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旺鳳,盧欣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冠心病是心內科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尤其在情緒波動和劇烈運動時疼痛癥狀最為明顯。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系統的治療固然重要,但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臨床上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1-2]。模塊式護理是一種較為系統性的護理方案,可以督促患者養成正確、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改善預后。本次研究將我院收治的66 例冠心病患者作為主要對象,旨在評價模塊式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及對患者的自護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9 年6 月1 日至2019 年7 月31 日收治的66 例冠心病患者作為主要對象,運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 例。觀察組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齡41-78 歲,平均(58.63±2.13)歲;病程為1-15年,平均(7.23±0.85)年。對照組中:男19 例,女14 例;年齡42-79 歲,平均(58.74±2.15)歲;病程為2-15 年,平均(7.28±0.87)年。經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
1.2 研究方法。常規護理(對照組):入院后對患者行心電圖檢查,予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護,并責任護士進行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和用藥干預,出院時囑患者定期回院復診,并提供康復指導。模塊式護理(觀察組):模塊1:風險管理:綜合醫院的應急方案、護理工作制度、服務流程、冠心病患者的常見風險事件,制定風險預防和管理方案,提高疾病管理意識。模塊2:病情監護:由護士對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并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持續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指導,引導患者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應對疾病的勇氣,從而改善患者的生理健康問題。模塊3:健康指導:主動為患者及家屬介紹關于疾病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并為患者發放健康知識手冊,介紹冠心病的發病機制、最新的治療信息、飲食及運動重要性等等。鼓勵患者和家屬主動提問,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疑問,與患者交流過程中保持親切的態度。模塊4:康復指導:建立微信群,在群內每日進行康復指導,指導患者的飲食,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方法,并指導患者如何管理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影響疾病康復。
1.3 評價標準。自護能力評估[3]: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對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進行評估,重點評估四個維度:自我概念、自我責任、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評分范圍為0-164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護能力越好。健康行為評估[4]:運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定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進行評價,共評估體質量控制、情緒控制、科學飲食、規律生活四個維度,每項總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行為越健康。
1.4 統計學處理。分析處理數據運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計數指標表示為例數/百分率,檢驗方法為卡方;計量指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檢驗方法為t。P<0.05 表示有顯著差異。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責任、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分)
組別 自我概念 自我責任 健康知識水平 自我護理技能 總分觀察組(n=33) 30.23±1.25 38.56±2.33 28.45±1.69 48.52±2.63 145.23±5.63對照組(n=33) 24.52±1.13 30.15±2.27 20.33±1.24 35.46±2.17 105.26±5.38 t 19.466 14.852 22.253 22.003 29.48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評分。干預后,觀察組的健康行為(體質量控制、情緒控制、科學飲食、規律生活)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冠心病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心內科疾病,該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且近年來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由于冠心病患者對于疾病和相關知識的了解少,導致其依從性差,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規范患者的健康行為能力,提高自我護理能力[5-6]。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評分,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評分,分)
組別 體質量控制 情緒控制 科學飲食 規律生活觀察組(n=33)21.32±1.16 22.25±1.35 21.35±1.05 22.03±1.74對照組(n=33)17.58±1.52 18.45±1.46 18.97±1.54 17.49±1.88 t 11.236 10.978 7.335 10.181 P 0.000 0.000 0.000 0.000
本次研究旨在評價模塊式護理在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過程中將模塊式護理與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模塊式護理的總體優勢更顯著,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體質量控制、情緒控制、科學飲食及規律生活的行為能力,患者通過自我護理管理、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可以降低疾病的復發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7-8]。模塊式護理是一種系統性、流程化的護理管理模式,將護理工作劃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的護理干預內容均具備一定的針對性,使得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全面提升護理質量。其中,健康指導模塊不僅有主動的健康教育,同時還鼓勵患者多提問題,將被動變為主動,讓患者享受在臨床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祻椭笇J浇⑽⑿湃?,并在群內對患者進行延續性的護理指導和行為干預,讓患者長期堅持良好的行為習慣[9-10]。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應用模塊式護理模式有顯著優勢,既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又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行為能力,具備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