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
近日,在全國首個科技公益教育直播平臺———聯想未來云課堂第二課《打開未來智慧之眼》的線上課堂上,聯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毛世杰作為課程主講人定向為革命老區陜西延安的500多名師生解答了生活場景背后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其中如何通過電子眼制造國產大飛機成為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部分。
棗園中學是一座城郊學校,校長張東紅在這里任教已經七八年時間了,據他介紹,學校學生以從農村到城里務工人員的孩子為主,雖然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城里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但科普知識對這些山區的孩子來說十分少見,這節課介紹了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希望以后不僅是聯想,還要有更多的科技企業來關注科技知識在山區的普及。
此次直播繼續攜手人民網智云等平臺面向全國的網友開講,吸引了全國27萬網友圍觀。聯想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出聯想未來云課堂,旨在豐富在線復學的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
這次課直接聚焦在計算機視覺技術。毛世杰在課上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主要講述計算機如何從數字圖像或視頻中獲得高層次的理解并輸出動作。簡而言之,就是如何利用計算機視覺來“看懂世界”,并執行分配的任務。
國產大飛機正在頻繁試飛,并最終實現了中國人多年的“大飛機夢”。在堂課演示過程中,大飛機制造用了聯想晨星AR眼鏡去尋找發現在研發設計環節、供應鏈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檢測飛機零件是否合格、安裝是否到位;在生產環節,用聯想機械臂進行遠程噴涂;在運輸環節中,用聯想視覺導航AGV來搬運物料……這些都運用到了計算機視覺技術。
就連最基礎的線纜和連接器裝配工作也離不開計算機視覺。一架國產大飛機的制造過程涉及1.5萬根線纜、約500多線束,且裝配流程極其精細,一根線的偏差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嚴重后果,對準確度來說是頂級考驗。
但是,通過使用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基礎的晨星AR眼鏡及其后臺技術,可以自動識別線纜,直觀地在連接器上指示線纜對應的孔位,大大縮短裝配時間,以前3個人花半天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1個人只需1小時就能完成,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準確性也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聯想還為國產大飛機的制造提供強大計算能力和仿真解決方案,通過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融合推動航空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全力為“大國重器”添磚加瓦。
“埃菲爾鐵塔,我們一看到就知道是什么,如果把自己想象成計算機,它是如何識別的呢?它看的和我們人類完全不同,而是一張像素表,然后通過復雜計算,來勾勒和判斷它是什么東西。”堂課演示中,毛世杰通過像素表形象地給孩子們展示了3個類型的攝像頭———彩色相機、魚眼相機和深度相機,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對于計算機視覺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在毛世杰的直播中,聯想計算機視覺的應用場景覆蓋了購物、游戲等生活娛樂場景和國產大飛機、智能制造等大型工業場景。通過和聯想未來中心連線,毛世杰展示了聯想搭載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質量檢測機、視覺導航車、人機協同機械臂等人工智能產品,將深奧的理論與實際應用場景結合,把高深難懂的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技術生動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
此次課堂中展現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只是聯想技術實力的冰山一角。目前,聯想在全球多個國家設有研發基地,有超過1萬名研發人員和工程師,每年投入100億元用于研發新技術、新產品。至2019年底,聯想集團擁有專利和專利申請27000項,其中已申請5G專利600多件,全球排名前列。同時,聯想正在利用領先的邊緣計算技術、可靠的物聯網設備,以及豐富的軟件平臺系統,圍繞智能物聯、智能基礎架構、智慧行業等開啟變革,將聯想的產品、方案和服務賦能給各行各業。
除了以智慧賦能我國制造業、助力國產大飛機“上天”以外,聯想的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還深入農業、教育、交通、醫療等多個領域,推動這些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聯想目前已為中石化、國電、北汽、東風、濰柴等中國500強企業中的超過100家,提供了一體化的智能解決方案,在助力這些企業智能化過程中,與企業一起重構研發、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等全價值環節,驅動企業創新業務模式,全面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
據介紹,此次直播課是通過聯想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實現了線上與學生的定向授課,可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在線實時互動、學情分析、特色教學、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等功能。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聯想正圍繞各類計算終端,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打造數字化創新場景,建立起一套涵蓋“教學、教務、教研”的智能化場景創新智慧教育解決方案,致力于把“教、學、考、評、管”的業務鏈條形成閉環,真正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教學模式的變革,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智能化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