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輝
【摘要】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對金融行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基層央行在個人征信管理中的理論與實踐,就基層央行個人征信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和問題進行了梳理,同時對可能的解決措施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基層央行;征信管理;個人征信
一、基層央行個人征信管理中的難點和問題
結合基層央行在個人征信管理中的理論與實踐,目前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如下:
(一)宣傳載體及形式單一,宣傳力度和廣度不夠
目前,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和個人信用意識的逐步提高,個人對自身信用記錄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但實際中仍有部分個人對征信管理不了解,對基礎信用知識不熟悉,同時部分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等仍存在部分不規范運作情形,部分個人在有意無意間使得自身存在不良信用記錄。因此,需要開展信用知識、信用意識的教育和宣傳活動,采用載體品種豐富和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來提高宣傳效果。目前,基層央行宣傳工作受限于經費、人員等因素影響,主要采取懸掛標語、發宣傳單、立宣傳板等較傳統方式進行宣傳,宣傳覆蓋面小,宣傳力度和廣度不夠,宣傳效果不足,很難引起個人的足夠關注和重視。
(二)非銀行金融機構信息采集難度大,數據準確性不高
目前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如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等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個人信用信息采集不完整,不準確。同時,部分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獨資公司等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失真,由于這類公司財務狀況實際同個人財務狀況掛鉤,因此也影響到個人征信的準確性。個人征信報告同個人的貸款等金融活動密切相關,不完善、不準確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金融機構的授信決策,影響個人的融資便利和金融機構的貸款質量。
(三)個人信用報告解讀和可比性有待提高
現階段個人信用報告是基本信息、信貸信息等情況的規范性匯總,尚缺少必要的深加工和經濟后果解讀,標準化參考評分不足。同時,市場化征信機構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也發布了部分個人信用評級等信息,央行與市場化征信機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和可比性等體系建設工作有待提高。
(四)大量查詢信用報告增加了基層央行運營成本
隨著人們對個人信用報告需求量的不斷加大,到基層央行辦理查詢的人數與日俱增,造成基層央行征信查詢壓力增大。同時,由于部分個人征信基本知識、法律意識不到位,需要基層央行工作人員進行較多的現場指導和解釋工作,造成查詢效率較低、重復查詢、信息異常等情況。如部分個人僅為了解自己信用情況,短期內多次查詢;部分個人不清楚銀行貸款流程和文件份數、時效要求,同樣存在多次查詢的情況。另外,多年來基層央行人員緊張,業務量大,而征信查詢業務需要一個專人辦理,一定程度上導致其他業務的開展受到牽制,也不利于個人快速高效地查詢個人信用記錄。
(五)業務監督職能待強化,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央行及其分支機構承擔著征信業務的監管職責,而工作實際同該項履職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基層央行征信專職人員有限,日常工作疲于服務,疏于監管。且隨著系統復雜度提升和信息獲取面增加,基層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業務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監管過程中所采用的監管多以現場檢查為主,但在缺乏非現場監管指導的情況下,易陷入盲目,監督職能有待于進一步增強。
二、基層央行個人征信管理中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征信宣傳的長效機制,豐富宣傳手段
征信宣傳作為征信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有效起到提高信用意識和事前防范不良記錄的作用,應與其他工作同步進行。應建立征信宣傳的長效機制,使得宣傳工作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日常的媒體宣傳和專項的活動、講座相互結合。同時,今后的征信宣傳中,可注重宣傳形式的多樣化,如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更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宣傳方式進行,以達到家喻戶曉的效果。同時,加強政府、學校等相關部門的宣傳作用,對各種年齡、身份的人群進行針對性的宣傳,加強宣傳的滲透度和廣度,提升宣傳效果。
(二)加強非銀行金融機構等管理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
對于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完善數據庫建設、加強社會審計、增強互聯互通等方式,提高信息報送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由于人民銀行投入和數據獲取資源有限,可以與市場化征信機構等合作,利用大數據方式判斷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提高個人征信報告的質量和決策有用性。
(三)提高個人征信報告的解讀和增值服務
對于個人信用報告在不同方面的應用,可提供差異化的報告格式和范本,同時加強標準化解讀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升決策效力。條件成熟時,推出包括個人信用報告客觀、公正的解讀及誠信度評分等,并鼓勵信貸機構參照該評分標準為個人提供融資便利,這樣可以提高信貸評價的標準化程度,促進金融機構貸款質量的提升。
(四)做好流程公示工作,豐富查詢途徑
為了提高個人信用查詢工作效率和效果,避免給信用報告查詢申請人帶來不便,基層央行應將業務辦理流程進行張貼、向社會公示。同時,提高自助查詢途徑,在銀行、稅務等部門增加自助查詢機器投放,豐富查詢途徑,便利信用報告查詢申請人。
(五)堅持崗位培訓,增進業務交流,加強監督管理
結合基層實際,針對個人征信業務的業務盲點、難點開展基層員工的崗位培訓。通過上崗培訓、崗下自學、業務交流等方式強化業務技能,提高履職能力。同時,加強非現場監管,將其與現場檢查等工作有機結合,通過事前監督實現對監管對象的持續性監管。
參考文獻:
[1]許敏,陳逸涵.基層央行征信業管理工作的調查與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4(2):74-76.
[2]韓瑋.基層央行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內蒙古金融研究,2013(12):68-69.
[3]高小虹.完善基層央行個人征信工作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4(6):213.
[4]溫曉華.當前基層央行征信管理中的難點與對策[J].內蒙古金融研究,2008,000(3):51-52.
[5]郭保芹,陳敬和.應重視基層征信實踐中的問題[J].金融博覽,2017(17):67-67.