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眉
海外華人從春節期間就懸著一顆心,焦急地關注大洋彼岸的故國全民抗疫?,F在,病毒已勢不可當地在北美傳播開來,美國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數已經超過中國,成為全世界感染最嚴重的國家。
隔岸關注了這么久,當病毒傳播到自己家門口的時候,我反而異常平靜。
這段時間我的目標是維持“正?!钡纳?。我們一家三口身體都很健康,沒有基礎病,應該屬于不易感染的人群,況且我們所在的地區確診數量非常少,不需要恐慌。
只不過,市教育局在本地確診第二例感染病例后立即宣布全市停課3周,全市中小學生都放假回家。接著,在4月2日,本州州長下達了“居家令”,又將中小學生的假期延長到4月底,并且號召企業界配合防疫工作,優先保障生活必需行業的運轉,其他非必需行業盡量減少生產經營性人員聚集。于是,多數公司停止了員工出差計劃,并開啟遠程辦公模式。所有人都盡量避免外出,我們的正常生活也因此被打亂。
同一天,我的鄰居們紛紛開始在社交媒體的群組里交流遠程辦公經驗。有一位攝影師鄰居告訴大家,她所處的行業不是生活必需行業,疫情一來,她3月份的訂單取消的取消,推遲的推遲。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她愿意為鄰居免費拍一組隔離在家的照片。
于是,另一戶鄰居響應她的號召,為她做起了模特。這家的爸爸在機場的安檢部門工作,媽媽在醫院工作,還有5個小孩。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他們的工作都成了高危工作。拍攝時,他們特意穿上工作時的職業裝,而5個穿睡衣的孩子則環繞在父母身邊。
被拍的另一家,大人在IT行業工作,全家都穿睡衣睡褲,大人抱著筆記本電腦,電腦桌上摞著幾筒衛生紙,小孩子們捧著iPad吃薯片。
攝影師為他們拍下隔離時期的“全家?!薄K麄儗⒄掌l到社交群組中,逗得鄰居一笑。攝影師雖說并非是防疫期間的生活必需行業,但她在非常時期為沉悶的隔離生活增加了色彩。
哪些行業是我們這里認定的生活必需行業?食藥零售、醫療保健和兒童照顧等。幼兒園安排多數幼兒回家,優先滿足醫務工作者和零售業從業人員的兒童照顧需求。其余的商業機構基本都停止運營,沃爾瑪超市成了城市里最熱鬧的地方。我們全家人都盡量待在家里,只是迫不得已需要采購生活必需品時,才派我獨自前去沃爾瑪采購。
平常日子里,公路上的液晶屏會顯示一些勸人系好安全帶、不要超速駕駛之類的標語。這段時間,液晶屏的內容變成了“我們為你們堅守工作崗位,你們為我們待在家里(we stay here for you,you stay home for us)”。市長專門開通網絡直播,每天跟市民匯報政務,尤其勸告大家盡量不要外出。市級政府沒有下令封城的權限,所以全憑市民自覺。市長還特意強調,警務、垃圾處理、自來水、電力、互聯網服務在此時都是必需的,相關行業的工作一定會正常進行。
看到這些,我也感到一絲安心。雖說大家的生活常態被疫情打亂了,但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機構依然在照常運轉。
走進沃爾瑪,擁擠的人潮和公路上稀疏的車輛形成鮮明對比。工作日早上的顧客密度比周末都高,好像全市的人都出來采購生活物資了。沃爾瑪工作人員的數量也比平常多了不少。門口收銀處專門有員工擦拭自助收銀臺的掃碼槍和信用卡機,還有員工用消毒紙巾逐個擦拭冰箱門把手。
疫情剛在美國暴發的時候,我就在社交網站上看到美國人囤貨的消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國人囤積衛生紙。走到衛生紙陳列區,貨架全部空蕩蕩的。兩名沃爾瑪的工作人員站在通道口,告訴顧客:“不能推購物車進去,只能用手抱出來一包?!?/p>
我抱著一大包衛生紙走在超市里,才略微感到安心。
這時候偶遇了我在健身房常見的美國朋友保羅。保羅是一名退休中學老師,正常情況下,他每天午間去健身。運動后,大家坐在體育館的咖啡室里隨意聊天,保羅經常跟我談論國際新聞?,F在健身房關閉,我們在沃爾瑪偶遇,覺得特別親切。我們兩人正打算握手,突然反應過來這是非常時期,于是只互相碰了碰胳膊肘致意,同時又后退一步說話,謹遵疾病控制中心的社交距離建議。
保羅已經60多歲,從來沒見過沃爾瑪的貨架空成這樣??赡艽蠹铱吹絼e人囤貨,怕自己買不到食物,所以一窩蜂地都去囤。美國人過去幾十年過得太安逸了,安逸到不知道如何面對危機。他瞄了一眼我購物車里的衛生紙,笑著說:“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疾病,又不是消化道疾病,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都在囤衛生紙?!?/p>
店里多出很多攜帶掃碼槍的工作人員,他們掃描缺貨商品的條碼,掃描信息會上傳到物流中心的數據庫,作為補貨的依據。工作人員一邊掃碼一邊對我說:“我們在親歷歷史。”
全民宅在家里增加了家庭烹飪的工作量,同時失去了去餐廳吃飯的機會。平常日子里,美國人在餐廳吃飯花的錢超過了買菜錢?,F在因為疫情大家都盡量避免外出,餐飲行業成為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而且餐飲行業的從業人員多為“手??谕!钡碾A層,他們如果在疫情中失業,生活會變得格外艱難。州長出臺限制令,餐廳不能堂食,但外賣還可以繼續。于是,有人設立了眾籌網頁,號召有能力的人支持餐廳生意,大家捐錢從餐廳訂外賣,捐給醫院的工作人員。這樣既能支持餐廳在特殊時期繼續運營,又可以為醫務人員的后勤保障出一把力。
我的鄰居馬修在陪孩子散步的時候遇到我,馬上詢問我們的工作是否受到疫情影響。聽說我們都安好,他也很欣慰。在他看來,疫情總會過去,但是可能會對經濟產生長遠的影響。馬修從事IT行業,其公司專門做網絡廣告生意,現在公司還在努力爭取因為疫情而推動的線上銷售產品的廣告。他擔心如果疫情持續時間太長,損傷消費能力,那廣告生意也沒法繼續了。
馬修樂觀豁達,得知我們的生活沒大礙之后,就繼續帶著孩子在小區的路面上用粉筆涂鴉。馬修畫的都是一些充滿正能量的圖畫。他說這段時間孩子實在太悶了,而涂鴉不僅自己覺得好玩,也能給其他散步的小孩子增加一點兒樂趣。
因為教育局建議孩子們在隔離期間不要串門玩,所以平時經常聚在一起玩的孩子們也不得不各自悶在家里。孩子們除了捧著iPad不停刷視頻之外,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散步。每天,年輕的父母像遛狗一樣帶著小朋友在小區里走來走去,但也擋不住小孩子煩躁情緒的累積。
有鄰居在社交網絡群組中發帖說:“最近小區里的孩子們因為隔離都很沉悶,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設計個‘尋找泰迪熊的游戲。我們都在自家的窗臺上擺一個毛絨玩具熊,這樣小孩子散步的時候可以玩找熊游戲。”
這個主意源于一本廣為流傳的英文兒童繪本《我們去獵熊》。繪本中,爸爸媽媽帶著家里的寶寶去郊游,走過草原,蹚過溪流,穿過森林,最后遇到了一頭熊。
可現在,連放著滑梯、秋千的公園都關閉了,小孩子們困在家里,雖然擁有平常夢寐以求的“無限iPad時間”,卻比任何時候都向往戶外活動。
鄰居們紛紛響應號召,裝飾自家窗臺,每家每戶朝向馬路的窗臺上都擺上了各式各樣的毛絨玩具。
兩個小時之后,一位有兩個男孩的媽媽就在社交群組里匯報:“我們今天找到了17只!其中有一只是皮卡丘!感謝鄰里為小朋友創造出小區里的‘動物園?!?/p>
之后的每天,小區里每家每戶都在更換毛絨玩具,想盡量給隔離期的小孩子增添一點兒新鮮元素。
遇到危機,社區鄰里間的聯系的互動突然頻繁起來。我在散步時遇到好幾個曾經只是點頭之交的鄰居,他們見到我都會停下來問:“你們這段時間過得怎么樣?你們在中國的家人呢?”
我告訴他們:“我的家人身體都好,就是焦慮地過了幾個星期,而現在又要繼續為我焦慮。”
他們笑著說:“全世界人都一起焦慮。”
從3月10日學校停課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時間。一個月前還常有霜凍天氣,今天,我家門口的桃花已經盛開了。無論人們在經歷什么,自然界的生命依然蓬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