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小兒手術中,氣管插管麻醉是主要的麻醉方式。對比成人,小兒的氣道解剖結構、生理學結構有明顯區別,所以導致小兒手術中氣管插管情況下聲門水腫以及咽痛、聲音嘶啞等表現[1]。喉罩是近年來推崇的通氣裝置,喉罩麻醉符合小兒特殊的生理學結構特征,操作簡單,通過氣囊封閉食管以及咽喉腔減少對小兒氣道的損傷、心血管系統刺激,從而確保手術順利完成[2]。為了進一步了解喉罩麻醉、氣管插管麻醉在小兒麻醉中的價值,本文進行試驗研究。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擇2019 年3~8 月100 例行常規手術的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齡1~12 歲,平均年齡(6.5±1.9)歲;手術類型:疝氣手術25 例,闌尾切除術15 例,骨折手術6 例,其他手術4 例。觀察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齡2~12 歲,平均年齡(6.8±1.8)歲;手術類型:疝氣手術24 例,闌尾切除術16 例,骨折手術7 例,其他手術3 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3]①小兒;②行手術治療;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④監護人知情簽署手術、麻醉方案知情同意書;⑤小兒基線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4]①認知功能障礙小兒;②手術禁忌證小兒;③先天性疾病小兒;④全身性疾病小兒。
1.3 麻醉方法 兩組常規手術患兒的麻醉誘導方法:丙泊酚(2 mg/kg)+咪達唑侖(0.1 mg/kg)+舒芬太尼(1 μg/kg)。在此基礎上,對照組行氣管插管麻醉。靜脈注射阿曲庫銨(0.6 mg/kg),小兒肌松后結合年齡選擇導管管徑氣管插管,吸入七氟醚(0.5%~2.0%),氧流量維持0.5~2.0 L/min,合理應用鎮痛藥。觀察組行喉罩麻醉。維持小兒吸氧4 min,手術小兒意識消失后插入喉罩,吸入七氟醚(0.5%~2.0%),維持氧流量0.5~2.0 L/min,合理應用鎮痛藥。另外,結合手術小兒的年齡、體質量等情況選擇喉罩,體質量5~10 kg 小兒采取1.5 號喉罩、體質量10~20 kg 小兒采取2.0 號喉罩、體質量20~30 kg小兒采取2.5 號喉罩、體質量>30 kg 小兒采取3.0 號喉罩,小兒恢復自主呼吸情況下進行拔管操作[5]。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咽喉疼痛、嗆咳、嘔吐誤吸、聲音嘶啞、躁動)發生情況,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6]。
1.5 麻醉效果判定標準[7]顯效:手術小兒麻醉后鎮痛效果明顯,肌肉松弛度良好,術中牽拉操作并未刺激小兒發生生命體征不平穩情況;有效:手術小兒麻醉后術中牽拉刺激情況下患兒有輕微血壓、心律升高以及體動表現;無效:手術小兒麻醉后術中牽拉刺激,患兒血壓、心律升高以及體動情況明顯,以上麻醉效果并未達到。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麻醉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麻醉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的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兒的麻醉效果比較 [n,n(%)]

表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n(%)]
表3 兩組患兒的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比較(±s,min)

表3 兩組患兒的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比較(±s,mi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小兒年齡小,手術治療配合度較差,為了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需采取全身麻醉。另外,考慮小兒氣道發育不成熟,生理、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導致麻醉時分泌物過多、舌后墜情況下的呼吸抑制問題,所以,需合理選擇麻醉方式維持呼吸道通暢[8]。常用呼吸引導方式包括氣管插管、喉罩麻醉,氣管插管較為常用,但是受到小兒氣道解剖、生理學結構特殊性的影響,增加了操作難度,影響了術中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性,并進一步影響小兒手術的安全性[9]。喉罩麻醉作為新型聲門上通氣裝置,結合了氣管插管、面罩麻醉的優勢,對手術的體位要求低,無需喉鏡輔助,所以減少了對喉頭、氣管等方面的刺激,進一步穩定了患兒術中的平穩血流動力學,患兒在麻醉后可以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生理狀態,更適用于小兒常規手術[10]。邊春生[11]研究指出,基于小兒氣道解剖結構、生理學結構的特殊性,小兒進行手術麻醉時采用喉罩麻醉方案可以提高麻醉效果,縮短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提高小兒手術安全性,是有效且安全性的麻醉方案,具有推廣使用價值。本次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麻醉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拔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試驗結果和安迎迎[12]研究結果有一致性,對照組患兒進行氣管插管麻醉,觀察組患兒進行喉罩麻醉,治療后,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率13.51%低于對照組的45.95%,患兒撥管時間、術后清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均為小兒常用麻醉方式,就麻醉效果、安全性等方面比較,喉罩麻醉優勢更突出,是小兒優選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