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麗玲


【摘 要】: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中風發病率顯著提高,缺血性中風是一種常見的中風。本文主要研究的內容主要如下。目的、探究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給予中醫理療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搜集 2017年2月至 2019 年2月我院收治的80 例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給予中醫理療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 FMA評分、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急性缺血性中風行中醫理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與神經功能,效果確切,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缺血性中風;中醫理療;神經功能
【中圖分類號】R2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引言
急性缺血性中風是常見病之一,多見于中老年人,60%~80% 的幸存者均有不同嚴重程度的后遺癥,可對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損害 [1]。目前,仍無特效藥治療中風,故將康復訓練作為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措施,但該訓練多在疾病恢復期開展,早期康復尚未開展[2]。有研究表示,中醫理療可有效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本研究,主要對80例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旨在探究中醫理療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搜集 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有 21 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32~84歲,平均(62.41±2.15)歲;病程為1~23h,平均(10.42±2.18)h。觀察組給予中醫理療治療,有22 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為 32~84 歲,平均(62.45±2.25)歲;病程為 1~23h,平均(10.45±2.28)h。組間數據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中醫手法
取上肢的曲池、合谷、內關及少海等穴位,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進行髖關節功能訓練,之后改為一手握住患者的小腿,另一只手的拇指、中指按壓患者的涌泉穴,雙手讓患者的下肢屈膝,做 50~100 次;適當活動踝關節,背曲,旋轉,15min 為宜。
針刺治療
將行氣活血、疏通經脈作為治療原則,主穴取足陽明經穴,輔穴取少陽經穴、太陽經穴,聯合應用針灸,采用平補平瀉的方法進行治療。取曲池、肩俞、曲池、合谷四個穴位,針刺為主,采取平補平瀉法,留針 0.5h。下肢取合陽、三陰交、委中三個穴位,直刺進展,采取提插瀉法,以患肢出現抽動感、麻脹感為宜,留針 0.5h。
康復訓練
指導患者正確進行肩胛帶活動練習、側翻身練習、腕關節背伸牽張練習、踝關節背伸牽張練習、坐位練習、患側起坐練習、坐位平衡訓練、坐站訓練、步行訓練、站立平衡訓練、抗痙攣放松練習。
心理護理
加強對心理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善于傾聽患者的傾訴,鼓勵患者努力克服心理問題,通過語言訓練、環境氛圍營造、唱歌、發聲練習等,調整患者的情緒狀態,鼓勵患者主動配合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 Fugl-Meyer運動功能積分法(FMA)、 Barthel指數(BI)評定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數據均納入SPSS21.0 軟件分析,t檢驗,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FMA評分對比
治療前,組間 FMA評分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 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2.2 BI 評分對比
治療前,組間 BI評分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 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3 討論
綜上所述,對急性缺血性中風行中醫理療,可中風是腦血管疾病造成突發性的局部腦功能損傷,可大致將其分為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中風急性期采取有效治療方法是控制病情發展、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臨床上多以運動療法、理療作為康復期的兩大重要治療方法。早期康復治療需要在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意識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進行,多在發病 48h 后進行 [3]。中風患者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后,可重塑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適當地肢體活動訓練,可增加患者皮質腦血流,逐漸增強各肢體功能。中醫理療可較好地改善中風患者的肢體功能,可控制患者的生命體征、神經功能、意識狀態。中醫理療過程中進行抗痙攣肢體、體位變換及其他活動訓練均對患者的血壓水平均無顯著影響,病情無明顯加重。
結束語:
本研究中,對照組行常規內科藥物治療,觀察組行中醫理療治療,發現觀察組治療后的 FMA評分、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中醫理療的效果顯著優于常規內科藥物治療,前者通過中醫手法、針灸治療、康復訓練及心理護理等多種方法治療患者,不僅可以逐漸增強患者的運動功能,還可以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與常規藥物治療相比,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李紅蓮 , 劉小英 . 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經中醫養陰活血法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2(26):90-91.
孫志偉 , 李釗 . 中醫康復對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J]. 內蒙古中醫藥 ,2017,36(20):84-85.
胡文舉 , 周志勝 . 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效果觀察 [J]. 現代醫藥衛生 ,2017,33(12):1843-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