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寧寧
改革開放以來,為保證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居于平等地位,國家先后頒布了一些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條例,隨之民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逐漸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陜西省榆林市政府嚴格落實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實施了“育小扶中抓大”等一系列工程,落實民營企業“小升規”獎補政策等一系列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措施,以此來刺激榆林市民營經濟發展。
地區經濟水平的增長與民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是由于民營經濟自身存在一些融資困難、企業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導致其會對國民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雖然近年來榆林市民營經濟發展較快,但整體水平仍然相對滯后。故本文主要研究榆林市金融支持與民營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并提出金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金融發展可以通過金融政策、金融市場發展、金融服務體系發展三個方面促進民營經濟增長。
金融發展政策對民營企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導向性,當與金融支持企業發展相關的政策被政府頒發之后,一方面會對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向產生直接導向作用,使得金融市場的資金會向民營企業傾斜;另一方面金融支持政策的出臺向民營企業釋放了信號,進而推動民營經濟的增長。
金融市場發展為民營經濟注入資金,支撐民營經濟發展。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會積累大量資金,從而增加了資金流向民營企業的機會;同時,也會促進除資金外的其他資源向民營企業傾斜,進而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
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可以改善金融市場環境,從而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多元的金融中介支持。同時,交易信息的搜集越來越有效且全面,市場監管體系也會越來越完善,這些均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民營經濟發展會擴大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技術研發等,在此過程中民營企業會產生一定的金融需求,進而促進金融市場發展。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僅擴大自身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帶動了其他經濟體的金融需求,金融需求的擴大可以刺激金融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
民營經濟發展為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隨著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不斷提高,民營經濟發展會促進整體經濟的增長,而金融市場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增長。故民營經濟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將促進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為金融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民營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互動作用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民營經濟與金融發展的互動機制圖
本文的詳細變量設置如表1,由于從2005年開始榆林市比較全面的統計了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故本文將主要考察2005年之后榆林市金融支持與民營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選取2005年至2018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本文的所有數據根據2006年至2019年歷年的《榆林統計年鑒》整理而得,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2。

表1 變量定義

表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本文同時進行ADF單位根檢驗和PP單位根檢驗,檢驗發現各變量的一階差分序列為平穩序列。

表3 單位根檢驗結果
本文涉及到三個變量,故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對PE、FIR和FE這三個變量一階差分序列的協整關系進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可以判定,PE、FIR和FE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說明金融支持與民營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表4 協整檢驗結果

為確定三個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形式及影響程度,本文構建了民營經濟增長與金融相關率及金融效率的聯立方程模型,建立如下方程:

表5 聯立方程回歸結果表
在模型1中民營經濟對金融相關率的影響系數為1.03,對金融效率的影響系數為0.74,而在模型2中,金融相關率對民營經濟的影響系數為0.74,金融效率對民營經濟的影響系數為0.06。由此可知,榆林市的民營經濟對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著強于金融發展對民營經濟的推動作用,也說明了榆林市金融發展對民營經濟的支持作用不明顯,這與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是一致的,說明本文建立的聯立方程模型的回歸結果質量良好,有效并且可性。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榆林市民營經濟可以促進金融發展,民營經濟可以提高金融相關率和金融效率從而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但是金融發展對民營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金融供給無法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需求,這與榆林市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相吻合。根據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在金融支持方面,榆林市對民營企業的金融供給以及金融服務較為缺乏。為了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對榆林市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必須加強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首先,構建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的服務體系;其次,創新發展民間金融。榆林市應該鼓勵并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到民營經濟領域中,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最后,加強金融監管。只有監管到位,嚴格監督檢查,才能為一切金融活動提供一個安全的運作平臺,保障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2.在民營企業方面,首先,民營企業應該完善自身的經營與財務管理體系;其次,提升企業的信譽水平是大形勢下民營企業的關鍵任務。民營企業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信譽水平,達到金融機構以及網絡金融平臺的征信要求,才能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更好的融資資源;最后,民營企業應該時刻保持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民營企業需要實時把握市場形勢與時機,在利好與跌宕的環境中掌控自身發展方向,做到環境好時合理健康發展,市場低落時不被大浪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