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婷
(西安市長安區醫院,陜西 西安 710118)
近年,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并頒布了多項惠民的生育政策,導致我國孕產婦的數量有了顯著的增加,某些孕產婦在產后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1],產后出血就是常見的一種,產后出血是孕產婦分娩期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臨床四大原因之一[2]。臨床上一直致力于孕產婦產后出血的防治研究,加強預防護理干預非常重要。此次研究,納入本院本院60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產婦作為觀察對象,采取不同護理措施,探究預見性護理在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預防中的效果,詳細如下。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采用實驗研究的方式來進行探究,實驗對象為本院60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產婦,研究進行的時間從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使用抽簽法,將觀察對象分為甲乙兩組,所有患者均為女性,甲組(30 例)一般資料:初產婦23 例,經產婦7 例;患者年齡24-42 歲,平均(31.5±1.6)歲;乙組(30 例)一般資料:初產婦24 例,經產婦6 例;患者年齡23-43 歲,平均(31.8±1.7)歲。本次研究的分組依據除根據隨機抽簽分組的方法,保障分組平均。除了護理措施的不同之外,還保證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的相比結果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乙組常規護理。甲組給予預見性護理措施:分娩前的護理孕期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在懷孕之后,孕產婦需要定期到正規的產科醫院進行必要的產前檢查,醫院可為孕產婦建立一個管理系統,按照孕產婦是否存在產后出血的風險將其分為風險組和安全組,進而進行有效的孕期管理,對于曾經有剖腹生產經歷的孕產婦、羊水異常的孕產婦、多胎或者是胎兒體積過大的孕產婦、患有妊娠期疾病的孕產婦,要通過建立監測系統對其臨床表現進行密切的監測。叮囑家屬在孕產婦產前給予孕產婦必要的關心、陪伴、鼓勵及理解,盡量減輕孕產婦不良心理反應的發生率。然后,在陰道分娩期間,不同產程階段對產婦進行針對性指導。①第一階段產程(宮縮至宮口全開):讓孕產婦食用富含熱量、蛋白的食物,同時,鼓勵孕產婦每2-4 h 進行一次排尿,控制孕產婦水分的攝入量,做好孕產婦的生產準備工作以及產后出血的預防、治療及護理的準備工作;②第二階段產程(宮口全開到胎兒產出):在此階段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進行規范的操作,指導孕產婦進行呼氣、吸氣,觀察孕產婦的生產情況,若孕產婦不能進行順產且未達到進行剖宮產的程度,則進行適度的會陰側切,幫助孕產婦進行生產,當胎兒的肩部分娩出來之后,立即給予孕產婦適量的縮宮素,幫助孕產婦進行子宮的收縮,降低孕產婦的出血量;③第三階段產程(胎兒產出至胎盤產出):在此階段最重要的是對產后出血的預防,分娩密切關注孕產婦的生命體征、心理狀況,有效的收集孕產婦的相關信息,對于出現過度擔憂的患者給予及時的撫慰,為產婦進行針對性術后康復指導。
1.3 觀察指標。①統計兩組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并對比。②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主要涉及院內轉運情況、患者心理舒適度、急診搶救護理效果等等,患者出院時自行填寫滿意度,調查表采取匿名方式,保障調查準確性,總分評定10 分,1-4 分納入“不滿意”,“5-7”分納入“滿意”,“8-10”分,統計對比兩組的總滿意度(滿意+一般);③生活質量:對患者進行觀察記錄,評定項目主要參考SF-36 生活質量表中的內容,取平均值。
1.4 統計學處理。本研究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19.0,統計學處理項目分為兩類,一類為計數資料,即本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齡、生活質量評分等,表達方式為,進行統計學T 值檢驗;另一類為計量資料,即此次研究中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滿意度等,表達方式為(%),進行統計學卡方(χ2)檢驗。兩個項目經統計學分析最終可得到P 值,檢驗差異顯著的標準為P<0.05。
2.1 兩組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比較。甲組中產后出血3 例,發生率為10.0%;乙組14 例,發生率為46.7%,甲組發生率明顯更低,組間比較得到χ2=18.6667;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離院時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得知,甲組優于乙組,兩組間進行比較得到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護理后結合生活質量表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評價,甲組的各項得分均要更高,與乙組比較后,可得P<0.05,差異顯著,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項目 甲組(n=30) 乙組(n=30) T P生理機能 16.3±1.2 10.4±1.1 12.0957 <0.05生理職能 16.5±1.4 10.8±0.9 12.7491 <0.05一般健康狀況 15.8±1.1 10.2±0.7 10.6874 <0.05精力 15.4±1.3 10.3±0.8 11.5093 <0.05社會功能 16.2±0.9 10.7±1.1 12.5983 <0.05軀體疼痛 15.8±1.0 10.7±0.8 11.4093 <0.05情感職能 16.1±1.2 10.1±1.2 10.5874 <0.05精神健康 16.0±1.4 10.9±1.3 12.5095 <0.05
產后出血是一種較為危險的分娩并發性,臨床研究顯示,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孕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癥狀的一大原因[3],胎兒在母體著床及生長的過程中,會導致母體子宮增大并變軟,在孕期發展至12-14 周時,孕產婦會出現子宮收縮的情況,隨著子宮收縮的進行,宮頸會逐漸的軟化并成熟,在胎兒發育期間,子宮的容積會增加1000 倍,重量會增加20 倍,在臨產時,孕產婦的子宮口會出現擴展,臨產時,孕產婦的子宮收縮更為劇烈,子宮口可擴展至7-10 cm[4],眾所周知,胎兒的順利出生需要子宮口擴展至合適的寬度,可若是孕產婦出現子宮收縮乏力的情況,則會導致子宮口擴展力度下降,導致產程增長甚至是停滯,進而導致孕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情況[5]。做好產后出血的預防非常重要,產后出血預防的重點在于對孕前以及懷孕期間的保健,同時在孕產婦生產前進行密切的相關癥狀及指標的監測,根據孕產婦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時識別孕產婦是否存在產后出血的風險,及時對孕產婦施以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并提前做好對產后出血的治療及護理準備,在此基礎上,還要提高臨床工作者的相關技術,規范生產流程。本研究抽取觀察對象60 例,分別給予預見性護理和常規護理,根據最終觀察結果,在預見性護理干預下,僅有3 例患者出現產后出血的情況,大大提升的產婦陰道分娩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陰道分娩產婦給予預見性護理措施,有益于預防產后出血的出現,減輕產婦痛苦,讓產婦了解更多避免產后出血的病理知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