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梓

摘要:教師作為教學實踐的領路人,應該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課內、外綜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信樂觀的性格,早日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增強德育滲透意識;設定德育目標,拓展教材內涵;開展豐富教學活動,利用不同單元主題展開德育;規范教師形象,發揮良好引導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德育;有機滲透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教師應當加強學習新課程標準,加快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響應新課改的號召,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增強對學生的德育,讓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悟出思想道德與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增加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
一、轉變教學理念。增強德育滲透意識
當前高中英語教育的教學教師過多地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注重語言運用、語法等,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多地注重學生最終成績的提升。但同時,許多教師對相關的文化背景認識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和道德品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遵循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同時要有針對性地結合德育開展教學,要重視起德育的重要性,關注學生的思維變化和情感表現,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多地展示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教師要多加關注和引導,幫助學生實現更加多元化的發展,從而有效均衡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設定德育目標,拓展教材內涵
高中英語教學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相關教學理念,積極地推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教材具有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且緊跟時代的特點,課文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作為英語教師,首先可以根據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適時進行德育滲透。以外研版必修1為例,第2單元的《My new teachers》介紹的是學生的不同教師的性格特點(character)和職業生涯(career),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由師德延伸到職業道德的價值取向層面上,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文明素養的人,借此實現英語學科教育在德育方面的滲透。第4單元的《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講述的是不同學生的居住地(hometown)與城市特色(urban character),教師可以根據內容拓展相對應的社交章程和禮儀守則,并加以舉例闡述給學生,例如歐洲地區有客人自帶食物參加party的習慣,主人喬遷新居時朋友要送housewarming present等。這樣既能借由教材內容的拓展實現對德育目標的細化,也能增添課堂趣味性,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接受德育的熏陶。
三、豐富教學活動。利用單元主題展開德育
高中課堂教學中,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往往不能對德育意識進行有效的融合,在課堂中往往沒有能力和資源進行教學講解。而高中時期的學習壓力較重,更多的英語學習以應試為主。大部分學生課下處于埋頭做題、記筆記的沉悶狀態,學到的英語知識沒有應用途徑。這種情況下,僅憑課堂教學就想掌握好一門語言顯然是不現實的。在缺少用英語交流氛圍的大背景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多組織教學活動,在教學的語境中模擬交際場合,從而向學生滲透德育。例如課堂上的分角色朗讀、情景會話,課下的演講比賽,英語技能競賽,話劇排練,等等。以外研版必修2為例,第2單元的《No drugs》講述的是毒品對人類造成的危害。以及號召人們熱愛生命,遠離毒品。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節內容展開以“Yes to Life,No to Drugs”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讓學生談談打擊犯罪、拒絕毒品的必要性,并闡述自己的看法。再比如第4單元的《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Pop arts》講述的是中西方文化與流行藝術,針對這一節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簡單的學習任務,讓他們自由選取一幅感興趣的藝術作品,用英語介紹它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起源,用多媒體設備做一個簡單的課堂展示。這樣既在活動中加深了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向學生傳達了不同地域的審美觀與思想觀念,而且不同單元、不同主題間的教學活動又達到了有所側重且目標明確的德育滲透。
四、規范教師形象,發揮良好引導作用
高中生多屬于16~18歲的青少年,這一時期的青少年發育迅速,三觀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成形。教師的言行通常會對他們產生深刻影響。因此英語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言行,在課堂上做好示范作用。例如上課時,規范自身的日常英語,給學生創設合格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想說和敢說。有的教師思維中仍擺脫不了母語習慣,教學時一開口可能就是“這個team非常的important”“下面開始自由read這篇課文”。漢英夾雜的形式聽起來不倫不類,學生聽著也難免受影響。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應該及時摒棄這種習慣,課堂中盡量使用純英文授課,如“This team is pretty impor.tant.”“Next,lets read the text freely.”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學不應只局限在傳授知識、應付高考的范圍內,而應該在學習中廣泛地體驗文化和德育滲透。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應該在課堂教學時融入思想教育,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廣泛地、客觀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教師在發展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獨立、上進而且自信、樂觀的性格,在青少年意識成長的重要時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待人生形成客觀的、正確的、充滿正能量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教師作為教學實踐的領路人,應該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在課內、外綜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信樂觀的性格,早日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