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我科75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參照、實驗兩組,分別開展常規護理干預、常規護理聯合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肺部感染發生情況及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結果:實驗組肺部感染發生率(2.70%)顯著低于參照組(21.06%)(P<0.05)。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相比,無較大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SF-36評分明顯較高(P<0.05)。結論: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踐效果較佳,值得應用。
【關鍵詞】肺部感染;重癥監護患者;神經外科;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4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203-01
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大多收治的是危重癥患者,該類患者有多種肺部感染危險因素,故而其發生肺部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不僅可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還可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開展臨床醫護工作時,應加強對肺部感染的預防,以保證患者生命的安全性。為探析于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對我院75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展開研討,詳細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礎資料
選擇我科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5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參照組共38例,男女之比為22:16,年齡45~79歲,平均(58.76±2.34)歲;實驗組共37例,男女之比為20:17,年齡45~80歲,平均(58.82±2.19)歲;經統計,兩組基線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方法
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即根據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需求及肺部感染危險因素,予以相應的干預措施,包括:病情觀察、環境消毒、遵醫處理、無菌操作等。
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施以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組建肺部感染預防個案分析針對性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成,兩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專科護士作為副組長,共同商討肺部感染預防的針對性護理方案,并對科室所有護理人員展開集體培訓,內容包括:消毒隔離措施、醫院感染控制等,以增強護理人員對肺部感染防控有關知識的了解。(2)個案分析針對性護理的實施:①肺部感染風險評估:查閱患者病例,了解其疾病信息,觀察其是否存在肺部感染有關因素、有無意識障礙、是否需長期臥床等情況,分析是否實施機械通氣、切管切開、氣管插管等干預策略,是否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與免疫抑制劑,觀察其是否為高齡、易感染患者,以準確把握患者具體情況,明確后期護理方向及目標。②環境干預:對患者所用物品實施嚴格的消毒與清潔,每次清潔1次患者所接觸的醫療設備與物體。對疑似或出現肺部感染的患者,應叮囑專人予以衛生消毒[1]。對醫療期間所產生的廢物與生活垃圾,應根據有關規定,實施相應的處理,以免二次感染的出現。③心理護理: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與精神狀況,依據患者性格與職業特點,選擇相應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撫慰,以消除其不良情緒。另外,還可安排家屬于規定時間探望患者,偶爾還可通過手機與患者進行交流,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④用藥指導:依照醫師囑咐與患者具體病情,予以相應的抗菌藥物,并囑咐患者按時按量服用,以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另外,還應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及時通知醫師對治療方案的調整。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肺部感染發生情況。
(2)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利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2],評估患者生活質量。SF-36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以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生活質量)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肺部感染發生情況)用n(%)表示,行X2檢驗,當P小于0.05時,便可判定差異較為顯著,有統計學價值。
2?結果
2.1?兩組肺部感染發生情況對比
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肺部感染發生率明顯較低,組間差異較大(P<0.05),見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前,兩組SF-36評分相比,無統計學價值(P>0.05)。干預后,相較于參照組,實驗組SF-36評分顯著較高(P<0.05),見表2。
3?討論
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即通過個案分析法的引入,引導臨床護理人員對肺部感染出現因素的思考,增強其風險管理意識,經團隊合作作用下,最大程度地降低肺部感染發生幾率[3]。除此之外,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還可有效明確護理人員職責與護理目標,提高肺部感染防控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從而提升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護理中,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主要是通過組建肺部感染預防個案分析針對性護理小組,明確護理內容與方向,保證后期護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通過針對性護理措施的實施,來減少肺部感染的發生。本研究中,實驗組肺部感染發生率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較低,這表示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的應用能減少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
實驗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與參照組相比,顯著較好,這說明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能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于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實踐,可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玉蘭, 程洪英, 張紅芳, 等. 康復護理在急性腦梗死并發肺部感染患者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探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22):97-98.
[2]?呂春子, 朱麗瑜, 陳壯容, 等. SF-36評分在頸源性頭痛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9, 18(8):824-827.
[3]?吳麗君, 梁艷華, 李華. 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服務對顱腦損傷重癥監護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的效果分析[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 2019,18(5)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