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華

摘要:本文探索兒童公園規劃設計方法,引起人們對兒童公園規劃設計的重視。從公園的基礎知識出發,繼而研究兒童公園的分區,最終研究兒童公園的設計方法。循序漸進地研究兒童公園的設計分區與設計元素等方面知識。在現代城市建設中,每個城市都需要擁有幾個不同類型的公園,增設公園可以給城市增加綠化率,同時增加城市環境保護建設。而兒童公園是城市發展規劃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一處休閑健康活動場所。
關鍵詞:規劃設計 綠化率 容量 功能分區 建筑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04-0051-03
引言
公園擁有大面積的綠地,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公園的綠地是城市綠地主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天然的生活氧吧、是自然的森林公園,也是人們休閑活動的運動場所。它很適合不同年齡與不同職業的居民進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休閑游賞活動。同時,公園是居民文化宣傳、社會生活的重要場所,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優質場地,是幸福生活的基本配套。
一、公園規劃設計基礎知識
當代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城市面貌正逐步發生變化,人類文明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城市大環境下不僅需要居住空間,而且需要為居住空間配套一系列的綠化設施與綠化空間,來完善城市的綠地系統,公園就是城市綠化系統的一道彩虹。
公園需要綜合的規劃設計、需要長遠的維護保養、需要系統的保護建設。設計公園,需要提出設計概念,規劃預期方案、完善設計目標,解決設計問題,并對公園的設計定位、發展方式、發展方向、管理方法等制定一系列的規則。
二、公園規劃設計的原則
它應該是給人們生活提供娛樂休閑互動空間的同時也能夠給城市帶來綠色氛圍與美感設計。應該保留與發展我國傳統造園藝術,吸收現代優良造園技巧,建設城市公園新景觀。應該調查收集當地人民的人文概況、地形氣候、周邊環境等資料,充分利用當地的建設資源,將當地的人文歷史文化結合起來,使公園在城市近期、中期、遠期的建設都能發揮自身獨特的園林優勢。應該在城市總體規劃或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指導下,在全市均衡分布公園設計,并與各區域市政建設、居住區、休閑娛樂設施等融為一體,使其各具特色、風格別致。應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現狀與自然風貌,使設計創新,并能夠與自然地形結合起來,讓設計合理融合。應該正確處理近期規劃、中期規劃與遠期規劃的關系,確保其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合理健康。當代公園的規劃設計要以創意與互動為題材作為其主要的設計思路。如圖1的兒童公園以創意與互動作為規劃思路,將公園分成生命科學、社會科學與環境科學三大板塊。該兒童公園的室內外空間設計中不僅突出這些板塊設計的特征,而且突出了科學與教育的理念,使兒童能在公園中健康快樂成長。
三、兒童公園規劃設計的位置選擇
兒童公園的位置,對城市的發展影響非常深遠。
首先,兒童公園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是居民生活活動中最重要的人群,居民經常與兒童一起健康生活與休閑運動。一個城市擁有兒童公園是城市中非常好的口碑文化。
其次,兒童公園是城市運動的重要活動場所。兒童公園不僅能給兒童提供健康快樂的運動場所,而且也能給成人提供幸福休閑的運動場所。既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配套設施,也是城市綠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最后,兒童公園是城市歷史的重要傳播場地。兒童的身心健康發育離不開正確的文化傳播,兒童公園需要提供正確的馬克思價值觀,傳導兒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兒童公園所處位置,應該是城市中心區,它對提升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都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兒童公園自然條件
兒童公園首先要保證要達到60%以上,要針對當地的氣候種植一些適合當地氣候的植物。它的選址應該處于四季皆宜的場所中,以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很多自然條件是長期發展保存下來的,對公園里的一些優良的自然環境、自然植物、自然生物,應該保留下來,并做適當的保護措施。
五、兒童公園功能分區與主要設施設計
(一)兒童公園功能分區
兒童公園的功能分區,影響著公園的人流與公園的空間環境。功能分區合理,會使人的活動感到身心舒適。兒童公園的主要措施,可以是靜態的兒童游戲設施,也可以是動態的兒童游戲設施。靜態的與動態的要分區明確,最好動靜分區分離。
1.幼兒活動區:幼兒指的是出生1-6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普遍都需要家長一直跟隨,他們普遍沒有自身料理能力??梢赃m當設置一些比較低風險的,較為安全的運動娛樂設施。所有設施都需要注意不能有棱有角,避免對幼兒造成傷害。幼兒活動區可以設置一些比較安全的游戲設施,比如圍圈圈塑膠安全場地、塑料木馬、1.5米_3米左右的滑梯、場景迷宮、小型旋轉轉盤、積木游戲區、沙子堆積區、彈跳床、推車玩具等。總之,所有游戲設施都需要家長一直跟隨游玩,適當可以增設一些應急安全場所等。
2.幼年兒童活動區:它是7歲-13歲小學生活動場所,由于小學生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其規劃區域周圍應該避免有不安全的因素,比如汽車站旁,出入口,嘈雜廣場等人流量較大、車流量較多的空間。雖然這個年齡比幼兒懂事了點,但是也需要家長一直陪伴,可以適當給家長設置一些安全座椅,使家長能夠及時照看自己的小孩。幼年兒童活動區也可以考慮增設一些電子游戲產品,讓家長跟小孩一起玩,電子機動游戲產品對開發兒童智力起到積極的作用。產品設計應該比較豐富,包括登高、跳遠、攀爬、飛旋轉動等游戲設施。
如圖2中設置了蜘蛛造型的裝置,不僅可以啟發兒童智力開發,而且可以讓他們取得鍛煉的效果,讓這些小孩能夠駕控一只大型的蜘蛛,增強他們的膽量,提升他們的信心。
3少年活動區:14-17歲左右的少年在兒童區是比較活躍的群體,在設計兒童游戲設施的時候應該考慮增加一些安全區與不安全區的分區與隔離。可以適當增設一些家長與少年同玩的相對刺激的電子游戲產品。也可以增加一些利于智力開發的思考游戲。還可以增添一些趣味繪圖與音樂區,有利于開發少年的右腦感性思維。不同區域需要分區明確,確保各年齡階段的區域不會相互干擾。
4.公園晨練區:兒童公園也可以適當設置大人晨練區與小孩晨練區。兒童具有十分優秀的模仿能力,他們見到大人運動與跳舞,有時候會跟著大人的動作在后面運動起來,這種過程無形中等于在給小孩教免費運動舞蹈課。晨練區的設置無形中給小孩增加了一處非常好的模仿教學區,它是兒童公園中非常有特色的區域。
5.公園管理區:該區域是兒童公園的安全、救護、防范、衛生、管理等設施、設備管理區域。我們在進行日常活動的同時要對公園隨時進行安全管理。它所處的位置應該是能夠最快、最便捷到達公園其他地方的位置。公園管理區周圍要設計明顯的導向標識,使人們碰到危險的時候能夠及時找到管理人員解決問題。
(二)兒童公園的主要設施設計
1.主要活動區設計與設施配套:兒童公園應該增設一些觀賞游覽的區域,美景是人美好的向往,觀賞游覽區能夠給兒童公園設計美感增值。觀賞游覽應該種植各種四季植物,這樣一年都可以欣賞不同季節的花卉。兒童公園也應該增設一些安靜休息區,有些人不喜歡受干擾,可以適當給這些家庭設計不受干擾的區域。安靜休息區也應該增加相應的設計,來滿足不同人群在安靜休息區的設計體會。兒童公園還要增設文化娛樂區,娛樂區是兒童公園主要的活動區域,對兒童身心健康影響最大,設計的重點應該放在文化娛樂區。有必要也要增設老年人活動區,應該老年人有最多的時間陪護小孩,所以可以適當增加這類活動場所,來吸引一些老年人前往。
2.出入口位置安排:公園出入口一般可以設計1個主要出入口、1個或者多個次要出入口、1個或者2個專用出入口(根據具體需求設計)。 主干道附近可以考慮設置主要出入口,因為公園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品牌形象,在重要位置上設置主要出入口,可以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同時,它也方便了密集市中心的居民帶小孩進入。主要出入口的設計要實行人車分流,這樣可以避免危險隱患,起到安全的保護作用。主要出入口的設計要與車行道理距離10米以上,保證行人的安全。同時要使出人口有足夠的集散人流的用地,特別是主要出入口前面最好設置大廣場,方便行人駐留、散步、休息等。
次要出入口可以設置在城市次干道上,次要出入口周圍應該是住宅區,主要可以方便住宅區的人進入公園參觀與游覽。次要出入口主要是分流人群的作用,在路線導向方便需要做足功夫,避免游客迷路。
專用出入口可以設置公園的消防通道,在應急事故等方面給公園提供臨時的道路消防車等車輛安全通行。專用出入口也可以為公園后勤人員專門設計,方便公園的衛生、管理、保障等安全作用。
3.兒童公園游人容量:兒童公園的游人容量需要按照公園大小、規模、城市人群密度等進行統計。需要統計公園整體游人容量,更重要的是統計局部活動、游戲設施的游人容量。特別是一些小型游戲設備,不能同時提供太多兒童使用,如果人太多會比較危險。在公園的入口處應該設置游人容量提示牌。在不同的游戲設施上也應該貼上不同游戲設施的容量提示牌。只有這樣,才不會因為兒童太多而出現危險。游人容量和公園的局部廣場要結合起來,局部廣場可以吸收更多的人群駐留,避免游戲設施因太多人游玩出現的風險。
4.兒童公園道路設計:公園的道路應該有主干道、次干道、消防道、林蔭小道、人行步道等。
(1)主干道的設計要處于城市主要設施與主要區域,要比較近于城市人口密集地帶,應該處于城市人行與車行最便捷的位置,主干道應該貫穿整個公園。如果是對稱式布局的公園,主干道應該處于公園中心位置。如果是自然式布局的公園,主干道應該沿著優美的自然風景區域設計,讓觀光者在主干道上擁有非常好的視覺感。
(2)次干道的設計應該緊密連接主干道,次干道銜接主干道與林蔭小道的主要道路。如果是對稱式布局的公園,次干道應該依附于主干道上并呈對稱式布局設計。如果是自然式布局,次干道的設計應該與主干道很好地銜接,讓居民能夠沿著道路體驗公園最優美的景觀設計。
(3)消防道是公園景觀設計必要的安全道路.消防安全關系到居民的人身安全,消防道應該與主干道結合設計,這樣就不會占據公園太多的道路面積。一些次干道要兼顧消防道的消防車行面積。
(4)林蔭小道是公園中最詩情畫意的道路,可以適當設置一些美麗的植物與花卉。它對游人節省道路行走時間非常關鍵。它也是公園道路趣味增值的必要設計。林蔭小道的設計要注意保證居民的行走安全,在路面行走過程中不能有過多的視線阻擋。
(5)人行步道是公園中最安全的道路,不能有任何車輛行駛。人與車分離是公園道路設計中關鍵的設計,只有做到人車分離,才能保證居民身心健康,才能使居民在公園中能夠暢玩。
5.兒童公園地形的利用與處理:公園的地形,在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氣候下會有不同的地形特征。最高處,可以考慮設置公園的主要文化形象雕塑。斜坡處,可以考慮種植草皮,增加一些四季植物,既可以給游人野外踏青就地駐留,也可以增添審美情趣,還可以沐浴陽光。在低處,可以考慮設計一些湖、池等,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土方,還可以將低處土方用來處理平地,十分節省資源。在平地,需要景觀設計師進行各種各樣豐富的設計。
公園的地形利用與處理需要統籌規劃。在規劃設計中,有自然式景觀設計、規則式景觀設計、自由式景觀設計、混合式景觀設計等。自然式景觀追求曲徑通幽,移步易景的特點。規則式景觀追求對稱式布局,可以在對稱式布局基礎上適當設計一些諸如勒諾特爾式的歐洲造園風格,也可以增設一些雕塑文化等。自由式景觀可以增加一些現代元素,現代新生游戲產物的設計,讓游人視線轉移到新生游戲產物上?;旌鲜骄坝^可以融合規則式布局與自然式布局,讓兩者情景交融,交輝相應。
6.兒童公園的建筑:兒童公園的建筑設計非常重要,我認為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歷史、人文、材料、周邊環境等進行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創意很重要,可以結合當地獨特的特產、當地獨特的文化、甚至是當地房屋特點、當地歷史人物等進行創意聯想。兒童公園的建筑形式應該多種多樣的,這樣可以體現公園的建筑多樣性,活躍公園氣氛,增添游人審美情趣。公園的建筑不宜太高,盡量做低矮些,太多會阻擋游人視線、阻擋游人陽光、阻擋通風等。公園的建筑應該統一,不能太凌亂,不然會使游人產生審美疲勞??傊珗@的建筑應該在統一的分析與規劃設計下進行設計,要讓它們在統一中富有變化。
如圖3中設置了一個攀爬訓練的建筑,該建筑以樹屋的概念作為主要設計理念,其目的就是鍛煉兒童挑戰自我的意志力,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
兒童公園的建筑適當可以增加一些建筑樂趣,比如迪士尼樂園,擁有屬于迪士尼的建筑文化,包括古堡,動物造型建筑,個性張揚的建筑風格等。
總之,公園的建筑是公園中非常重要的景觀文化。它是公園設計的重點。
六、影響兒童公園景觀自身的因素
(一)城市居民的習慣與愛好
居民區中的兒童公園,是居民區中很受兒童喜愛的活動區域,它也是城市居民陪小孩運動休閑的好去處。兒童公園的設計應該讓兒童的活動安全能夠得到保障,要設置一些方便家長看管兒童的設備設施。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做一些不同的兒童游戲設施,讓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都能享受到兒童公園的活動樂趣。
(二)兒童公園所占比重
兒童公園是城市居民陪護小孩的很好的場所,它的建造應該處于比較大的空間環境下。兒童公園在城市規劃中至少需要騰出一處大型的空間來設計,這對城市的發展非常好。兒童公園的游戲設施應該多樣化,這就要求兒童公園的場所需要足夠大,以容納不同的動態、靜態的游戲設備。
(三)兒童公園附近的設施
兒童公園附近的設施,不能有任何可能對兒童造成身體健康影響的場所。比如有些工廠排放出來的有毒氣體,會讓人間了非常難受,對健康造成影響。有些食品加工廠一些魚腥味等的傳播,長時間間了會非常不舒服。一些工地,機器設置運轉的噪雜聲、轟隆聲等都會使人的耳朵很不舒服。一些娛樂場所,對兒童也會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傳播正能量。所以,兒童公園的附近,不能有任何對人造成不良影響的設施存在。
結論
現代化城市需要擁有兒童公園的配套設計,每個居住區中也需要配套兒童園區。兒童公園不僅能夠增加城市的綠化率,給環保城市評選帶來巨大的優勢,而且能夠豐富居民的日常休閑生活,增添居民的生活樂趣與活動趣味。好的兒童公園的設計,能給當地帶來旅游經濟創收,給城市名片增加優秀的設計背景??傊總€城市都需要擁有兒童公園的設計,每個城市都需要把兒童公園設計好,每個城市都要讓兒童公園真正進入居民的生活,每個城市都需要使公園成為城市文化生活的新景點。
基金項目:粵教科函[2017] 22號文件廣東省教育廳2017年“創新強校工程”科研項目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人文社科);項目批準號:2017WQNCX184。
參考文獻
[1]丁潤怡.吳冬蕾.體驗性兒童公園景觀設計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 (23):80-83
[2]林瑛.兒童公園的時間要素設計[J].創意與設計,2015 (06):89-92
[3]堯馨雅.吳奕潔.溫小軍.傳統兒童公園模式的更新和發展探究——以贛州市兒童公園為例[J].建材與裝飾,2019(07):92-93
[4]崔炳盛.兒童行為心理影響下的兒童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8 (07):224
[5]于越.基于游戲行為需求的兒童戶外公共空間設計研究[J].美術大觀,2018 (07):100-101
[6]林敏儀.李定涓.廠訓海珠兒童公園立體綠化的景觀營造[J].廣東園林,2016 38 (0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