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杰
(秦安縣人民醫院,甘肅 秦安 741600)
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關節軟骨變性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關節病,于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多見。病發后患者會出現關節腫痛、僵直等癥狀,可導致膝關節功能顯著性下降,病情嚴重者可致殘。既往對于KOA 常通過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予以治療,雖能夠迅速緩解病痛,但此藥長期服用的副作用明顯[1]。鹽酸氨基葡萄糖為一種存在于機體內的氨基單糖,研究證實[2],經口服給藥進入人體后可發揮良好的抗炎鎮痛作用,迅速緩解關節疼痛,有效改善關節活動功能。且由于其用藥安全性高而被愈來愈多的應用于KOA 治療中。近年來,有研究發現[3],在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的基礎上采用膝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的方法治療KOA,可更好地控制病情。為進一步了解此聯合治療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選取86 例KOA 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秦安縣人民醫院2018 年6 月~2019 年5 月診治的86 例KOA 患者,疾病診斷參照《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 相關標準納入標準[4]:(1)符合上述有關KOA 的診斷標準;(2)與人溝通無障礙;(3)對研究藥物不存在禁忌;(4)本研究均征得患者同意,且與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膝關節骨折、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骨關節疾病;(2)合并骨腫瘤;(3)近期服用過影響療效觀察的藥物;(4)合并心腦血管病、肝腎功能異常;(5)合并感染性疾病;(6)肢體殘疾;(7)有精神疾患。納入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兩組均43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7 例;年齡48~73 歲,平均(60.27±6.71)歲;病程2~7 年,平均(4.39±1.05)年;X 放射線分期:Ⅰ期9 例,Ⅱ期14例,Ⅲ期12 例,Ⅳ期8 例。治療組男25 例,女18例;年齡47~73 歲,平均(59.83±6.35)歲;病程1.5~7年,平均(4.26±0.94)年;X 放射線分期:Ⅰ期8 例,Ⅱ期15 例,Ⅲ期13 例,Ⅳ期7 例。比較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生產廠商:北京葡立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70525)治療,2 粒/次,3 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透明質酸鈉(生產廠商: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60418)治療,方法:取患者仰臥位,穿刺點選取內外膝眼處,常規消毒、局麻后進行穿刺,先將關節內的積液抽盡,再緩慢注入透明質酸鈉,注射完畢后覆蓋無菌敷料于穿刺處,并用繃帶加壓包扎。1 次/周。兩組均連續治療6 周。
(1)于治療前、治療6 周后應用骨關節炎指數評分(WOMAC)量化評定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WOMAC 評價項目包括關節疼痛、關節僵硬、日常生活能力等3 項,每項評分范圍為0~3 分,分值愈低,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愈好[5]。(2)采集兩組治療前、治療6 周后空腹靜脈血5mL,以3000r/min 轉速離心處理15min,分離出血清保存于-80℃冰箱內備用。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IL-1)。
治療6 周后,對兩組療效進行判定。痊愈: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完全消退,膝關節活動正常,X 線顯示正常;顯效:癥狀明顯減輕,膝關節活動輕微受限,X 線顯示正常;有效:癥狀有所減輕,膝關節活動仍明顯受限,X 線顯示有一定改善;無效:癥狀、膝關節活動及X 線均未見變化。將痊愈、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率。
治療組總有效率90.7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9%(P<0.05),詳見表1。
兩組治療前WOMAC 各項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WOMAC 各項評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WOMAC 各項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WOMAC 各項評分比較 (,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兩組治療前血清TNF-α、IL-1 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1 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

表3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KOA 是一種慢性退行性骨科疾患,其病因迄今尚不明了,一般認為與衰老、肥胖、機械性損傷、遺傳、生化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該疾病病理變化包括關節軟骨磨損、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骨質增生、骨贅形成等。KOA 進展至晚期,可導致患者活動明顯障礙,并出現膝關節畸形等情況,可極大地削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現階段臨床尚無徹底根治KOA 的療法,往往以緩解關節腫痛、改善關節活動及延緩病情進展為主要治療原則。鹽酸氨基葡萄糖是軟骨基質的重要構成成分,臨床通過外源性補充此活性物質可誘導軟骨細胞產生大量蛋白多糖,進而有助于修復受損的關節軟骨。同時其能夠減少軟骨損傷酶的釋放以及阻斷超氧自由基的產生,不僅可保護軟骨功能,同時能夠減輕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受限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理進程[6-7]。但經研究表明[8],單一應用鹽酸氨基葡萄糖的療效有限。故臨床主張在服用此藥物基礎上結合其他療法對KOA 進行治療。
KOA 發病后,患者關節液中的透明質酸鈉合成量不足,致使其含量顯著性降低,不能起到保護關節軟骨的作用,從而會加劇軟骨損傷。而通過在關節腔內注入透明質酸鈉,則可改善關節組織的生理環境,恢復關節滑液的粘彈性,可起到潤滑關節、緩沖關節腔應力等作用,且可實現受損自然屏障的重建,從而可保護軟骨免遭進一步破壞[9]。透明質酸鈉部分滲透進入軟骨基質,可通過結合糖蛋白而誘導軟骨修復再生。此外,其還能使白細胞的趨化受到抑制,使滑膜通透性改善,進而能減少滲液,最終達到緩解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的目的[10]。本研究觀察了采用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KOA 的效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0.70%與對照組的72.09%相比較高,WOMAC 各項評分改善情況與對照組相比較優。表明兩藥合用可起到協同增效作用,消除或顯著改善KOA 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提高其膝關節功能。
近年來,研究發現[11],TNF-α、IL-1 等炎癥因子參與KOA 的發生、進展過程。TNF-α 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所產生,對免疫應答和炎癥起著調控作用。可通過阻斷機體生成軟骨膠原,對基質結構產生破壞性。同時可作用于骨母細胞而促使破骨細胞大量生成,導致破骨細胞吸收,從而會加快軟骨破壞進程。IL-1 可作用于軟骨細胞,促使金屬蛋白酶分泌增加,致軟骨基質降解進程加快,從而可加重病情。在本研究中,治療后,治療組血清TNF-α、IL-1 水平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提示此聯合治療方法還可能通過下調血清TNF-α、IL-1 水平發揮對KOA 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透明質酸鈉對KOA 進行治療,療效顯著,患者臨床癥狀及膝關節功能改善作用明顯,且其炎癥得到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