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欠華加
(西藏大學,西藏拉薩 850000)
貴德話從藏語分區來說,屬藏語安多方言分區,是安多方言的土話類。貴德縣屬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東部,海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1]。貴德話根據當地人的聽感可分為牧區話、農區話和半農半牧區話。三者之間有著稍許的差別,如農區話中有前次高圓唇元音,牧區話中有輔音等。但總體上不影響土語區交流。其中半農半牧區話的地域分布最廣,使用的人數最多,故本研究以半農半牧區話為語言代表,以常牧鎮(1)常牧鎮上蘭角村按照當地人的劃分屬半農半牧區,其村民自稱為grampa,漢義為半農半牧區的人。上蘭角村為語音采集點,并請其村民為發音合作人(2)發音合作人1:多杰 ,男, 70歲, 小學教師;發音合作人2:卡加,女,70歲,無上學經歷;發音合作人3:才讓卓瑪,女, 22歲,大學生。進行語音采集。目前對安多方言內部土語的研究并不多,特別是對貴德話的語音及音位系統做全面研究尚屬空缺。本文將以此次調查材料為依據,歸納貴德話的聲母、韻母系統及音節結構。試圖為安多方言研究補充語音數據。
貴德話的聲母系統可以分為單輔音聲母和復輔音聲母。
對貴德話的輔音系統進行整理,我們發現貴德話中共有64個聲母,其中單輔音聲母33個,復輔音聲母31個。
1.單輔音聲母表
根據單輔音聲母的發音方式和發音部位,其分類見表1:

表1 貴德話單輔音聲母表
2.單輔音聲母例詞

單輔音拉丁轉寫國際音標漢義單輔音拉丁轉寫國際音標漢義[p]puwa[p??a]琵琶[ph]phobra[phua]宮殿[t]dar[tar]冰[th]thog[thok]雷[k]gos[ki]綢緞[kh]khab[kap]針[ts]btsos[tsi]煮[tsh]tshwa[kshak?]鹽[]gru[?]船[h]khri[h?]萬[t?]?a[t?a]茶[t?h]t?ha[t?ha]酒[m]mar[mar]酥油[]sman藥[n]na[na]里面[]sna鼻[]o[u]臉[]sun前面[?]?a[?a]魚[]s?i心[r]rama[rama]羊[l]lam[lam]路[w]bal[wa]棉花[s]zwa[sa]鎖子[sh]sa[sha]地[?]lhasa[?asha]拉薩[]sram[am]水獺[?]?ig[??k]虱子[x]?a[xa]肉[]lham[itu]鞋[?]wa[?amu]狐貍[h]phoba[ho]肚子[j]jamo[jamu]輕的
3.單輔音聲母說明

(2)同古藏文的29個單輔音聲母相比較,古藏文中的p-、t-、k-和ph-、th-、kh-,ts-、-、tsh-、h-在貴德話中基本保留了古藏語的特征,仍然為清不送氣塞音和清送氣塞音、清不送氣塞擦音和清送氣塞擦音。其中清不送氣塞音p-在貴德話中對應三個音位:一是讀作[p],puwa(琵琶)[pa](3)不帶括號的為拉丁轉寫,[]內的為標音,()內的為漢義。。二是讀作[w]、pusmo(膝蓋)[wχ mu]。三是讀作[f],spos(熏香)[hfi]。清送氣塞音ph-對應兩個音位[ph]和[h],ph-在極個別詞的詞首和第二音節上讀作[ph],phobra(宮殿) [phua]、apha(父親)[a pha]。在絕大多數詞中讀作[h],phoba(肚子)[ho]、phurba(樁子)[hrwa]等。古濁塞音b-、d-、g-和古濁塞擦音dz-、d-在貴德話中大多都已清化。其中d-、g-、d-清化為[t]、[k]、[t]。b-在貴德話中單獨作聲母時在讀作[w]。bal(棉)[wa]。濁塞擦音dz-在貴德話中對應兩個音位:一是讀作[dz],lugrdzi(牧羊人)[lkdz];二是讀作[z],rdzunma(假的)[hzn ma]。古擦音-、z-、-、s-、h-、-在貴德話中,-和z-單獨作聲母時已經清化為[]和[s],s-在單獨作聲母是會帶有送氣成分,其實際音值為[sh]。-在貴德話中除極個別的詞外都讀作[x]。古藏語鼻音m-、n-、-、-在貴德話中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特征。其中m-在貴德話中對應兩個音位:一個為[m],mar(酥油) [mar];另一個為[],mi(人)[]。古邊音、顫音、半元音l-、r-、w-、j-在貴德話中保留了較古的特征。其中w-在貴德話中讀作[]。r-在貴德話中的實際音值為[]。

1.復輔音聲母表
貴德話中有31個復輔音,可以分為三類:前置鼻音式、前置擦音式、后置W式。其結構全部為二合復輔音。
前置擦音式:hp-/ht-/hk-/hd-/hb-/hg-/hts-/h-/ht- /hd-/hd-/hm-/hn-/h-/h-/hs-/h-/hz-/hl-/hj-/hf-/hv-/。
2.復輔音聲母例詞
(1)前置鼻音式n-+基輔音:前置鼻音n通常和b d g d z dd相結合。

nb-?bu[nb?]蟲nd-mda?[nda]箭ng-?gul動ndz-mdzo[ndzu]犏牛nd?-?dre?[nd?i]鬼怪nd?-?d?a?[nd?a]彩虹
(2)前置擦音式h-+基輔音:前置輔音h通常和p t k b d g tstddm nsz f vj 相結合。

hp-spur[hp?r]使飛ht-rta[hta]馬hk-rka[hka](水)渠hts-rtswa[htsa]草h-dkrug[h?k]攪拌ht?-skra[ht?a]頭發hb-sbalba[hbawa]青蛙hd-gdan[hdan]地毯hg-dga[hga]喜歡hd?-sgrig[hd??k]排序hd?-rgja[hd?a]漢族hm-dmag[hmak]士兵hn-gnam[hnam]天h?-r?i[h?a]舊h-dul銀hs-bsad[hse]殺h?-?wa[h?atu]帽子hz-bzu[hzo]抓h?-g?a?[h?a]躲hf-spos[hfi]熏香hv-sbas[hva]浸泡hj-kjar[hjar]借

[w]khadpe[khawi]諺語[?w]dbu[?w?偓]頭[kw]bka?[kwa]命令
3.復輔音聲母說明
(1)前置輔音n-跟基礎輔音搭配時,其實際讀音是與基輔音相同部位的鼻音。如:[nd]、[mb]、[g]。
(2)前置輔音h-和清基輔音相搭配時的讀音為[h]。處在濁輔音前面時,其實際讀音為[]。如:rkedpa (腰) [hki pa]、dga (喜歡) [ga]。
貴德話中共有8個單元音韻母,包括6個舌面元音和2個舌尖元音。

單元音拉丁轉寫國際音標漢義單元音拉丁轉寫國際音標漢義[i]me[?i]火[e]b?ad[h?e]說[a]kara[kara]糖[?]t?hu[t?h?]水[u]sgo[hgu]門[o]koba[ko]皮[?]tshil[tsh?]脂肪[?]phris[h?]使寫
元音[e]和[o]的總體趨勢是高化。前元音[e]大多高化為[i],后元音[o]大多高化為[u]。如:me(火) [i]、o(臉)[u]。
前高展唇元音[i]在貴德話中有古音保留外,有兩種演變路徑。一是[i]元音央化為[];二是[i]元音高化,出現“高頂出位”的現象。其繼續高化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i元音摩擦化為[i]。例如:dkjil(中間)[hti]、khjil(積水)[thi];另一種是舌尖化。例如:bris(寫) [t]、tshil(脂肪)[tsh]。但是所有舌尖化音變并不都是來自元音[i],有些來自藏文韻母-il、-el、-es,如:rilbu(藥丸)[l]、drel(騾子)[t] 、lores(屬相)[lu]。
前后的對稱性是語言演變中的一種近乎普遍的特征[2],前元音和后元音之間有著平行、對稱的關系,這表現在前元音發生某種音變后元音也會發生與之相同的音變現象。[i]元音出現高化的現象,后元音[u]也隨之發生與前元音相同方向的音變現象。兩者表現形式不盡相同,[i]元音高化主要表現在舌尖化上,而[u]元音的高頂出位的音變現象主要表現在摩擦化上,[u]元音變為摩擦很重的。例如:rul(腐爛)。元音[u]在貴德話中共有兩種主要演變路徑:1.央化為[]。例如:thu (水)[h] 。2.摩擦化為。例如:rul(腐爛)。后高圓唇元音[u] 了除以上兩種演變路徑之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單純詞khuba(湯)、duba(煙)、koba(皮革)在口語中會有合音的現象,讀作:[kho] 、[to] 、[ko] 。合音時原元音[u] 會降低一個程度變為元音[o] 。
貴德話沒有聲調,只有習慣調。
我們知道人們能夠在聽覺上感知到的最小語言單位是音節,一門語言中音節的數量很多,但是組成音節的結構數量或者類型是有限的,正是這有限的音節結構組成了豐富的音節數量,貴德話也不例外。貴德話共有6種音節結構形式(4)V代表元音C代表輔音。。見音節結構表:

序號結構類型拉丁轉寫音標漢義一V?ama[a ma] 母親二CVsna[na] 鼻子三VC?od[ol] 光四CVClam[lam] 路五CCVskra[h?a] 頭發六CCVCskras[h?a] 腫脹
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整理,發現貴德話共有64個聲母,包括33個單輔音聲母和31個復輔音聲母。韻母包括8個單元韻母,6種音節結構。貴德話在語音方面有著土語自己的特點,如:鼻音可分為m 、n、,四個常態鼻音和m、n、、四個清化鼻音。元音不止藏語書面語5個元音,還有央元音[]和舌尖元音[] 、[]等。元音有元音高化的現象。其中[i] 元音和[u]元音在高化的過程中“高頂出位”的表現,以上方面構成了貴德話的語音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