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觀清
(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 湛江 524003)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妊娠期的貧血患病率高達50%-80%,所以妊娠期貧血是孕產婦極大的健康問題[1]。我國已經頒布了妊娠期IDA 和Fe 缺乏的診斷指南,但在臨床上妊娠期貧血還沒有效的治療手段。產婦分娩前后,由于其組織液、血液的循環,孕婦血液存在稀釋狀態,因此生理性和病理性貧血難以斷定[2]。所以,給予妊娠期IDA 的診斷及有效治療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本研究探究妊娠婦女不同時期的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指標引導治療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見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 年2 月至2019 年5 月就診的孕婦共82 例,分別為早孕組27 例、中孕組27 例、晚孕組28 例。即早孕組:孕≤12 w;中孕組:孕13-27 w;晚孕組:孕28-41 w。各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簽署同意書,并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選擇標準。①年齡在22-35 周歲;②不偏食,沒有特殊嗜好;③沒有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缺乏病史;④沒有其他疾病的健康孕婦。
1.3 治療方法。營養干預:對3 組IDA 孕婦給予孕期膳食營養指導,及宣教孕婦孕期膳食寶塔原則,特別是富含維生素B12 和Fe 的食物營養補充。每3 周進行2 次電話指導,了解孕婦的增重等情況。藥物補充:復方硫酸亞鐵葉酸片飯后口服,一次4 片,一日三次,連用5 周。5 周后檢查孕婦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未恢復正常繼續服藥,否則即止。
1.4 觀察指標。孕婦治療前后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清Fe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若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有一項低于正常水平則為IDA。血清Fe 的參考值:9-27 μmol/L;維生素B12 的參考值:250-910 pg/mL。記錄新生兒體質量,及早產、剖腹產等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由SPSS 20.00 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各組孕婦的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比較。治療后,早、中孕組妊娠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晚孕IDA 組妊娠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均低于晚孕非ID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各組孕婦的血清鐵(Fe)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比較

表1 治療后各組孕婦的血清鐵(Fe)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比較
注:與晚孕期非IDA 組比較,?P<0.05。
?
2.2 治療后各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比較。治療后,早、中孕組與晚孕組妊娠新生兒體質量、早產、剖腹產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晚孕非IDA 組比同期IDA 組新生兒體質量高,及早產、剖腹產等人數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是血細胞代謝所需的物質,兩者的血中含量下降可致體內鐵的缺乏,早期表現為IDA[3]。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低,不僅會造成營養性缺血,更會對人體組織的代謝產生重大危害。在婦女妊娠期間,孕婦的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有直接聯系,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營養物質依賴于母體的供給[4]。母體血清Fe 和維生素B12的缺乏容易導致胚胎發育異常,進而影響新生兒體質量,及早產、剖腹產、胎兒宮內窘迫、陽水異常和流產人數等。所以,對妊娠婦女不同時期的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指標的研究有重大意義。
妊娠期婦女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水平的含量不足,可導致血紅蛋白生理性降低,進而形成妊娠期IDA。妊娠期IDA 的發生就因胎兒的生長發育,增加了對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需求,導致母體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相對匱乏。有研究表明[5],隨著妊娠月份的增長,孕婦體內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的水平逐漸下降,晚孕期的水平達到最低,而后有緩慢回升的現象。本研究顯示,晚孕期IDA 組妊娠血清Fe和維生素B12 均低于晚孕期非IDA 組(P <0.05)。妊娠期IDA 得不到及時補充就有可能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本研究顯示,治療后晚孕期非IDA 組比同期IDA 組新生兒體質量高,及早產、剖腹產、胎兒宮內窘迫、陽水異常和流產人數少(P<0.05)。因此臨床上給予有效的治療或營養干預具有很大的價值。

表2 治療后各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比較[n(%)]
綜上所述,妊娠期孕婦體內的血清Fe 和維生素B12 含量水平可診斷孕婦IDA,給予營養及藥物的適當補充可改善早、中孕期IDA 的妊娠結局,可給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保障,晚孕期效果不佳,值得在臨床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