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華 羅粵 董晉志


【摘要】目的:探討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療甲亢不良反應對比及臨床安全性研究。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對照組(n=39)和觀察組(n=39),對照組給予甲巰咪唑治療,觀察組給予丙硫氧嘧啶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肝功能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ALT、AST、TBil變化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白蛋白變化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出現的皮疹,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及甲狀腺功能減退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甲巰咪唑治療甲亢藥物安全性較丙硫氧嘧啶更高,更適合普通甲亢患者治療,甲巰咪唑治療對肝功能損害較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甲狀腺功能亢進;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safety of methimazole and propylthiouracil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9)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9)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imazo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pylthiouracil. The liver function index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T, AST and TBil chang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albumin chang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ash,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leukopenia and hypothyroidis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ethimazole is safer than propylthiouracil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ordinary hyperthyroidism patients. Methimazole treatment has less damage to liver function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methimazole; Propylthiouracil; Hyperthyroidism; Safety
【中圖分類號】
R49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245-02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醫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據不完全統計,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主要好發于20-50歲的女性群體,發病率約為2%,仍以0.2-0.3%的增長率呈持續增長趨勢。目前臨床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主要采用手術、常規清甲、抑制甲狀腺激素藥物等多種規范化治療[1-2]。但是由于患者病情的差異,需要有針對性較強的治療方法。因此,本研究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療甲亢不良反應對比及臨床安全性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齡(27-71)歲,平均(48.4±2.11)歲;觀察組39例,男16例,女23例;年齡(24-69)歲,平均(47.1±2.02)歲。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甲巰咪唑(國藥準字H11020440,生產廠家:北京市燕京藥業有限公司)治療,成人劑量一般為每天30mg(6片),可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為3-8片,最大日劑量為12片,分次服用。疾病控制后,根據病情的需要,每日維持量在5-15mg(1-3片)之間,治療過程通常為24個月。觀察組給予丙硫氧嘧啶(國藥準字H32020795,生產廠家:精華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治療,成人首次服用6~12片/天,3~4次。癥狀得到控制后,劑量逐漸減少到0.5-2片/天,療程約24個月。
1.3?觀察指標
(1)肝功能的各指標。分別從外周血中丙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基轉移酶(AST)、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PT)以及總膽紅素(TBil)的變化。
(2)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包括皮疹,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1.4?統計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肝功能的各指標比較
經過治療,觀察組與治療組肝功能各指標與自身治療強相比較都有顯著的變化,變化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ALT、AST、TBil變化情況1低于對照組(P<0.05),白蛋白變化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情況比較
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出現的皮疹,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及甲狀腺功能減退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碘元素攝入不足或過量的現象時常發生。此外加上受到社會關系、遺傳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致使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在逐年增加。相關資料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在甲狀腺類疾病中的發病率是較高的[3]。目前西醫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難度較大,尚無特效療法,其中抗甲狀腺藥物因經濟實惠、服用方便、依從性好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
近年來,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在治療甲亢中得到應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ALT、AST、TBil變化情況1低于對照組(P<0.05),白蛋白變化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甲巰咪唑對患者的肝損傷更小,而丙硫氧嘧啶與肝損傷密切相關。與血細胞減少或皮疹相比,肝損傷更傾向于隱性器質性損傷。多數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不易發現。本研究中,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出現的皮疹,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及甲狀腺功能減退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甲巰咪唑的藥物安全性較高,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依從性。當使用抗甲狀腺藥物丙硫氧嘧啶或甲巰咪唑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藥物。鑒于丙硫氧嘧啶的肝損傷發生率很高,通常建議用于嚴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推薦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治療常見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密切監測血液常規,肝功能和皮疹的發生變化,合理治療不良反應[4]。
綜上所述,甲巰咪唑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比丙硫氧嘧啶更安全,更適合于一般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患者的治療,且甲巰咪唑治療肝損害較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曉軍. 柴胡疏肝散加味聯合甲巰咪唑片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30):3396-3399.
[2]?劉敏, 蘇娜, 秦舟,等. 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肝功能影響的系統評價[J]. 醫藥導報, 2019, 38(7)940-946.
[3]?牛榮, 王建鋒, 晉建華, 等. 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停藥時間對正常大鼠甲狀腺24 h攝131I率的影響[J].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17, 37(3):162-165.
[4]?曹曉紅, 陳平, 陳樹, 等. 丙硫氧嘧啶與甲狀腺素片治療老年甲亢的療效比較[J]. 西南國防醫藥, 2017,27(12)127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