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樂
(中國人民銀行安慶市中心支行,安徽安慶 246000)
近年來,安徽省涉農貸款增長總體呈逐步放緩趨勢。2019年6月末,全省涉農貸款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末低1.3個百分點,低于各項貸款增速3.6個百分點,與各項貸款增速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同期,全國涉農貸款同比增長6.5%,增速更是低于安徽3.9個百分點。從安徽和全國情況看,當前涉農貸款增長放緩、增速較低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
分貸款用途看,2019年6月末,全省農村基建貸款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8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貸款同比下降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9.3個百分點;農業貸款同比增長1.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8.9個百分點。分貸款主體看,全省農戶貸款同比增長19.2%,增速比上年末低4.3個百分點;企業涉農貸款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其中農村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0.6%,城市企業涉農貸款同比下降1.9%。
2019年6月末,省內17個國家級貧困縣②分別是:岳西縣、潛山市、太湖縣、宿松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壽縣、霍邱縣、舒城縣、金寨縣、利辛縣、石臺縣。截至2019年6月底,岳西縣、潁上縣、壽縣、潛山市、宿松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舒城縣、利辛縣等10個國家級貧困縣已退出貧困縣序列。(包括已脫貧和未脫貧)中有10個縣貸款增速低于所在地市貸款平均增速;未退出貧困縣序列的7個國家級貧困縣③太湖縣、臨泉縣、阜南縣、蕭縣、霍邱縣、金寨縣、石臺縣。中有4個縣(臨泉縣、蕭縣、霍邱縣、石臺縣)貸款增速低于所在地市貸款平均增速。

表1 2019年6月末安徽17個國家級貧困縣人民幣貸款增速情況單位:億元;%;百分點
一是樓市降溫,農戶①《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中規定,農戶指的是長期(一年以上)居住在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的住戶,包括長期居住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住戶,也包括農村個體工商戶。日常工作中,金融機構很多是采用居民身份證上的住址信息來判斷。購房需求下降。近年來,農民進城購房是涉農貸款增長的主要力量,2019年6月末安徽省涉農貸款同比增長10.4%,其中農戶消費貸款的貢獻度達53.6%。不過,隨著棚改政策調整和前期購買力集中釋放,農戶購房貸款增長呈現出高位放緩態勢。2019年6月末,安徽省農戶消費貸款同比增長27.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2個百分點。
二是農業投資負增長,融資需求顯著下降。2019年上半年,安徽省農業投資同比下降19.7%,低于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幅28.2個百分點。農業投資下滑直接影響農業貸款需求,進而拉低涉農貸款增速。2019年6月末,安徽省農業貸款同比增長1.9%,增速比上年末回落4.2個百分點。
三是平臺②按照現行統計制度,平臺公司只要注冊于縣域地區(市級及以上開發區除外),即被認定為農村企業,其貸款統計為涉農貸款。融資收縮,拉低了涉農貸款總體增速。2017年以來,隨著地方政府債務管控收緊,地方政府對平臺公司的違規擔保大幅減少,平臺公司融資能力和融資意愿下降,不能融也不敢融,平臺融資收縮明顯,拉低了涉農貸款總體增速。對安慶轄內7縣(市)19家統計為農村企業的縣級平臺調研顯示,2018年以來超過一半的平臺公司貸款余額減少或保持不變。
四是環保趨嚴、“非洲豬瘟”等導致畜牧業信貸需求減弱。從畜牧企業調查情況看,近年來環保管制趨嚴,不斷加大對畜禽養殖污染的整頓工作,劃定禁養區、限養區;若養殖戶有養殖需求,需辦理養殖場相關手續,且對廢棄物要求進行無公害處理。由于建設成本較高、利潤空間下滑,小規模及散戶養殖場退出速度加快。去年以來,中小生豬養殖場還受“非洲豬瘟”疫情疊加影響,生豬大量提前出欄并謹慎補欄,信貸需求大幅減弱。
一是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近年來信用風險暴露增多,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加上一些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變差,使得客戶經理“懼貸”情緒較重,更傾向于做大項目、低風險項目。2019年6月末,全省涉農貸款不良率2.5%,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0.6個百分點。2019年上半年,全省與基建密切相關的四個行業①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貸款新增1061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30%,占比較上年全年升高10.1個百分點。
二是部分農村中小銀行“脫農”業務增多。隨著大型商業銀行網點減少、撤離,農村中小銀行存款來源增多,為增大資金使用效率以獲取最大利益,農村中小銀行業務調整,經營呈現“兩多”特征:一是開展投資業務增多,投資業務增速快于貸款增速;二是開展非農信貸業務增多,涉農貸款在各項貸款中比重降低。2016年以來省內農商行投資業務②是指農商行開展的債券投資和股權及其他投資業務。增長了132.1%,同期貸款增幅為63.9%;涉農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由2015年末的80.2%降至2019年6月末的65.9%。
三是縣域擔保公司增信功能弱化,制約了銀行放貸。受宏觀經濟下行、信用風險暴露增多等影響,擔保貸款違約率升高,擔保公司保證金不足情況增多,使得擔保公司開展新業務能力大幅下降,制約了銀行放貸。如與五河農商行合作的6家擔保公司中就有4家保證金比例不足;池州貴池民生擔保公司由于無法落實擔保,導致貴池民生村鎮銀行部分存量貸款客戶不能如期用信。
一是園區在縣域經濟中地位上升,但區內貸款大部分未統計為涉農貸款。截至2019年6月底,省內每個縣都有至少一家省級(及以上)開發區。伴隨著鄉鎮企業入園、環保整治達標企業入園,近年來開發區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上升。然而,依照現行統計制度,市級及以上開發區均為城市區域,區內企業如非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業生產服務的,其貸款不計入涉農貸款④按照現行統計制度規定,城市企業的支農貸款也屬于涉農貸款,不過這部分占比較低。,影響了涉農貸款總體增長。
二是園區“升級”,使得涉農貸款相應減少。如桐城市雙新經濟開發區前幾年一直沒有正式定級,各銀行對該開發區企業貸款均統計為涉農貸款,2018年該開發區正式并入了桐城經濟開發區(國家級),銀行對該開發區貸款統計相應調整。又如,岳西縣經濟開發區2018年5月獲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涉及區內企業貸款近8億元,對涉農貸款余額產生較大影響。
三是行政區劃調整,也相應地減少了涉農貸款。如黃山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原屬于農村區域,區劃調整后整體變更為城市區域,區內貸款大部分從涉農貸款中剔除。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近幾年因行政區劃調整導致農村區域變為城市區域的現象安徽較少,其對涉農貸款增長放緩的影響很小。
近年來,為積極應對信用風險暴露,全省銀行機構加大了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由于涉農領域不良率較高,大量轉讓核銷對涉農貸款增長也產生了一定影響。以安慶為例,2019年上半年該市核銷涉農不良貸款4.3億元,影響涉農貸款增速0.5個百分點。
由于受人才技術限制和業務權限制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和大型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產品創新普遍不強,當出現新興融資需求時,銀行仍按照傳統信貸模式予以跟進,使得信貸供需雙方難以實現有效對接。面對當前農村傳統金融需求放緩,銀行應在加大業務開拓力度的同時加強創新,豐富產品內容、優化產品服務,以適應農村多層次金融需求。
當前省內一些中小銀行不良率較高、資本充足率較低,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為提升農村中小銀行信貸供給能力,一是政府牽頭開展涉農不良貸款專項清理工作;二是政府牽頭化解因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企業和重點上建設貸款形成的風險;三是壓實省聯社在化解農商行金融風險中的責任,牽頭開展銀團貸款中的不良化解;四是省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一批不良資產;五是降低處置不良資產成本,適度放寬不良貸款核銷標準;六是適當降低稅費負擔,使農村中小銀行輕裝上陣。
針對當前很多縣域擔保公司存在的保證金不足和不良率高問題,一是建議財政部門加大對擔保機構的優惠政策和補貼力度,設立專項基金,與擔保機構協調合作。二是擔保公司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業務,避免因不合規經營導致代償過多而無法履行代償,從而影響到銀政擔合作模式有效運行和銀行“懼貸”、“惜貸”情緒上升。三是加大農業政策性保險推廣力度,創新開展保險支持涉農產業規模化經營,改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保險服務,放大農業保險與涉農貸款的協同效應。
近幾年,一些地區和部門在落實環保、“大棚房”整治等政策中為規避責任,存在政策加碼執行和“一刀切”問題,對涉農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今后應吸取相關經驗教訓,在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留足緩沖期,避免“一刀切”,便于經濟主體適應調整。
在當前涉農貸款統計中,以地域范圍為導向的統計口徑過大,比如在很多經濟發達地區的縣域,從事農業生產或與農產品加工、銷售相關的主體越來越少,金融機構依然按照“地域范圍”統計為涉農貸款,這與真正服務“三農”相違背。因此,建議完善統計制度,要以貸款用途為主要劃分標準,農村企業貸款除滿足地域要求外,還應該看貸款用途是否用于“三農”,二者同時滿足時才可歸為農村企業涉農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