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懷民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群眾工作,他接待處理群眾信訪的故事,在老百姓中傳為美談,歷久彌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正定工作時,就擺開桌子,在大街上面對面接待群眾,聽取意見建議。在福建寧德工作時,提出了“四下基層”制度,即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他說,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
2003年9月1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帶領省市縣三級領導到信訪大縣浦江現場接訪。去浦江接訪前,一是廣而告之,讓廣大群眾知道;二不要地方安排特定人選和特定事項做樣子;三敞開接待,不限制來訪群眾人數。當天,14個接訪小組,在浦江中學操場擺開場子,敞開接待群眾,現場解決問題,交辦落實責任制信訪事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信訪工作要“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示,要加強風險研判,加強源頭治理,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切實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注重源頭預防,夯實基層基礎,加強法治建設,健全化解機制,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針對性,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
在《之江新語》一書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主動下訪的重要性: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主動下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每個領導干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各級領導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的責任,就是向人民負責,為群眾解難。總書記說,基層是群眾信訪的源頭,又是解決信訪反映問題的關鍵。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廣大基層干部長期處于一線工作,為人民群眾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問題。在信訪工作中,基層干部應該把好第一道崗。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領導下訪接待群眾,是一舉多得的有益創舉。他說:“領導下訪,是新時期開展群眾工作的一種有效形式,是信訪工作的一種新探索和新思路,也是從源頭做好信訪工作的一項有力措施。”他強調:“下訪接待群眾是考驗領導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場,來訪群眾是考官,信訪案件是考題,群眾滿意是答案。”
總書記還指出,做好信訪工作,責任在領導,機制在長效,關鍵在落實。各地要堅持“分級負責,歸口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層層負責,落實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要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要直接負責、具體抓,其他領導要主動配合、密切協作,努力形成黨委、政府統一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從河北正定到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走來,一以貫之,率先垂范、躬親落實,扎實踐行帶頭做好信訪工作的重要政治責任,為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了做好群眾工作的典范,并在實踐中形成了做好新時期人民信訪工作的深刻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信訪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和論述,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成為開創新時代信訪工作新局面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科學思想指引是有力行動的先導。各級黨委政府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國信訪系統著力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推進信訪法治化,等等,一系列創新做法,信訪化解民怨、紓解民困的效率提高了,過程透明了,不了了之或久拖不決的事情大大減少,群眾滿意度大大提升。廣大信訪干部及有關責任部門卓有成效的工作,人民信訪制度及其工作機制,成為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重要制度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