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麗,鄧 巖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碳纖維廠,吉林 吉林132021)
碳纖維既具有碳石墨材料固有的本征特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和可加工性[1],具有高比強度、高比模量,以及耐高溫、耐腐蝕、耐疲勞、耐磨擦、使用壽命長等優異性能。碳纖維作為理想的功能材料,被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及化工、電子、冶金、汽車、醫療和體育等一般工業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2-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第68章對進口碳纖維征收稅率的依據是其碳含量(WC,以質量分數表示)是否大于90%[4],而國家標準GB/T 26752—2011《聚丙烯腈基碳纖維》表2中不同規格牌號的碳纖維的WC指標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于高WC的功能性材料,運用先進的方法,準確獲得WC,對于指導工藝生產、準確判斷碳纖維質量具有一定的意義。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儀是德國元素分析系統公司生產的產品,可自動轉化測定試樣中的碳、氫、氮等元素含量[5-7]。作者使用該元素分析儀研究了碳纖維中WC的測試方法,通過條件對比實驗,得出試樣測試的最佳加氧時間控制條件,在提高檢測的準確性、降低檢測成本等方面對同行業在碳纖維WC的檢測方法及應用上具有借鑒意義[8-11]。
乙酰苯胺(ACTN,標準試樣,WC為71.09%)、線狀純銅、線狀氧化銅、銀棉、鋼玉球:德國Elementar Analysensysteme GmbH公司產;蒽:純度大于等于99.5%(WC為94.38%),上海麥克林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產;丙酮:分析純,成都市科隆化學品有限公司產;氧氣、氦氣:純度均大于99.995%,中國石油吉化北方公司產;碳纖維T300B-6K,T800H-6K,T700S-12K,T800H-12K,T800S-24K:日本東麗公司(簡稱日本東麗)產;碳纖維TR50S12L-12K:日本三菱化學株式會社(簡稱日本三菱)產;碳纖維HF30-12K: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蘇恒神)產;碳纖維SYT45S-12K: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復神鷹)產;碳纖維JHT300-3K,JHT300-6K,JHT45-12K,JHT55-12K: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簡稱中油吉化)產。
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儀:德國Elementar Analysensysteme GmbH 公司制;MX5電子天平:感量1 μg,瑞士Mettler Toledo制;CPA2245電子天平:感量0.1 mg,瑞士賽多利斯公司制;WF120鼓風烘箱:英國Lenton公司制。
1.3.1 試樣準備
(1)碳纖維去水。碳纖維含水率一般為0.03%~0.05%,為避免纖維含水對WC的影響,將碳纖維在(110±2)℃的鼓風烘箱中干燥60 min,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備用[11]。
(2)碳纖維去漿。按照GB/T 26752—2011 《聚丙烯腈基碳纖維》 附錄B“碳纖維上漿劑含量測試方法”,采用丙酮試劑將碳纖維在索氏萃取器中萃取1.5 h,去漿并干燥后,將碳纖維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量碳纖維在去漿前后的質量變化,計算出碳纖維的上漿劑含量(Q),并保留去漿后的碳纖維備用。
1.3.2 儀器操作條件
選擇CHN模式進行實驗,氧氣減壓閥預置壓力為0.20 ~0.25 MPa,氦氣減壓閥預置壓力為0.12~0.15 MPa。
按CHN模式操作要求,燃燒管溫度設定為950 ℃,還原管溫度設定500 ℃;O2流速為25 mL/min;N基線自動調零延遲時間為10 s,C基線自動調零延遲時間為2 s;N預計出峰時間為50 s,C預計出峰時間為120 s,H預計出峰時間為100 s,CO2解吸附柱溫度為60 ℃,H2O解吸附柱溫度為210 ℃。
1.3.3 標準工作曲線繪制
燃燒管的填充。在燃燒管底部分別裝填石英棉-銀錦-石英棉-氧化銅-鋼玉球-灰分管-保護管,灰分管的底部裝填三氧化二鋁棉,然后安裝陶磁氧槍,使陶磁氧槍底部至灰分管底部的距離20~25 mm,確保進入的試樣與氧氣充分接觸并燃燒分解。
標準試樣的稱量。由高質量至低質量稱量標準試樣ACTN,質量為0.2~6 mg,并按(0.4±0.1)mg質量遞減的方法,直至稱量到0.5 mg為止,按儀器操作規程測定其碳、氫、氮含量。
1.3.4 試樣測定
按儀器操作規程要求啟動元素分析儀主機,當電腦主操作界面顯示燃燒管溫度達950 ℃、還原管溫度達500 ℃、CO2解吸附柱溫度達到60 ℃時啟動自動運行實驗。連續測定系統空白值兩次或兩次以上,直到其N峰面積小于100;C峰面積小于100;H峰面積小于1 000。然后按試樣測定程序連續測定3個或3個以上的ACTN標準試樣,為減少系統誤差,按儀器操作要求,ACTN標準試樣加氧時間固定為 80 s,若測得的校正因子值在0.9~1.1之間,則證明標準工作曲線有效,否則需重新制作標準工作曲線。稱取截自不同段的碳纖維試樣,每個試樣按測定程序連續測定不少于2個,直到結果達到分析誤差的要求為止。
選用非線性曲線方程對ACTN的WC進行計算,氫和氮元素的含量也依此方法計算。按儀器操作要求,根據試樣WC的值來確定低測量范圍和高測量范圍試樣的個數,以碳纖維試樣為例,其WC在90%以上,屬于高WC的試樣,所以相對地低測量范圍標準試樣個數少一些,高測量范圍試樣個數多一些,其低和高測量范圍試樣個數比例大約為1:3,相應的非線性曲線計算方法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低測量范圍WC的標準工作曲線Fig.1 Standard working curve of WC with low measuring range

圖2 高測量范圍WC的標準工作曲線Fig.2 Standard working curve of WC with high measuring range
根據圖1、圖2得出WC在低、高測量范圍的校準曲線方程分別為:
y= -19.779x3+ 36.997x2+ 24 576x+ 12.71 5
(1)
y= -2.196 3x3+ 58.347x2+ 24 551x+6.278 8
(2)
公式(1),(2)的相關系數均為1。
ACTN標準試樣的WC為71.09%,而文獻中記載碳纖維中WC一般在90%以上,為提高測試結果準確性,標準試樣與待測碳纖維試樣的WC應相當,所以碳纖維試樣的質量m采用式(3)計算:
mACTN×71.09%=m×WC%
(3)
式中:mACTN為ACTN的質量。
GB/T 26752—2011《聚丙烯腈基碳纖維》 表2 理化性能指標中,對7個類型的碳纖維的WC指標作了規定,其中94%的碳纖維的WC指標有2次作為指標上限、4次作為指標下限被提及,據此,碳纖維試樣的WC可按94%進行計算,根據儀器操作規程要求,標準試樣mACTN的取樣量為3.0~3.5 mg,通過上式,計算出碳纖維試樣的質量m為2.2~2.7 mg。
充足的氧氣能夠保證碳纖維試樣在燃燒過程中完全分解,這也是準確獲取碳纖維WC的必要條件,如果氧氣不足,有可能造成試樣燃燒不充分,使測試結果產生偏差。通過固定氧氣流量,調節加氧時間,對系列去漿碳纖維試樣在不同的加氧時間條件下進行燃燒分解,所測得的WC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在不同加氧時間下去漿碳纖維的WC測試結果Tab.1 WC test results of desized carbon fiber at different oxygenation time
GB/T 26752—2011《聚丙烯腈基碳纖維》“附錄A 碳纖維碳含量測試方法”規定了碳纖維WC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絕對偏差應不大于0.50%。由表1可以看出,日本東麗T700S-12K 碳纖維試樣和中油吉化JHT300-3K 試樣在加氧時間80 s,中油吉化JHT300-6K 試樣分別在80,90,100 s的加氧時間時均出現了WC絕對偏差超0.50%的現象,這與加氧時間短導致的加氧量不足,致使試樣不能充分燃燒相關,并因此導致結果偏差大的現象。但過量的氧氣會增加氧氣消耗,還會加快還原劑-線狀純銅的氧化速度,無形地提高了運行成本。從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碳纖維試樣加氧時間控制在107 s時,不僅可滿足兩平行試樣測定結果的絕對偏差保持在0.50%以內的方法要求,還可以降低檢測成本。
碳纖維的表面一般都經上漿處理,漿的作用是保護碳纖維經表面處理后的表面活性,避免空氣中灰塵及水分的吸附。另外,上漿劑在碳纖維表面形成保護膜,這樣可以在后續的加工過程中減少摩擦、磨損及防止產生毛絲[12-13]。采用107 s 的加氧時間方法,測試進口碳纖維和國產碳纖維去漿前后的WC,結果見表2和表3。

表2 進口碳纖維去漿前后WC測試結果Tab.2 WC test results of imported carbon fiber before and after desizing

表3 國產碳纖維去漿前后WC測試結果Tab.3 WC test results of China-made carbon fiber before and after desizing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進口碳纖維和國產碳纖維,其表面都經過了上漿工藝處理,其Q值為0.38%~2.69%,去漿后的WC普遍比上漿碳纖維的高,且個別碳纖維試樣去漿前后WC絕對偏差較大,如表2中日本東麗T800H-12K和T800S-24K碳纖維,表3中的中復神鷹SYT45S -12K、中油吉化JHT55-12K碳纖維在去漿前后WC的絕對偏差超過0.50%,可見上漿纖維對纖維本身WC測試結果的影響很大,碳纖維上漿會使其WC的測試結果偏低。另外,從表2和表3還可以看出,進口碳纖維和國產碳纖維的WC為92.5%~96.72%。
(1)準確性實驗。選用去漿后的已知WC結果為94.88%的中油吉化JHT300-6K碳纖維作為實驗試樣,在加氧時間107 s及相應的儀器工作條件下,用元素分析儀自帶的標準試樣ACTN和蒽進行WC的方法準確性驗證,按0.5倍標樣的WC的質量向碳纖維試樣中加入標準試樣,測定結果見表4。

表4 方法準確性實驗結果Tab.4 Test results of method accuracy
由表4可以看出,加入ACTN標準試樣的回收率為99.68% ~100.29%,加入蒽的標準試樣的回收率為100.20% ~100.45%,兩種標樣的回收率比較高,說明該方法的準確度較高。
(2)重復性實驗。為進一步驗證方法的重復性,采用107 s的加氧時間,平行測定了7次去漿后的日本東麗T300B-6K碳纖維以及中油吉化的JHT300-6K碳纖維試樣中的WC,結果見表5。

表5 方法重復性實驗結果Tab.5 Test results of method repeatability
由表5 可見,2個試樣的7 組測定值之間相對標準偏差為0.10%~0.11%,均小于10%。方法的精密度較高,說明方法的重復性很好。
a.為準確獲取碳纖維試樣中的WC,首先要對纖維表面進行去漿處理,直接測試有漿碳纖維的WC,會使碳纖維的WC結果偏低。
b.選用合適的加氧時間,以使試樣完全燃燒,按儀器操作要求,通過固定氧氣流量,確定加氧時間107 s為最佳的操作條件,在此條件下測試,不僅可以保證測試結果,還可降低檢測成本。
c.在最佳儀器操作條件下,采用兩種標準物質進行了方法準確性驗證,加入ACTN回收率為99.68%~100.29%,加入蒽的回收率為100.20%~100.45%,方法的準確度較高;7次測定日本東麗T300B-6K碳纖維WC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0.11%,中油吉化JHT300-6K碳纖維WC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0.10%,方法的重復性非常理想。
d.進口碳纖維和國產碳纖維的WC為92.5%~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