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蕾
4月10日,眉山市彭山區江口街道茯苓村福臨小區,村黨支部聯系街道衛生院開展村民衛生宣傳和義診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今年以來,“鄰里中心”“生活驛站”“環保銀行”陸續入駐這個地處城郊區域的農民安置小區,獲得小區村民的一致好評。在大家眼中,小區日新月異的變化,都是村黨支部書記魏守良忙碌奔波的結果。
“生活越來越富裕,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對村黨支部也有了越來越高的期望。如何更好地管理村務、服務村民、建設新村,區上和街道給了我們思路方向和目標樣板。”魏守良說。
去年以來,彭山區在全體村級黨組織書記中大力實施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旨在提高村級黨組織書記的政治素養、管理服務、引領發展、協同共治等能力,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工作基礎,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小學院孕育“最強大腦”
4月20日,彭山鄉村振興學院的工作人員王政江正在與區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一起精選村級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的教學課程和現場點位。這是學院承接的第三次全區村級黨組織書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培訓。
2019年9月,彭山區委黨校牽頭建立彭山鄉村振興學院,辦學目的之一,就是為村(社區)培育引領發展、振興一方的“最強大腦”。“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題是彭山區委組織部在學院定制的“精品課程”,也是全區村級黨組織書記的年度必修課。
為了滿足農村、城市不同領域黨支部書記的不同需求,彭山區委組織部對“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分設“推進現代鄉村治理”、“完善城市基層治理”等培訓主題,在共享黨建業務、初心教育、黨風廉政等共性課程的同時,單獨設置了“個性”課程——針對農村強組織、促發展的需求,定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重塑農村集體經濟主體地位等課程;針對社區強服務、優治理的需求,開設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等課程。
以鄉村振興學院為端口,各類優質課程、先進案例不斷輸出到全區,激起了基層治理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形成四條學習專線,培訓村級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后備干部等1100人次。
小講堂指引“最新方向”
村級黨組織書記能力的提升,僅靠區級層面短時間的集中培訓遠遠不夠,需要鄉鎮(街道)常態長效鞏固。
4月17日,謝家街道的周五例會結束后,為村級黨組織書記們開設的“10分鐘”小講堂準時開講。課程內容由街道結合近期上級關心關注的重點項目、村(社區)反饋最多的難點工作設置。“建立集體經濟組織能享受哪些優惠政策?”“物業缺位,黨組織如何管理安置小區?”……不到半年時間,小講堂已開辦23期。
謝家街道石山村黨支部書記駱洪剛今年37歲,是2019年從優秀農民工中選任的黨支部書記。雖然擔任村干部的時間不長,但是駱洪剛給石山村帶來了新變化。從小講堂對鄉村振興政策的解讀和號召中獲得靈感后,駱洪剛提出了在村里建設鄉村智庫、開發電商平臺、打造水邊民宿的構想,還牽頭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場鎮購置鋪面,拓寬增收渠道。
“10分鐘”小講堂時間短、內容精、指向明,有效提升了村黨組織書記的履職能力,成效逐步顯現。
拉練會賽出“最好成績”
4月21日,觀音街道果園村黨總支書記李永偉一早就到了果園小區的服務管理中心。這天,10名區領導、22個區級部門負責人和全體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等要到小區聽取農村安置區管理和環境整治工作情況匯報。
實踐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最好標準。去年以來,彭山區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曬思路、比進度、促落實”拉練,每次集中一天時間,選取引領發展、落實項目、基層治理等方面落實快、有特色、效果好的4—6個點位進行集中展示。這既是對各村(社區)季度工作的“大考”,也是村黨支部書記們展示成績的舞臺。
“支部是小區治理的‘主心骨,我們一班人抓隊伍、抓規矩、抓服務、抓活動、抓設施,讓小區事事有人管、家家都幸福。”在果園小區,李永偉圍繞解決農民安置小區適應難、管理難的問題進行了匯報,介紹了村黨總支探索的政治引領、自治共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撐的“五治結合”治理方式下的小區治理成果,贏得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集聚智慧是拉練會的重要目的。“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愛不能缺位”“小區的空置土地可以進一步利用”……參會人員紛紛發言、各抒己見、貢獻點子,形成了相互學習的氛圍,不少村級黨組織書記摩拳擦掌準備積極爭取下一次的登臺機會。(作者單位/中共彭山區委組織部)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