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東 董燦 譚鋒 王建勇


摘? ?要:為了改變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問題,引導學生參與體驗,把學生培養成為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能型勞動者,文章以CAD課程教學為例,介紹了多元化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并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出發,總結歸納了課程設計、體驗交流、教學評價等教學策略,為后續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教學策略;計算機輔助設計
近年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非常迅猛,高職院校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培養了一大批符合職業需要的人才。對于高職的教育而言,基本的目標就是培養出各種技能型人才,使其能夠適應企業生產、管理以及服務等不同崗位需求。但目前,高職院校在教育觀念上相對較為陳舊,同時,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是教學管理者及教學團隊必須面對的問題。
體驗式教學[1]結合的培養模式是近年來比較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學模式,與以往的教學方式有很大差別,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1? ? 體驗式教學概述
體驗式教學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從教學需要出發,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引入、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和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其全面發展,如圖1所示。
2? 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1)主動學習。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授型”的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習者為主,要求學習者發揮主動精神,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體驗式學習[2]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參與,如果沒有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
(2)樂于學習。不是教師單方面制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學生獲得快樂,才是寓教于“樂”的真正體現。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感受到了快樂,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3)團隊組織。體驗式教學過程特別強調將個人的體驗與集體成員共享成果,并將成果應用于實踐,才是體驗式教學的最終目的。在組織中能夠體現不同學生的個性,并在團隊中發揮不同的作用,所以,體驗式教學活動是促進集體成員之間互助學習、互助體驗、成果共享的過程。
(4)經驗總結。從本質上講,就是要把學生的知識、直接經驗、日常生活軌跡當作一定的參考和教學資源,發掘學習興趣的課程內容價值。從教授角度講,要鼓勵學生對知識的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從學習角度來說,就是要把直接經驗的吸納作為學習的目的,同時,間接經驗也要進行消化總結然后轉化為直接經驗,強化自身的素質,如圖2所示。
3? ? CAD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3.1? 教學內容不合理
目前,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課程的教材版本多,內容也較為詳實。但其主要是突出CAD技能的理論性與單一程序化步驟[3],忽視了實際應用能力與個性化創造能力的培養。很多教材都是突出軟件具體操作,實際項目中的模塊式、任務式的相關內容較少且應用性不夠強。在案例的選取上,也忽視了學生個體的不同,沒有考慮到團隊協作及個人角色在項目中的實際作用,按照教材開展的教學活動也難以滿足不同工作崗位的適應性要求。
3.2? 教學組織較單一
眾所周知,教學的設計和組織在實踐性課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往往在教學活動中,特別是在設計和組織的環節,沒有考慮到學生應該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CAD課程的教學組織,很多教師把課程實踐簡單地理解為課堂練習,布置幾個任務,簡單畫幾個圖形,使得學生并沒有足夠的興趣去完成,難以專心投入,最終導致教學與實際的脫節,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3.3? 評價方式不科學
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以往對CAD課程進行教學評價要么以卷面成績,要么以設計報告作為標準,缺失了教學過程中認知與體驗的評價,很難體現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使得評價結果較為片面,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4? ? 實施教學策略
4.1? 優化課程設計
CAD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技能型課程,首先,應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得學生能夠將教學內容合理地轉化為自身具備的技能,并很好地應用于實踐。其次,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等材料的制定上要充分考慮與實際工作崗位的運用結合,讓學生能夠參與體驗。
4.2? 加強組織管理
傳統教學通常以教師面授教學為主,輔以課本及練習等作為知識的傳授,學生往往是被動僵化的,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與教學活動之間沒有產生有效的化學反應。體驗式教學的組織管理是從知識的受眾(學生)出發,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的整個過程為重點,強調在體驗和實踐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同時,強調團隊和個性的重要性,在組織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參與團隊協作與發揮個性特長,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內容中來,才能夠充分鍛煉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3? 改進教學方式
合理地將多種新興的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引入CAD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其中的興趣,還能夠增進師生、學生間的交互,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還能在交互體驗中,不斷發掘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4.4? 完善教學評價
傳統教學多根據學生的成績以及就業情況進行單一的評價,而體驗式教學更看重學生的個性、悟性以及創造性,不會單一地去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從多角度、多層次出發,隨機地在學習體驗過程中,適時做出評價及總結,并以此不斷地給予學生正面的啟迪,激發其創造性思維。
4.5? 淡化直接結果
傳統教學注重課本及理論知識的掌握,強調標準化學習和對知識的記憶,其反應較為直觀。體驗式教學除了完成掌握知識這一基本的教學目標外,更加側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感覺和領悟,因而其結果的反應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長期性,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體現其教學價值。
5? ?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CAD課程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可以考慮引入多元化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將獲得的教學經驗拓展到其他實踐類課程,并最終實現優化人才層次、提升培養效果的目標,不斷為社會輸送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盛春榮,沈國明,蔣云兵.新課程與體驗式教學[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
[2]劉書艷.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4):57-60.
[3]張嵐.CAD“學案”教學的啟示與反思[J].科技信息,2011(6):119-122.
Research of diversified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CAD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 Dong, Dong Can, Tan Feng, Wang Jianyong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hange the poor dynamic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inspi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skilled workers wh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nterprises, taking CAD course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iversified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l,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room teaching, summarizes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course design, experience exchange,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It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llow-up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y; computer aided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