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武漢市第八醫院,湖北 武漢 430010)
肛瘺屬于臨床上高發性疾病,患病后患者將在臨床上呈現出瘺道流濃水、局部疼痛以及局部腫脹等癥狀,對于該病癥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由于手術后受創面較大及分泌液體增多等因素的影響,將導致患者出現持續性的術后疼痛感,延長創面愈合時間。臨床實踐經驗表明[1],肛瘺術后給予患者藻酸鹽敷料結合微波輻射療法將有效緩解其術后疼痛感、減輕水腫以及減少滲液,基于此,本文詳細將該療法應用于肛瘺術后促進創面愈合的療效進行了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選取時間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觀察對象為:本院收治的88 例肛瘺手術患者,將其以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4 例,所有入選對象均為低位肛瘺且均接受內口全層切開肛瘺切除術,已排除合并嚴重性肝腎病癥及心腦血管病癥患者。患者基本資料: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5:19;平均年齡為(40.5±13.6)歲;平均病程(3.0±1.1)年。研究組中男女比例為26:18;平均年齡為(40.8±13.5)歲;平均病程(3.4±0.9)年。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內口全層切開肛瘺切除術,保持創面開放,術后予以其常規對癥治療,例如抗炎癥治療以及軟化大便治療等。研究組患者實施藻酸鹽敷料結合微波輻射療法,即先使用濃度為0.5%的碘伏對創面進行消毒,使用生理鹽水清洗局部創面組織,在創腔內填塞藻酸鹽敷料,而后使用無菌紗布進行固定,每日更換敷料1 次。在此基礎上同時對患者的實施開放創面局部微波輻射治療,先協助患者采取側臥位體位姿勢,在肛門創面處對準輻射器,并調整好各參數,即頻率為2450 mHz,輸出功率為30 W,與皮膚之間的距離為20 cm,每日治療1 次,每次15 分鐘左右,治療直至患者創面愈合后結束。對照組實施甲硝唑紗條換藥療法,創面消毒、清洗工作及換藥手法與研究組一致,若患者滲液較多時,可將換藥頻率調整為每日3 次,治療直至患者創面愈合后結束。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療效;VAS、水腫及滲液緩解評分;創面紗布染黃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其中療效中的治愈表示患者的手術創面完全愈合且瘢痕堅實;顯效表示患者手術創面縮小程度超過70%,并產生新肉芽組織;有效表示患者手術創面縮小范圍在35%-70%之間,有新肉芽,但仍存在少量的滲液現象,且疼痛感明顯;無效表示未達到上述標準。VAS 評分為疼痛評分,分值與患者的疼痛感呈正比;水腫及滲液評分分值為0-3 分,分值與患者的水腫及滲液情況呈正比關系[2]。
1.4 統計學分析。P 值用SPSS 22.0 軟件計算,計數及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及計算方式為:前者用%表示,用計算;后者用表示,用t 計算,統計學差異評判標準為:P<0.05。
2.1 療效比較。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療效比較[n(%)]
2.2 VAS、水腫及滲液緩解評分比較。研究組患者術后3 日與術后14 日的VAS 評分、水腫評分以及滲液評分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VAS、水腫及滲液緩解評分比較,分)

表2 VAS、水腫及滲液緩解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n)VAS 評分 水腫評分 滲液評分術后3 日 術后14 日 術后3 日 術后14 日 術后3 日 術后14 日對照組 44 9.12±0.99 3.33±0.20 2.62±0.57 0.92±0.40 2.99±0.22 1.36±0.34研究組 44 7.82±1.21 2.13±0.07 2.22±0.01 0.54±0.32 2.06±0.24 0.70±0.29 t - 5.5157 37.5650 4.6541 4.9207 18.9476 9.7967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創面紗布染黃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研究組患者的創面紗布染黃及創面愈合時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創面紗布染黃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d)

表3 創面紗布染黃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d)
組別 例數(n) 創面紗布染黃時間 創面愈合時間對照組 44 2.95±1.14 28.20±1.47研究組 44 1.89±0.71 22.03±2.41 t - 5.2354 14.4980 P - 0.0000 0.0000
肛瘺屬于臨床上頻發性肛腸科疾病,對于該病癥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后患者的創面愈合情況以及換藥情況聯系較大[3]。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術后3 日與術后14 日的VAS 評分、水腫評分以及滲液評分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創面紗布染黃及創面愈合時間指標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此項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甲硝唑紗條換藥相比,藻酸鹽敷料結合微波輻射療法的實施將更有利于促進肛瘺手術患者術后創面的愈合。藻酸鹽敷料的主要原料來自于天然海藻提取纖維,其質地非常柔軟,很適合被用來作為創腔填塞,以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該物質屬于鈣鹽結構,填塞后將使得患者創面處的滲液及血液與鈣鹽產生鈣離子交換作用,使之起到止血功效,藻酸鹽吸收滲液及血液后會將其轉化為凝膠,且該凝膠并不會與創面形成粘連,同時該敷料無添加劑,對于促進術后患者創面的恢復十分有利。微波輻射療法的實施將有效對患者創面的炎癥反應進行抑制,使之緩解其局部炎癥疼痛感及減少炎性滲液,且會促進創面血液的凝固,產生良好的止血功效[4],同時,該治療法還將對細胞蛋白質的合成進行抑制,利于激活溶酶體,提高機體T細胞及吞噬細胞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并以此產生抑菌功效,降低創面局部感染現象發生率,促進創面愈合[5-6]。
綜上所述,藻酸鹽敷料結合微波輻射療法的實施將有效提高肛瘺術后創面愈合療效,縮短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