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關(guān)于讀書的樂趣和益處,古往今來名家碩儒之論述可謂汗牛充棟。
我愛好不多,但自幼喜愛讀書,這一愛好甚至可稱為嗜好一直伴隨我到今天。無論生活如何艱難困頓,無論學習和工作如何繁忙,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無論酷暑還是寒冬,無論是“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明媚季節(jié),還是“忽然一夜清香發(fā)”的春日時光,夜深人靜時,一盞燈光下,總有一段時間是留給自己的。
這一段或長或短的人生片段,是干凈的,是甜美的,是沉謐的,是令我的思想可以自由飛翔的,這就是打開一本好書的時刻。
我喜歡打開一本新書時那一抹淡淡的油墨香,喜歡用手指翻起紙張的那一絲沙沙響,這讓閱讀具有了一種儀式感,為孤獨的氛圍注入了一種音樂感,糅進了塵世的聲響,這一種愉悅的體驗是電子書無法替代的。
如果翻開的是一本舊書,那一定是令你百讀不厭的,哪怕書角已經(jīng)磨損,哪怕上面已有密密麻麻的閱讀標記和品鑒心得,當重新翻起,宛若老友重逢,心手相握之時,一份親切感油然而生。
當年與之于某時某刻的邂逅,那邂逅時瞬間的共鳴和欣賞,便會如回放的電影鏡頭那樣,掀開塵封已久的回憶。又像打開了一壇封存的老酒,須臾之間,已讓人有了微醺之感。
電子書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自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和魅力。它可以將碎片化的時間充分利用和整合,還可以發(fā)揮線上互動功能,讓共鳴和辯論在同一時空呈現(xiàn),而這些是紙質(zhì)書無法比擬的。
因此,無論對于何種形式呈現(xiàn)的書籍,我們都可以抱著更加包容的心態(tài)去審視、去嘗試、去接受,這樣與時俱進、“日日新”的態(tài)度,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和心胸。
當然,這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無論何種形態(tài)的書籍,其內(nèi)容應(yīng)當是健康的、積極的,是有思想、有靈魂、給予人們知識和智慧的。
書的形態(tài)也許各異,然而真正重要的卻是讀書人的感悟。
我們都讀杜甫,也許有的人讀出的是人生的愁苦和煎熬,也許有的人讀出的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悲憫情懷。
我們都讀李白,也許有的人讀出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和豪邁,也許有的人讀出的是懷才不遇的孤傲無奈。
我們都讀蘇軾,也許有的人讀出的是“對鏡貼花黃”的浪漫幽情,也許有的人讀出的是貶謫苦旅中那一種隨遇而安、恬然豁達的人生智慧和處世態(tài)度。
閱讀者的心境不同、閱歷不同、境界不同、氣度不同,收獲的感悟和心得也會如品茶如飲酒,其品質(zhì)和濃度自有差別,這也正是同一本書因邂逅的對象不同,其發(fā)揮教益功能和產(chǎn)生共鳴程度不同的原因所在。
而這些差異性的獲得感,偏偏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沒有考量到的,也正因為沒有考量到,而讓自己的作品具有了見仁見智的效果,正好詮釋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所要表達的真正意蘊。
如果遇到了人生的不如意,心生煩悶,請讀一讀普希金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焦急。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難忘的回憶。
我們會在這首詩里得到安慰,得到護佑,懂得辯證法的要義,懂得時間是療傷的最好藥劑。
因此,當身處逆境時,要做到“失意而不失志”,大度地去面對考驗,坦然地去接受現(xiàn)實,積極地去儲備能量。一旦時機成熟,方可逆勢上揚,突出重圍,贏得成功。因為上帝幫助自助者,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如果恰逢“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順境,也不要找不到北,忘了那些曾經(jīng)給予我們幫助的人。他們真誠的輕輕攙扶,他們默默鼓舞的眼神,他們在夜晚里給予我們溫暖心靈的話語……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路途;就像一座燈塔,指引了我們的方向。
是的,一路走來,誰都不容易,那些深夜燈光下奮筆疾書的努力,那些寒風里獨自前行的腳步,那些不被理解的苦悶和無助,那些受了冤屈無人傾吐的壓抑和痛苦,怎可因暫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
所以,別忘了“福禍相依”表達的哲理。這需要我們保持冷靜和清醒,對錦上添花者多一些淡然,而要借著此刻自己的力量,去做些贈人玫瑰和雪中送炭的事情,去把當年幫助我們成長的那些人的精神,悄然低調(diào)地播撒和傳揚出去。這既是感恩,也是以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的善舉,更是讓我們不至于飄飄然而忘乎所以的最佳選擇之一。
我樸素地認為,閱讀是最好的美容劑。它可以讓女人變得更加優(yōu)雅和知書達禮,一顰一笑間嫵媚無敵。它可以讓男人變得更加儒雅和大氣,舉手投足間洋溢無窮魅力。
讀書,可養(yǎng)生活情趣,令每個平淡的日子都灑滿陽光,把斗室方寸之地化為詩意的棲居。讀書,可養(yǎng)浩然之氣,拓寬眼界,增長智慧,豐富內(nèi)涵,提升格局,既能夠與時俱進,緊貼時代脈搏,引領(lǐng)風尚和潮流,又可從中體悟“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氣度,從而讓我們自帶光芒,給予身邊人正能量,達到悅己悅?cè)说男Ч?/p>
每當我讀完一本好書,合卷沉思之時,就好像剛剛與作者進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思想交流,就仿佛與作者展開了一場心靈碰撞的文化盛宴,既可以思接千載穿越古今,又可以遙想未來探尋未知。
在時空隧道里遇見一個又一個知音知己,讓我們的思想更加豐盈和飽滿,為逐夢的腳步注入了信心和堅毅,從而淡泊寧靜、行穩(wěn)致遠,擁有了“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樂觀和希冀。
最是書香能怡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朋友們,來一起讀書吧,我相信并且堅信,在閱讀中我們將遇見更加美好的自己!
(作者系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