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冬 李秀梅 王中平


摘 要
“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物理,原本是一門研究自然美的學科。但也由于其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不少學生在學習大學物理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認為物理既枯燥又難理解。要再讓學生去發現物理蘊含的美,就有難度了。因此,要提高學生對大學物理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帶著邏輯去思考,提高教學效率,好的引導語就很關鍵了。本文就“角動量,角動量守恒定律”這一節內容舉例,并提出了幾點關于如何發揮好引導語積極作用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引導語;積極作用;創新
中圖分類號: F8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9.017
Abstract
“The beauty of heaven and earth,and the reason of all things”.Physics,it was a study of natural beauty.Quite a few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studying college physics because of its own strong theoretical.The students found physics boring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beauty of physics.Therefore,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for college physics,let students with logic to think,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a good guide is the key.This article gives an example of the“angular momentum, 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leading word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eading language;Positive effect;Innovation
研究自然規律,是大學物理主要內容。許多物理現象都來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物理現象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大學物理的許多定理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微積分知識儲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定理的邏輯性理解不到位,導致對大學物理的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課堂效率也大大降低。因此,在物理定理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充分理解定理的來源與內涵顯得格外重要。而好的引導語,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本文結合實際課堂,談談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好引導語的積極作用。
1 引導語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引導語,是讓學生主動思考,參與課堂活動、理解知識的橋梁,是教師在課前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和學生對知識科學學習的有機結合。好的引導語保證了教學過程實施的展開,對教學結構設計、教學互動生成作用重大;能大大促進對學生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對問題的意識、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
2 大學物理課堂引導語應用現狀
3 如何發揮好引導語在課堂中的作用
3.1 課前充分準備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戰,每一堂好的課都離不開課前的充分準備,充分備課是必要條件,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學實踐表明,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于教師備課的充分程度。一般教師的公開課都要比平時的課堂有更高課堂質量,正是因為教師在進行公開課之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和精心的策劃。充分備課,不僅僅是備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備“學生”。比如,在給職教本科的學生講解角動量這一知識點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職教本科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這一點,不能生硬的直接給出角動量的概念??梢酝ㄟ^一個簡單的提問,引導學生發現動量不再適用描述物體的轉動,做到“淺入深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范例1】引導學生:“能否用動量描述勻質圓盤的轉動狀態?”學生短時間不知道切入點在哪里,教師可引導:“轉動和不轉的勻質圓盤動量分別為多少?”學生計算兩種情況下勻質圓盤的動量,很快能發現并得出結論:動量不再適用描述物體的轉動。教師緊接著引導:“動量不再適用描述物體的轉動,誰適合呢?”
3.2 課中積極引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針對物理知識較強的理論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問題為中心,以引導為手段,轉變學生固有的接收模式,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2.1 以生活中有趣的現象來引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比較多有趣的物理現象,但并不知道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來源于生活,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范例2】給學生播放一段跳水運動員跳水的視頻,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運動員在空中身體要蜷縮,在入水瞬間身體要伸直。
學生對跳水這一現象都比較熟悉,卻不知道這其中蘊含角動量守恒的知識,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引導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講解完角動量守恒之后,學生能夠很快地解釋其中的原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2.2 自制演示教具來引導
“瓶瓶罐罐當儀器, 拼拼湊湊做實驗”,所有學科都是從生活中演化而來的,物理更是從生活中來。演示實驗在課堂上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也有演示實驗達到不到效果的現象存在,原因就在于教師的引導不合理,學生沒有找到好的切入點和思考點。有些演示實驗,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才能讓學生對點思考,針對性較強,達到演示實驗的目的。比如,在模擬飛機起飛的工作原理時,學生可能不是那么直觀就能注意到風力的影響。
【范例3】利用塑料紙杯和吹風機模擬飛機起飛的工作原理(如圖1),在出風口處粘貼一些細小絲線,起到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風力上,從而形象直觀的引導學生對“流速對壓強的影響”這個問題進行思考。
3.2.3 利用學生已掌握知識來引導
讓學生從已掌握的知識中獲取新知識,也是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教學方法。
3.3 課后認真反思
再好的準備也難免會和實際有出入,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課前的教學設計是對課堂教學的預設,在經過教學實踐的考驗之后,需要教師進一步反思,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通過學生的真實反饋不斷完善,從而做出新的教學設計,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如,在角動量這一節知識講解中,發現,之前預設的,學生對矢量叉乘的求導掌握不是很熟悉,在推導質點角動量定理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告知學生矢量叉乘的求導運算規則。
4 結束語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讓學生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突破學生的認知障礙,從方法上引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邏輯性,是讓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猜想、設計、評估,獲取新知識的重要手段。實踐出真知,本文最后附上角動量守恒的教學設計中的教學過程,歡迎讀著一起探討,改進。
參考文獻
[1]王力邦.中學物理教師的學習與思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2]孫錦如.張錫娟.胡經國.非物理專業學生對學習大學物理興趣的調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6):135-137.
[3]于慧慧.高校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2,09:43-44.
[4]朱紅蓮.用演示實驗點亮學生好奇的眼睛[J].物理與工程,2016,26(5):43-45.
[5]皮連生.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王者靜.小議認真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J].教學交流,2010(3).
[7]盧榮德,程福臻.《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編寫思路[J].大學物理,2016,35(5):57-60.
Lu Rongde,Cheng Fuzhen.The thought of conpiling《University Physic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J].College Physics,2016,35(5):57-60(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