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將軍山中學 曹小龍
2019 年5 月,我執教了一節市級研究課——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11 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復習課,受到好評。現嘗試對教學過程進行簡述和評析,旨在探索初中數學章節復習課的設計與思考。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板書課題),首先請完成下列小題。
1.基礎訓練
(1)某種小客車載有乘客x 人,那么載客超過20 人可用不等式表示為__________。
(2)若a >b,則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①a+2 >b+2; ②-2a >-2b;③ac <bc;④3-a <3-b。
(3)不等式2-x >0 解集是____。
師:(約3 分鐘)請同學展示,并思考每一小題能告訴我們些什么?
生1-生4 上臺展示并解析,教師順勢提煉并板書:實際問題(不等關系)→不等式(概念)→性質→解法(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實際問題(模型)。
2.知識框架
師:接下來同學們能自己嘗試建構出本章的知識網絡圖嗎?
生:……(約3 分鐘,教師巡視并選擇2 位建構各有特色的學生展示講評)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課堂結構中的知識梳理環節,旨在通過基礎訓練回顧所學知識,構建知識框架,預設時間約10 分鐘。由知識點編寫題目,學生解決問題,教師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構建知識框架。
師:老師是個有心人,在批改同學們作業的時候收集了一些“作品”,請大家評析(見圖1)。
……
圖1
生:……(獨立思考約3 分鐘后,逐題點評并矯正展示,教師順勢板書易錯點)
師:同學們有了剛剛糾錯的經驗,請小結解不等式(組)的易錯點。
生1-生3:(1)符號方向問題:不變號,亂變號;(2)數軸及方向問題:畫反,不畫;(3)空實心問題;(4)去括號問題:不變號,漏乘;(5)去分母問題……
師:補充得非常好!有解方程時會犯的錯誤,也有新的問題出現。請大家快速整理寫在學習單上。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課堂結構中是解惑糾錯環節,通過錯題資源呈現,交流、評價、反思與總結。預設時間約7 分鐘,要求收集學生平時作業中(或教師編寫)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典型錯誤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并優化解題方法。
師:了解了易錯點,下面請完成一道例題。
師:請你來點評。(教師展示經巡視發現的有典型錯漏的學生解答兩例)
生:……(師追問:有什么新的問題出現了嗎?生:格式規范,審題不全,漏寫特殊解。教師板書并展示規范正確的學生解答)
師:我們知道和方程一樣,不等式也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之一,下面來看一道實際問題。
例2:小明準備用21 元買筆和筆記本。已知筆每枝3 元,筆記本每本4 元,如果小明買了1 本筆記本,那么他最多還可以買幾枝筆?
師:請你來點評。(教師展示典型錯漏的學生解答兩例)
生:……(師:我們應該如何來解這類實際問題?追問:為什么“設”中不能有“最多”二字?生:21 元不一定能正好用完,問題是要我們找解集中的特殊解而已……)
根據當時反饋的較好學情,教師適時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師:你能給出不等式3x+4≤21 不同的實際意義,編制一道類似的問題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教師參與,氣氛熱烈),代表發言。
生1:……(簡單把筆和筆記本換成其他物品,教師肯定并建議同學們變一變)
生2:某小區有一免費停車場,停著三輪車若干輛和小汽車1 輛,小明同學數車輪玩,發現不超過21 個車輪,那么最多幾輛三輪車?
生3:某中學七年級有21 人被推薦參加數學競賽,被安排在某校宿舍住宿,他們都想住一樓,若每間住3人,至少還剩4 人住不下。那么一樓最多有幾間房?……
師:他們編得對不對,你有沒有不同意見?(師生達成共識)
很快有學生畫數軸完成解答,教師展示并追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化歸、轉化及數形結合的思想。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題,解析、展示、交流與反饋,預設約20 分鐘。例題要有具體綜合性,知識點要盡量覆蓋復習的內容,并注意整合;解題時要體現“通性通法”,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解答后,要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總結方法與經驗,配備適當的拓展練習予以強化并注意解題規范性指導。
師:請同學們談談本節復習課的收獲、困惑與感想。
生:……(在知識方面、思想、方法等方面,教師加以引導補充)附結構圖(見圖2):
圖2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總結經驗、彌補不足,時間約3 分鐘,要求完整地歸納概括復習內容,總結基本題型及解法,概括總結數學思想方法,進一步強調復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
3.某次知識競賽有50 道選擇題,評分標準:答對1 題得2 分,答錯1題扣1 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某學生4 道題沒答,但得分超過70 分,那么他至少答對了多少道題?
設計意圖:達標檢測環節旨在抓住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突出重點內容的達標反饋,約5 分鐘,要求控制練習題目的難度,有效覆蓋知識點,形式多樣,避免大量重復的機械練習;要突出重點,關注學生易錯點;重視對練習的評價、反饋,對其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應及時矯正、補償。
對于概念較多的復習課,適宜以練習提煉知識點,逐步構建知識結構。本節課中在設計選題時,每一小題對應一個大知識點,以題理知,教師適時板書要點,為下面學生自主建構、豐富知識框架作好鋪墊,自然節省時間,有效引導學生從整體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如果教師能科學糾錯,就能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批判性。本課向學生展示平時作業,親切生動,激起關注熱情。讓他們經歷評價、矯正的過程,提高糾錯的效率,從而達到反思完善的目的。
課堂中出現的每一道例題,都必須為本課的教學目標服務。本課教師精心選題,把發現錯誤的機會留給學生,并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指導學生,引領學生走出認知誤區。另外根據學情,靈活調整,促進精彩生成。比如講解例2 之后,根據例2 所得一元一次不等式,讓學生賦予不同的實際意義并編制問題,從本課生成效果來看,實為亮點。
讓知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讓方法從模糊走向清晰,讓思想滲透從有形變為無形,這就是小結提煉的最主要的作用。給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回顧本課數學知識、解題方法、數學思想等,對學生接下來的檢測有極大的指導作用。
當堂檢測可有效診斷課堂有效性。題目編排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在學生完成規范解答后,教師巡批、交換批閱和一兩分鐘的自主訂正,給學生的反思“悔過”留下了時間和空間。“選做題”的設置,在讓全體同學學有所獲的同時,為學有余力的學生留下了自我拓展的空間。
復習課要以點及面、由知及能、由能及智。本課知識立意,兼顧能力培養,重經驗積累和思想滲透,強化雙基的同時關注分層。通過以點帶面,糾錯解惑等環節,以學定教,順學而教,直至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