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林關朋 張東文
臨床上復雜性腎結石一直以來都是外科手術治療的難題之一,如果使用傳統手術方法,如輸尿管硬鏡、膀胱鏡結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結石體積較大或輪廓較復雜結石,其術后殘余結石率高、取石后結石容易復發、需反復多次治療、手術效果不令人滿意患者不能理解等問題。在臨床中究竟該如何做好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呢?本院嘗試采取開放經膽道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發現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的效果更加明顯,其可以明顯減少術后殘余結石率及術中出血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本文采用開放經膽道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具體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年齡20~75 歲,其中男27 例,女23 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 例。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心智不全或有精神障礙者;心腦血管疾病及嚴重肝臟功能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輸尿管硬鏡、膀胱鏡結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將輸尿管硬鏡、膀胱鏡等置入患者體內,結合鈥激光將體內的腎結石擊碎,促使其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目的。實驗組行開放性經膽道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選擇硬膜外麻或全身麻醉(全麻),患者取截石位,在患側插入輸尿管導管,保留導管并留置導尿管,固定輸尿管導管,更換患者體位為俯臥位,利用手術床凸顯腰背部,在B 超下選擇最佳穿刺盞后將穿刺針穿入體內,如果有水沖出后,在導絲引導下逐一擴張該通道,手術通道一般在16~18Fr,使用軟性膽道鏡通過手術通道進入腎內探查結石的大小和位置等基本情況,全面掌握各項基本情況,使用鈥激光光纖將結石擊碎后通過手術通道排出體外,手術結束后檢查患者各腎盞,查看結石是否清除干凈,如果未發現結石,則常規留置雙J 管[1,2]。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手術指標 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
1.3.2 并發癥 包括大出血、尿瘺、切口感染。
1.3.3 術后疼痛情況 采用疼痛調查表進行評定,分為非常疼痛、比較疼痛及疼痛不明顯。非常疼痛:患者疼痛難以忍受,必須服用鎮痛藥物進行止疼;比較疼痛:患者對疼痛可以忍受,鎮痛藥物可用或不用;疼痛不明顯:無需使用鎮痛藥物[3]。
1.3.4 結石清除率及殘留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實驗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術后疼痛感情況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術后疼痛不明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及殘留情況比較 實驗組結石清除率高于對照組,結石殘留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術后疼痛感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及殘留情況比較[n(%)]
尿路結石是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在我國南方地區較為多見。尿石癥多為腎、輸尿管結石,隨著泌尿外科腔鏡技術的開展,絕大多數尿路結石已能通過微創經皮腎鏡技術、經尿道輸尿管鏡技術得到有效治療。目前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主要方法仍為經皮腎鏡碎石術(PNL)配合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術及開放性手術,但是對于腎鑄型結石合并多個腎盞結石或腎盂、腎盞多發結石僅采取前述兩種手術方法有術后殘余結石率高、術中出血多腎損傷大、取石后結石容易復發、需反復多次治療、手術效果不滿意等問題[4]。近年有文獻報道,采用輸尿管硬鏡、膀胱鏡結合鈥激光碎石在開放手術中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效果良好,但這兩種腔鏡均為硬性腔鏡,操作受到器械的限制,存在因角度造成盲區導致無法發現結石的缺點,成為該方法出現術后殘石的主要原因,如何避免盲區的出現導致結石殘留達到滿意的結石清除率成為一項新的課題。在開放性手術中對于減少腎臟損傷、達到滿意的結石清除率均有極高的應用價值,使得開放手術治療腎結石的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5]。
鈥激光碎石可以說是當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結石治療技術之一,鈥激光所產生的能力可以使光導纖維和結石之間水汽化,然后產生微小的氣泡將能量傳導到結石中,達到粉碎結石的目的[6]。在臨床中該技術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即碎石迅速可靠,只要醫務人員的操作正規,在治療期間基本上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損傷,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極少[7]。在治療時細微的光導纖維通過膽道鏡得以快速的達到結石處,其不會接觸到病灶以外的部位,可以準確的進行碎石,這樣對于患者的傷害相對來說也較小[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結石清除率92.00%高于對照組的68.00%,結石殘留率8.00%低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了膽道鏡鈥激光碎石在復雜性腎結石中應用的優勢和價值。
總之,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采用開放經膽道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治療效果明顯,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其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