況不同,公鑰是完全公開的,保障了數據信息的真實性 ;而私鑰具有保密性質,保障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一旦數據信息被驗證并成功地添加到塊鏈中,它將被永恒保留。如果要修改它,只有絕大多數控制系統節點可以執行此操作,否則它將無法僅使用單個節點來篡改數據。
二、區塊鏈浪潮對審計的影響
(一)審計行業競爭格局轉變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公司的財務數據可靠性依舊有待商榷,因此,利益相關者還需要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出具相關審計報告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區塊鏈技術自有的去中心化、不可更改性、共同維護等特性以及區塊鏈所涉及的公司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會嚴格監督其他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情況,保證區塊上信息的可信度,智能合約和時間戳大大提升公司自審計的可信度。區塊鏈技術的推廣會對會計師事務所現有的審計業務造成一定的沖擊。“認為區塊鏈技術會導致審計行業的消亡”的觀點過于絕對,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愿意或者能夠使用區塊鏈賬本技術。
(二)審計技術與方法提出新的需求
傳統的審計方法以審計抽樣、審計調查、內部控制評審等事后查賬為主,區塊鏈技術可能會成為財務信息電子化程度的分水嶺。區塊鏈不可更改的特性使電子數據同樣具備不輸于紙質文件的可信度。哈希值的可追溯性以及時間戳的準確性能使每一筆交易都被清晰的追溯,共識機制能夠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大數據技術的存在會淘汰目前審計方法中的抽樣調查,改變現有的審計方法。
(三)區塊鏈技術有助于降低審計風險
在傳統審計中,注冊會計師通常會面臨著較高的審計風險和潛在的法律責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于審計師本身,即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和鑒證業務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履行其職業責任或尚不具備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亦或是在執行審計業務的過程中喪失了獨立性,從而導致審計失敗。審計風險所引起的審計失敗會使注冊會計師承擔較高的法律風險和違約責任。另一方面審計風險來源于被審計單位,主要是被審計單位本身就存在著問題。一般而言,企業自身存在問題的概率遠遠大于注冊會計師沒有充分履行其職業責任,因此注冊會計師在選擇是否承接審計業務時應當謹慎選擇被審計單位。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當下或者潛在的被審計單位有較小的財務舞弊空間,從而極大地降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
(四)區塊鏈技術有助于提升審計效率
由于區塊鏈技術能夠讓交易主體在交易發生時能夠在區塊鏈網絡中記錄下來,并且通過廣播的形式使得區塊鏈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能夠對交易數據進行備份,從而使自審計成為了可能。在自審計可信度大大增強的同時,也極大的減輕了審計人員取證過程中的困難程度。就函證的過程來說,目前的函證存在過程繁瑣效率低、回函期長易失效、舞弊干預監管難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塑造新型的電子函證平臺,進而保障函證的真實性、有效性,并能極大的縮短函證流程。某些區塊鏈體系在設計方面以特定的公私匙進行訪問,并以時間戳為保證,不必借助函證就能驗證交易的真實性。
三、總結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剛剛起步,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了區塊鏈技術萌芽在國內的發展。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國內企業在區塊鏈上的布局仍然不充分,對于審計的運用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
在采用區塊鏈技術支持財會審領域的同時,國家的政策,法律以及技術需要投入加大投入,以應對技術的提升帶來的信息安全的隱患。同時,促進區塊鏈技術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廣區塊鏈技術在財務、會計、審計等行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贠慶峰.論信息技術發展對審計行業的影響——基于區塊鏈視角的分析[J].時代金融,2018,(24):133-134.
[2]曹翠珍,郭宏峰.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審計行業發展研究[J].商業會計,2019,10:90-92.
[3]戴渝.區塊鏈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9,10:156-160.
[1]楊柔堅.對區塊鏈與大數據審計融合發展的幾點探討[N].中國審計報,2019-11-2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