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友添
手動關閉手機APP的后臺,一直是很多朋友的習慣,大家普遍認為這似乎可以節省電量。然而,最近蘋果官方卻發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蘋果官方明確指出,強制關閉后臺APP,也就是“殺后臺”的舉動,只推薦在APP卡死的情況下進行,頻繁殺后臺只會讓手機耗費額外的電量,減少續航。
這個觀點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殺后臺不僅不能省電,而且還會更耗電。而除了“殺后臺省電”外,很多人們習以為常的手機使用習慣,也并不會有預期效果。例如,關閉WiFi、藍牙能更省電,關閉GPS定位可以延長續航,這些操作真的有效嗎?

先從最近掀起軒然大波的“殺后臺”說起。人們之所以有殺后臺的習慣,是因為大家認為APP在后臺沒有關閉,會持續消耗資源,從而造成卡頓、耗電。強制殺后臺可以幫系統減負,這種觀點有沒有道理?要分情況來看。
iOS殺后臺沒有必要?
在iOS系統中,APP在后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在早期的iOS系統中,APP一旦進入后臺,意味著它是無法運行的。盡管它仍會存儲在內存當中,然而它無法調用任何其他的硬件資源(某些特殊APP,例如需要繼續放歌的音樂APP除外,但也是通過非常嚴格的系統接口實現的)。當APP再次被切換到前臺時,才會被重新喚醒、恢復運行,這一機制被稱之為“墓碑”。
在此種情況下,進入后臺的APP是不會耗費額外電量的,盡管APP存在內存中,但內存通電后,僅保存數據并不會額外耗電。而如果將APP清理出后臺,開啟APP時需要重新加載,由于產生了數據交換,CPU、內存、閃存都被調動起來,反而會更加耗電。在默認情況下,內存占用緊張時APP才會被清理出后臺,而手動殺后臺則會大大增加APP重新讀取的頻率,這對續航無疑是不利的。
從iOS7開始,系統允許部分APP在后臺進行有限的活動(后臺應用刷新),但APP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例如微博在后臺可以偶爾刷新一下頁面等。這個機制的確會耗電,但影響不大。如果想要極致省電,可以在設置中關閉后臺應用刷新即可,沒有必要進行手動殺后臺。
安卓需要殺后臺嗎?
安卓的后臺機制和iOS不同。傳統意義上,安卓系統會為APP的進程分配不同的狀態,例如前臺應用(Foreground_APP)、可見應用(Visiable_APP)、二級應用(Secondary_APP)、隱藏應用(Hidden_APP)、內容提供器(Content_Provider)和空應用(Empty_APP)等狀態。當內存不足的時候,系統會優先終止Empty_APP進程和服務,將內存釋放出去;內存再次吃緊,就開始對Content_Provider動手腳,以此類推。
安卓的后臺調度機制
因此,安卓APP在后臺能做的事情是比iOS多很多,安卓APP還可能會通過一些手段,來改變自己進程的狀態,以長期駐留后臺。這種情況下,安卓APP會在后臺消耗額外的資源,對續航和流暢的負面影響“肉眼可見”。
但是,針對這些情況,無論是Google的官方版還是第三方廠商的ROM,安卓系統本身也都有所調整。
Google官方安卓系統。Google意識到了安卓APP后臺濫用資源的問題,目前的安卓系統會對后臺進程的資源調用有所限制,后臺進程只能調用一小部分的硬件資源(例如壓縮APP在后臺運作只能占一小部分CPU);又例如安卓7引入了Doze休眠機制,安卓8、9進一步限制后臺(如禁用第三方API等),到了安卓10中,符合較新API規范的APP已經基本不會在后臺頑強駐留。
第三方安卓ROM。很多國內的第三方安卓ROM對APP后臺的限制,要比Google官方更加嚴格,例如能夠切斷APP間相互喚醒、能夠讓APP更徹底、更快地進入凍結狀態等。不過這也帶來了APP經常需要重新加載等問題,但不可否認這的確可以更省電。
那么安卓到底要不要手動殺后臺?這也需要分情況。
如果使用的是官方最新版安卓,而且安裝的APP使用規范的API,那么APP在后臺消耗的資源少之又少,可以不殺后臺;
如果使用的是對后臺限制嚴格的安卓ROM,而且開啟了諸如“智能后臺”之類的模式,APP后臺會被嚴格限制,也可以不殺后臺;
如果ROM較為老舊并對APP后臺限制不嚴格,而且APP編寫不規范,則需要手動殺后臺。注意,安卓殺后臺不僅需要在多任務界面關閉APP,還需要進入到應用詳情頁強制停止,APP可能才會完全停止運行。
簡而言之,iOS手動殺APP后臺的確不能更省電,甚至可能更耗電;而安卓則和系統版本、具體APP有著很大關聯,是否需要手動殺后臺不能一概而論。
關閉WiFi也是很多人常用的省電操作。一旦沒有使用WiFi的需求,關掉手機中的WiFi開關,似乎這就能節省電量。然而,真的如此嗎?
首先,WiFi開關無論開啟與否,WiFi模塊在不工作的時候,基本是不會耗電的。WiFi最耗電的時候,是傳輸數據時。也就是說,就算開啟了WiFi開關,但沒有連接到WiFi網絡,WiFi也沒有傳輸數據,WiFi模塊的耗電量可以忽略不計,是否開啟WiFi開關,手機的續航不會有明顯變化。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目前iOS和安卓都加入了網絡掃描一類的功能,無論開啟WiFi開關與否,手機都會自動搜尋周圍的WiFi網絡。這樣的功能,的確會增加耗電量。
簡單來說,如果想要從WiFi這一塊省電,要做的應該是關閉WiFi網絡掃描一類的功能,而不是關閉WiFi開關。
很多朋友也有關閉藍牙省電的習慣,然而這是否真的有用?這需要分情況討論。
首先,開啟藍牙后,如果藍牙沒有在工作,那么耗電量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和WiFi的情況類似。
其次,就算開啟藍牙或藍牙處于工作狀態,但是藍牙連接的是BLE低功耗藍牙設備,耗電量也基本可以忽略。藍牙從4.0版本開始,增加了低功耗藍牙BLE的分支,BLE的耗電量極小,很多智能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環、智能手表使用的就是BLE來連接手機,對待機時間幾乎沒有影響。
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傳統藍牙的話,那么藍牙的耗電量還是不容忽視的。例如音頻傳輸,目前手機藍牙音頻仍使用傳統藍牙的A2DP協議,并不省電。
因此,開啟藍牙、連接BLE設備的情況下,并不會影響待機;但如果連接的是無線耳機這樣的傳統藍牙設備,就會有額外耗電了。日常使用手機,通常都不會一直連接傳統藍牙,開啟藍牙開關并不需要擔心耗電問題。
GPS模塊是手機傳統的耗電大戶,很多朋友習慣關閉GPS省電,需要用到地圖之類的APP時,才開啟。這操作真的可以省電嗎?這也需要分情況來討論。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GPS模塊在被調用的時候,才會產生額外耗電。當前手機定位需要使用蜂窩網絡和衛星定位,消耗的電量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盡管開啟了GPS的開關,但手機系統并不會隨時隨刻調用GPS,這在iOS和安卓中,情況又有所不同。
在iOS 11之后的版本中,APP會被嚴格限制調用GPS的權限,用戶可以選擇僅允許APP在前臺時才能調用GPS,因此iOS中APP并不會在后臺偷偷調用GPS(除非用戶手動允許),開啟GPS開關不會有額外耗電。
絕大多數的安卓設備,都允許APP在后臺繼續使用GPS,因此在安卓中關閉GPS節電還是有效果的。而安卓10的機制則和iOS類似,APP可以被限制無法在后臺調用GPS,因此也可以放心開啟GPS。

不過還需要考慮一種情況,那就是手機系統本身對GPS的調用,例如查找手機功能、根據地理定位推送信息(Google Now等智能助手等)。這類功能會在后臺頻繁調動GPS,消耗的電量還是顯而易見的。
簡單來說,如果用的是iOS11、安卓10以上的新版系統,那么就不需要擔心后臺APP調用GPS造成額外耗電;而如果用的是舊版系統,那么關閉GPS對節電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而如果想要更徹底地省電,還得關閉系統的一些服務,但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需要明確的是,NFC在不工作的時候并不會額外耗電,平時開啟NFC與否并不會影響手機續航。但是,NFC在某些情況下很容易被激發,如果將手機和門禁卡、公交卡等放在一起,NFC會耗費額外的電量,而且可能頻頻調動與之相關的APP(例如NFC接觸到公交卡后會調出微信、支付寶充值等),這會對續航造成影響。
簡而言之,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注意不要讓手機貼近公交卡等卡片即可,不需要專門關閉NFC來節省電量。
總體來說,很多人們習以為常的省電操作,其實并不見得一定有用。消費電子的發展,離不開以人為本的基調,現在各類產品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能夠很好地把控能耗和功能,并不需要人們手動去操作調整。隨著系統變得越來越智能,或許殺后臺之類的操作,會漸漸被人們淡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