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艷 段嶺煥 關勝芬 曲光娜


【摘 要】:目的:探究舒適護理在腦梗死偏癱患者臥位管理中應用構建。方法:病例選取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共選取本科室96例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此次研究,選用電腦隨機數字法,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對比組48例,研究組48例,對比組進行一般護理,研究組在一般護理基礎上融入舒適護理,分析兩組的生命質量評分、睡眠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數據。結果:數據結果顯示:研究組的生命質量評分較高,睡眠時間較長,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臥位管理中在進行一般護理的同時進行舒適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臨床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延長患者的睡眠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腦梗死偏癱;臥位管理;應用構建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腦梗死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有效的治療方式比較有限,在病癥發作期間病死率高,治療預后效果比較有限,絕大部分患者會伴有明顯的后遺癥,其中偏癱是腦梗死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后遺癥,對患者的生命質量以及臨床睡眠和日常活動等均有較大的影響,患者在臥床休養期間,護理對患者的康復有較大的影響[1]。現就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腦梗死偏癱患者96例,研究舒適護理在腦梗死偏癱臥位管理中的應用狀況,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選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腦梗死偏癱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數字法,按照1:1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研究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在66-83歲,平均年齡(73.9±3.7)歲;對比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在65-82歲,平均年齡(74.2±4.1)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納入標準:納入確診為腦梗死且伴有偏癱病癥的患者;納入未合并其它顱腦疾病的患者;納入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排除合并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語言交流障礙的患者;排除精神異常的患者;排除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排除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
1.2 方法
對比組采用一般護理,患者在臥床休養期間,護理人員及時告知患者家屬協助患者活動,并采用溫水擦拭身體,避免褥瘡或者并發癥的發生。
研究組在一般護理的同時進行舒適護理,主要內容為:(1)心理護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在配合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在穩定患者病情的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梳理指導;(2)康復活動:在臥床休息期間,患者會出現不適,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可逐漸的提升患者偏癱的恢復狀況,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3)舒適護理:患者在臥床休養期間,護理人員定期需要輔助或者直到患者家屬輔助患者進行體位變換,并對局部壓迫皮膚進行護理,在提升患者舒適度的同時,避免皮膚破損或者潰瘍[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生命質量評分、睡眠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生命質量評分主要從心理狀態、人際關系、生理狀況以及環境支持四方面開展,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生命質量越高;睡眠時間以臨床記錄時間為準;臨床常見的并發癥有:壓瘡、肩手綜合征、肌肉萎縮。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據統計分析用SPSS20.0進行,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參考P<0.05。
2 結果
2.1 研究組與對比組生命質量評分、睡眠時間的比較
研究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對比組,睡眠時間大于對比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研究組與對比組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比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患者在發病期間病情不穩定,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臥床休養,在此期間舒適護理對患者極為重要,舒適的休養一方面有助于臨床病癥的控制,另一方面對患者的機體障礙恢復有較大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并發癥的發生,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生活質量等。
此次研究顯示:在腦梗死偏癱體位管理中采用舒適護理方式,能夠較好的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使患者能夠較好的進行睡眠,同時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中的整體運用效果較好,原因為:患者在長時間臥床修養過程中,易發生局部皮膚壓迫,產生褥瘡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康復,舒適護理在臨床中可依據患者的狀況輔助患者調至舒適體位,避免常見局部壓迫產生并發癥;另外也能夠較好的避免患者長時間同一體位感到不適,影響心理和臨床治療依從性等,同時可提升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了解,積極配合臨床治療[3]。
綜合來看:其在臨床多個方面可開展護理,對患者的順利康復有重要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吳淑苗.循證護理模式在腦梗死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18-20.
程秀梅,王維利,謝倫芳.PDCA循環在初發腦梗死患者出院后行為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0):739-743.
趙建軍,許麗華.采用Wexner評分系統的綜合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4):4395-4397.
黃曉丹,陳榮浩.中醫舒適護理在中風抑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v.25(7):787-788.
柏曉玲,王天蘭,石國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6,32(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